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党的建设与党建理论
释义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2月1日)丛书名: 辉煌60年社会发展与学术成长丛书

平装: 203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208089952

条形码: 9787208089952

尺寸: 23.2 x 17 x 1.2 cm

重量: 340 g

品牌: 上海世纪

ASIN: B0033UWJ94

内容简介

《党的建设与党建理论》内容简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党的自身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60年。全书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的经验教训,党的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对党的领导、党的纲领、执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进行了全面立体、条分缕析的梳理,提出了很有见地的完善意见,对党建学者及普通干部都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编辑推荐

《党的建设与党建理论》:辉煌60年·社会发展与学术成长丛书,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撰写,由吕贵、周鹤龄、陈章亮、袁恩桢、芮明杰、桑玉成、何勤华、吴铎、彭希哲、杨洁勉、姜义华、晏可佳、杨扬、宋超、张伟江、罗剑明等16位专家领衔撰写。本丛书以新中国成立60年来社会发展与学术成长互动为研究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力求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发展促进学术成长,学术成长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力求反映中国学术研究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力求体现社会发展与学术成长的辩证关系;力求反映学术进步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民生活改善的重大作用;力求体现我们党多年来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观点和论断。全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力求理论性与实证性结合,既有理论概括,又有历史概述,努力做到事实准确、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文笔生动、富有新意。

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9

一、新中国成立60年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历程/9

(一)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领导地位及其领导体制的确立/9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曲折探索/11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对改善党的领导的思考/12

(四)在社会转型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的探索/14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7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思想/17

(二)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8

(三)确立党的领导必须遵循的原则/21

(四)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23

三、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24

(一)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是长期的重要任务/24

(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方法,对党委贯彻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原则的探索/26

(三)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27

第二章 党的纲领是一面旗帜/30

一、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共产党纲领建设的回顾与历史经验/31

(一)建设社会主义纲领探索中的曲折/31

(二)中国共产党纲领建设的历史经验/39

二、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统一论/42

(一)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问的内在联系/42

(二)党的行动纲领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44

(三)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实践中的几大难题/46

三、党的纲领建设的若干要素/51

(一)党的纲领建设要反映时代性/51

(二)党的纲领建设要体现人民性/55

(三)党的纲领建设要把握规律性/56

第三章 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59

一、中国共产党对执政基础的新认识/59

(一)中国共产党对执政基础认识的深化/60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62

(三)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64

二、党执政的阶级与群众基础的新变化/65

(一)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的新情况/66

(二)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新变化/68

(三)党的执政基础新变化带来的新挑战/70

三、增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新路径/72

(一)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72

(二)努力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75

(三)积极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式/77

第四章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和实践/80

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80

(一)执政能力、执政能力建设概念的提出及科学内涵/80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实践/82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主要执政经验及其指导作用/85

二、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86

(一)党和人民各项事业成功发展的根本保证/86

(二)贯穿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条主线/87

(三)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深刻启示/88

三、党关于执政能力建设理论的重大观点/89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89

(二)执政为民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本质属性/90

(三)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目标/91

(四)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92

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途径/93

(一)完成由革命党思维向执政党思维的转变/93

(二)实现由党政不分到党政职能分开、党政关系规范化的转变/94

(三)优化执政系统的各个要素和整体功能/96

(四)提高党开掘和利用执政资源的水平/97

(五)构建执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98

第五章 把党的思想建设置于首位/100

一、历史与经验:新中国成立60年党的思想建设/100

(一)执政60年党的思想建设历程回顾/100

(二)党的思想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106

二、定位与意义: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要位置/108

(一)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108

(二)党的思想建设指引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110

三、理论与绩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道路的形成/111

(一)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思想建设的第一个丰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成果/111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想建设成就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112

(三)思想建设硕果辉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115

四、挑战与创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115

(一)党的思想建设在新时期面临的新挑战/116

(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升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117

(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119

第六章 党的组织建设理论/121

一、执政党组织建设的实践发展和理论探索/121

(一)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党建总目标,保证党的组织建设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推进/122

(二)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互动中激发党的组织建设的生机与活力/123

(三)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构建和实施新时期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总体部署/124

(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提高治党建党的能力/125

二、干部队伍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126

(一)领导班子的新老合作与交替顺利推进/127

(二)坚持不懈提升素质、优化结构/128

(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走向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129

三、执政党的人才战略/130

(一)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的党的知识分子政策/131

(二)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扭曲/132

(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人才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32

四、基层党组织与党员队伍建设/137

(一)坚持党的核心价值,把“以人为本”贯穿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各个环节/139

