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鼻异物
释义

疾病名称

鼻异物

概述

是指由于异物误入鼻腔所致的异物留存鼻内,甚者可伴见鼻塞、流秽臭脓血涕、头痛等症状的鼻部疾病。本病多见于小儿。

病因病机

儿童因无知或不慎将细小物件塞入鼻腔;或进食不慎或呕吐时食物经鼻咽部进入鼻腔;因外伤、枪弹伤或爆炸伤异物留于鼻内;因露宿野外,小昆虫偶然进入鼻内;医源性异物遗留在鼻内;精神病患者自行塞入异物等。常见异物有三类:

1. 植物类  如黄豆、花生粒、玉米、瓜子、果核等异物滞留鼻腔,可致鼻塞流涕,若滞留时间较长,异物遇水膨胀,则症状加重。

2. 生物类  小昆虫、蚂蚁、水蛭等进入鼻腔,爬行骚动,可致疼痛、出血。

3. 非生物类  纸团、橡皮、玻璃球、粉笔、纽扣、泡沫、沙石、弹头、弹片等滞留鼻内,阻塞鼻窍,可致鼻塞流涕,甚者染毒溃烂。

诊断要点

1.病史 有异物入鼻史。

2.临床症状 因其异物的种类、大小及滞留时间长短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异物滞留,可出现患侧鼻塞不通,时间已久,可有黏脓涕或脓血涕,并有臭味。昆虫类异物,常有骚动爬行感。若异物进入的位置较深,损伤部位较广时,可有出血、头痛、视力障碍。儿童单侧鼻塞及流脓血涕且伴秽臭者,应首先考虑鼻腔异物。

3.检查  鼻腔检查发现异物可确立诊断(彩图15)。疑有金属异物时,可行X线摄片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

婴幼儿不能明确提供异物入鼻病史者,应注意与鼻渊相鉴别。

辨证论治

本病的治疗以外治为主,可根据异物的性质、形态、大小及存留的位置,采取适当的取出法。小儿不合作者,可考虑在全麻下取出。有合并感染者,可参考相关章节内治。

1. 细小异物  可用通关散吹鼻,借喷嚏将异物喷出。此法不适于幼儿,以免异物倒吸入咽喉。

2. 圆形异物  如珠子、豆子、纽扣等,可用异物钩或小刮匙,绕至异物后方,由后向前拨出。不可用镊子夹取,以免将异物推向深处。

3. 质软或条状异物  如纸团、纱条等,可直接用镊子夹取。

4. 形态不整或体形较大的异物  可挟碎分次取出。如经前鼻孔难以取出之异物,可取仰卧低头位,将异物推向鼻咽部,经口腔取出。

5. 动物性异物  须先将其麻醉或杀死后再钳取出。

6. 较深的金属异物  需在X线观察下手术取出。

异物取出后,如局部黏膜有糜烂、破损者,可用减充血剂滴鼻,以防粘连;已有粘连,则分离后填入明胶海棉或凡士林纱条。

预防与护理

(1)提高对儿童鼻腔异物的警惕性,发现鼻塞、流臭秽涕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贻误时间,加重病情。

(2)医务人员在取出鼻腔填塞物后,应仔细检查,并清点填塞物,以免有所遗留。

(3)发现异物,不要慌张,尤其是小儿患者,要防止异物滑入气管,引起窒息。

(4)嘱患者不可盲目用手或其他不恰当器械自行挖取异物,以免将异物推向深处,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预后及转归

本病如及时处理,预后良好。如肌膜红肿甚,不做适当处理,可致粘连;异物停留日久,可并发鼻窒、鼻渊等病证;异物留置日久可形成鼻石;鼻石压迫,可致鼻甲萎缩或鼻中隔穿孔。如异物取出方法不当,可被推向鼻咽部滑入口咽,有吸入气管或吞入胃内的可能。

古代文献摘录

《普济方?卷六十四》:“治误食物落鼻中,及入眼不出,用皂角末,吹取嚏即出。’’

《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食诸物误落鼻内候:“颃颡之间,通于鼻道,气入有食物未及下喉,或因言语,或因嚏咳而气则逆,故食物因气逆者,误落鼻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1: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