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胆汗返流性胃炎 |
释义 | 胆汁返流性胃炎,也称碱性返流性胃炎,系指由于胆汁返流入胃所引起的上腹痛、呕吐胆汁、腹胀、体重减轻等一系列表现的综合征,常见于胃切除、胃肠吻合术后,总发病率约5%左右,其中BillrothⅡ式胃切除术后的发病率为BillrothⅠ术式的2~3倍。鉴于其症状、病理变化以及治疗反应与其他胃切除后综合征有所不同,Roberts等将本病从胃切除后并发症中分出,列为一种独立的病症 应先采用药物治疗,治疗失败且症状严重者才考虑手术治疗。 (一)药物治疗 消胆胺是一种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与胃中胆盐结合,并加速其排除。开始时于餐后1小时服4g,并于临睡前加服1次,通常在服药后1~2周奏效,以后逐渐减量。应同时补充脂溶性维生素。若治疗3个月仍无效果,列为治疗失败。 灭吐灵(胃复安)可促进胃贲门及近段小肠收缩,使胃排空加速,可减轻胃排空障碍患者的症状,也可进而减少胆汁和胰液的分泌,缓解返流性胃炎的症状。 (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基本有四种。 1.改成billrothⅰ术式如原为billrothⅱ式胃切除者,改成billrothⅰ式,约半数病人的症状可获改善。 2.roux-en-y手术原为billrothⅱ式手术者,将吻合口处输入段切断,近侧切端吻合至输出袢。 3.空肠间置术原为billrothⅰ式胃切除者,在胃十二指肠吻合口中间置入一段长约20cm的空肠,有效率为75%。 4.tanner手术适用于原为billrothⅱ式手术者,切断空肠输入袢,远侧切端与空肠输出袢吻合成一环状袢,近侧切端吻合至距原胃空肠吻合口50cm的空肠上。 除此以外,为了防止吻合口溃疡的发生,可考虑作迷走神经切断术。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