(二)优化组织设置,探索创新改革开放条件下有效覆盖全社会的基层组

织体系/140

(三)坚持发展党内民主,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活力/141

(四)坚持统筹协调,探索党组织之间的联动互动,走出资源整合型党建新路/142

第七章 党的作风建设理论/143

一、新中国成立60年党的作风建设/143

(一)党的作风建设发展与危机并存/144

(二)党的优良作风的恢复与发扬/145

(三)党的优良作风的继承与创新/146

(四)党的作风建设的丰富与发展/147

二、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创新/147

(一)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148

(二)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是党风建设的核心/151

三、党的作风建设的新格局/153

(一)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153

(二)党的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155

(三)党的作风建设的主要任务/157

(四)党的作风建设的主要途径/159

第八章 党的制度建设的演进逻辑与发展趋势/162

一、党的制度建设的历史概况/162

(一)初步探索阶段’/162

(二)曲折演进阶段/163

(三)畸形发展阶段/164

(四)恢复发展阶段/164

(五)稳步发展阶段/165

(六)深入发展阶段/165

二、党的制度建设的主要成就/166

(一)把制度建设提高到执政党建设的突出位置/166

(二)把制度建设同其他建设结合起来/168

(三)把健全和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169

(四)把具体制度作为完善根本制度的重要保证/170

(五)把党规党法与国家法制协调起来/172

三、未来党的制度建设的着力点/173

(一)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创新/173

(二)加强制度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175

(三)提高制度的执行力/176

(四)正确处理党的制度建设与国家法制建设的关系/177

第九章 反腐倡廉建设的成就、困境与出路/179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腐倡廉建设的历史探索/179

(一)反腐倡廉建设的初步探索:以整风运动和发动群众为主加强廉政建设/180

(二)开启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开辟不搞群众运动的反腐败新路/182

(三)反腐倡廉建设进入新阶段: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184

(四)反腐倡廉建设的全面发展:形成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开展反腐倡廉建设的战略思路/185

二、当前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187

(一)腐败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在短期内难以消除,源头上预防腐败任务艰巨/188

(二)腐败现象呈现出新的特点,惩治腐败面临严峻挑战/191

(三)腐败“发现难”和“惩治难”,反腐败成效受到影响/193

三、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195

(一)强化廉政教育,构建全社会廉政文化氛围/195

(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消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196

(三)完善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197

(四)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权力运行、资源配置、资金使用和干部选拔的监管/197

(五)健全纵向制约和横向制约相结合的监督体系/198

(六)构建全方位惩处机制,实现对腐败的“零度容忍”/200

后记/202

序言

60年前天安门城楼上新中国成立的宣示响彻云霄,不仅是近现代的中国奋斗历程,同时也是数千年的中国历史就此开启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人间沧桑辟新道,弹指挥间一甲子。在这波澜壮阔、凯歌行进的60年里,共和国的英雄儿女创立了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在制度创新方面,新中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成功过渡,逐步确立并不断完善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并在人类超越资本主义制度的探索中走在前列。在生产力发展方面,新中国先是在被包围遏制的状态下坚持自力更生,在极为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尔后又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奋力追赶,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位。在人民生活方面,新中国致力于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使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摆脱贫困、实现初步的小康,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在对外关系方面,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方针,永远结束了被侵略受压迫的屈辱历史,有效化解了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种种压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成长为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不容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所有这一切,不仅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也必将作为整个人类争取文明进步的光辉一页而载入世界史册。

如此伟大而深刻的变革实践,必将作用于精神观念层面。现代意义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艰难起始于20世纪交替之际的苦难岁月,其曲折发展始终依傍于中国社会的变迁。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除旧布新,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打开了巨大的创造空间,积累了丰厚的经验素材,造就了初步繁荣的美好春天。

后记

新中国60年华诞,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于今年年初筹划研究撰写辉煌60年?社会发展与学术成长丛书,选择了16个一级学科和相应的学会,以新中国成立60年来社会发展与学术成长互动为研究角度,确定了16个选题,即“新中国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建设与党建理论”、“现时代与哲学”、“经济发展与经济学”、“管理实践与管理学创新”、“政治发展与政治学”、“法治建设与法学”、“社会发展与社会学”、“人口与人口学”、“对外关系与国际问题研究”、“历史变迁与历史学”、“中国宗教与宗教学”、“新中国社会与文学”、“新闻事业与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与教育学”、“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军事科学”,并确定由各学会商定首席专家,由首席专家组织撰写班子。与上述选题相对应,各学会商请了吕贵、周鹤龄、陈章亮、袁恩桢、芮明杰、桑玉成、何勤华、吴铎、彭希哲、杨洁勉、姜义华、晏可佳、杨扬、宋超、张伟江、罗剑明等16位学会负责人为首席专家,主持各自选题的研究和撰写工作。

此后,各学会选题撰写组集中精力研究、撰写和修改书稿。其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丛书编委会主任潘世伟主持对各选题的提纲逐个进行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在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了详细提纲。在初稿完成后,聘请有关专家作了审读、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潘世伟同志也审读了全部书稿。作者根据所提出的修改意见作了认真修改,最后形成了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

丛书的研究撰写,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力求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发展促进学术成长,学术成长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力求反映中国学术研究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力求体现社会发展与学术成长的辩证关系;力求反映学术进步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民生活改善的重大作用;体现我们党多年来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6: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