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丹山书院 |
释义 | 丹山书院,位于四川叙永。清乾隆十年(1765)同知陶敦和捐俸买北门外瓦窑坝王氏旧庐建,因有丹岩,故名。四十年同知刘祖曾补修,郡人郑国祠为书院凿路225丈,为桥二,生童往来称便。同治元年(1862)毁于兵火。五年同知葛凤修捐银百两为倡,由郡绅李知等共集银1850两,购西城内官井坝地改建。讲堂由江苏巡抚许乃钊题额“鹿洞”,年收租谷约120石,房租及上桥地租银共约120两以充束修膏火。六年葛又置田租40石作日课奖金。另许祖纯也捐置田亩。经费财产立有《碑记》(现存于叙永中学)。山长由地方官主聘,两学官为监院。肄业诸生常数十人。每月皆有月课,先悬牌定期试诗古文辞,分上、中、次取三等,优者奖以膏火;另组织川南书院道课,每季由永宁道封题,邮寄厅县教官备卷考核,评定等第,给予奖赏。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叙永公立初级中学堂。旧址今为叙永中学。 读兵书惧战,读律书惧刑,不如读孔孟遗书,战刑不惧; 耕尧田忧水,耕汤田忧旱,何若耕自己心田,水旱无忧。 清代李惺题丹山书院 天壤间无弃材,岂必杞梓楩楠,方成国器; 名教中有乐地,唯期子臣弟友,各尽人伦。 清代许乃钊题丹山书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