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鼻烟壶 |
释义 | 1 盛鼻烟的容器鼻烟壶,简而言之,就是盛鼻烟的容器。小可手握,便于携带。明末清初,鼻烟传入中国,鼻烟盒渐渐东方化,产生了鼻烟壶。现在人们嗜用鼻烟的习惯几近绝迹,但鼻烟壶却作为一种精美艺术品流传下来,而且长盛不衰,被誉为“集中各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中国鼻烟壶,作为精美的工艺品,集书画、雕刻、镶嵌、琢磨等技艺于一身,采用瓷、铜、象牙、玉石、玛瑙、琥珀等材质,运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技法,汲取了域内外多种工艺的优点,被雅好者视为珍贵文玩,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成为中外人士珍爱收藏的对象。 内画内书名家代表一丁(聂磊)(人物成长经历 成就和荣誉 社会评价 活动年表) 内画书画名家代表墨源(赵庆田)(艺术家简介 代表作品及荣誉) 鼻烟壶的鉴定秘诀(料质鼻烟壶的鉴定 瓷质鼻烟壶的鉴定 玉石类鼻烟壶的鉴定 琥珀鼻烟壶的鉴定 碧玺鼻烟壶的鉴定) ◎ 简介鼻烟是一种烟草制品,系将烟烘烤、去茎、粉、发酵并加入香料配制而成,用鼻嗅服。鼻烟17世纪期在欧洲开始流行,后期传入中国。中国最初并无特制容器,自清代道光年间由宫内养心殿造办处特制鼻烟壶,壶盖内附小细匙,以便舀取烟粉。康熙年间清宫造办处制造的玻璃、铜胎画珐琅等各种鼻烟壶,开辟了一项工艺美术的新门类。清宫造办处经常做鼻烟壶的作坊有玻璃厂、珐琅作 、玉作 、牙雕作和镶嵌作;壶盖、勺由镀金作或牙雕作配制。咸丰、同治以后,官办作坊用贵重材料制作的鼻烟壶显著减少,多为玻璃、瓷制品。这时民间作坊的产品大量出现,造型较单调,装饰图案中出现历史人物、戏剧情节、市井风俗等题材。清末出现内画壶,在玻璃或水晶烟壶磨砂的内壁上反画人物、山水、花鸟等,堪称精品。20世纪70年代后,内画壶发展迅速 在世界上,中国素有「烟壶之乡」的称誉,其中鼻烟壶以其精巧卓绝的制作技术,被称为「集多种工艺之大成於一身的袖珍艺术品」。鼻烟壶为盛装鼻烟之容器,鼻烟系一种烟草制品,原为西洋之物,明末清初自欧洲传入中国後,加工转化後成为粉末状药材,吸闻之後不但具有明目避疫的功效,吸闻鼻烟在各阶层更是蔚为风尚,且迅速地融入了中国的艺术风格,发展出匠心独运的各式鼻烟壶,在清代美学工艺上大放异彩,成为清代艺术的重要表徵之一。 鼻烟壶之所以受重视,除了本身的实用性外,还具有著送礼餽赠、身分象徵等功能,自清代发展至今虽然只有三百年的历史,因其小巧精致、宜於把玩,一直受到中西方博物馆及收藏界的青睐,成为中国近代文物的重要项目之一。鼻烟壶集结了中国雕刻、书画、烧瓷、镶嵌等手工艺技术,其珍贵性除了从形制、材质、纹饰、色泽上加以鉴别外,精致秀雅、端正匀称亦是评赏的要点之一。 国立历史博物馆为推广鼻烟壶艺术,促进各界对艺术文物的收藏及研究兴趣,本次特邀收藏家叶博文先生提供珍藏鼻烟壶近两百件举办展览,内容包含了翡翠、玻璃、玉石、瓷器、漆器、水晶、竹、木、牙、金属等材质,琳琅满目、巧夺天工,期透过这些精选珍品的展出,带领观众领略掌中珍玩的审美意趣和丰富的艺术内涵,使国人再度欣赏精致工艺之美。 ◎ 鼻烟壶的起源吸鼻烟的习俗,源自烟草发明者印第安人。意大利人大约在14世纪选用上好的烟叶、掺入薄荷、冰片等药材碾成粉,密封入窖陈化,经数年而生产商业化的鼻烟。 汉人吸闻鼻烟始于明代。明末鼻烟进口甚少,仅广东一地有人吸闻。康熙开放海禁,西方传教士携带大量的鼻烟和盛装鼻烟的玻璃瓶。吸鼻烟渐成风尚。西方诸国相率进贡鼻烟和玻璃制的鼻烟瓶,先是葡萄牙,接着是英国、法国等国家。乾隆皇帝常以鼻烟赐赏王公大臣,如此上下沿袭,渐渐地吸鼻烟成为社会时尚。 鼻烟壶是专门盛装鼻烟用的,为了便于携带,一般大小如一包香烟。从存世遗物中,顺治程荣章造的铜雕云龙鼻烟壶二十余件鼻烟壶,是最早的鼻烟壶。康熙对西方工艺品情有独钟,他吸纳了一批通晓玻璃烟壶制作和画珐琅的西方人,于紫禁城内制作鼻烟壶。鼻烟壶艺术在乾隆一朝达到极盛。玩赏收藏鼻烟壶成风,盛入鼻烟的用途渐至其次。中国传统艺术的全部技艺:绘画、书法、烧瓷、施釉、碾玉、冶犀、刻牙、雕竹、剔漆、套料、荡匏、镶金银、嵌螺钿、贴黄等等都用在了鼻烟壶上。乾隆时鼻烟壶成了斗富显示身份的东西。 ◎ 鼻烟壶的传说内画的形成有一段有趣的传说,乾隆末年,一位地方上的小官吏进京办事,他为人正直, 为官清廉,希望以正常途径得到办理。由于朝廷官员办事效率低,也没有进行贿赂,尽管等了很长时间但他的事仍一拖再拖。地方小官吏钱粮耗尽,无奈的寄宿在京城的一所寺庙里,他嗜好鼻烟成癖,当玻璃鼻烟壶中的鼻烟用尽时,他便用烟签去掏挖壶壁上粘有的鼻烟,在内壁上形成许多的划痕,这个鼻烟壶让一个有心机和尚看见,这和尚通过实验,用竹签烤弯削出尖头,蘸上墨在透明的鼻烟壶的内壁上画上图画,这种奇特的画就诞生了。 ◎ 鼻烟鼻烟是把优质的烟草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加入麝香等名贵药材,或用花卉等提炼,制作工艺十分考究,烟味分五种:膻、糊、酸、豆、苦。因为鼻烟放在鼻烟壶里容易发酵,所以一般把它用腊密封几年乃至几十年才开始出售。 ◎ 艺术特色鼻烟壶是一种传统工艺品,始于明朝,盛于清代。内画鼻烟壶出现于嘉庆末年道光初期。它是用特制的微小勾形画笔,在透明的壶内绘制而成的。最初的内画鼻烟壶是内壁没有磨砂的透明玻璃壶,因为内壁光滑不易附着墨和颜色,只能画一些简单的画面和图案,比如:蝈蝈白菜、龙、凤和简笔的山水、人物等,后来,艺人们用铁砂和金刚砂加水在鼻烟壶的内面来回的摇磨,这样使鼻烟壶的内壁呈乳白色的磨砂玻璃,细腻而不光滑,容易附着墨色,效果就象宣纸一样,内画鼻烟壶后来出现了一些比较精细的作品,再后来发展为诗书画并茂艺术精品。 鼻烟传入中国后,中国人先是利用传统药瓶盛放鼻烟,在此基础上利用了多种材质和制作工艺来完善鼻烟的盛具。他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这种口小腹大的瓶子存放鼻烟更有好处,能够保证鼻烟在长期使用也不变质,并且携带方便,样式具有中国传统的美感,因此受到鼻烟烟民们的喜爱。 在中国的清代,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吸闻鼻烟甚是风行。以皇帝为首的封建贵族,奢靡至极,他们使用的鼻烟壶往往搜集名贵的材料,技艺精湛的工匠为他们设计、制造的。在国际上有的收藏家认为,鼻烟壶是集中国工艺美术之大成的袖珍艺术。 ◎ 鼻烟壶的材料内蒙以银器等金属工艺鼻烟壶为主;辽宁盛产玛瑙,以玛瑙鼻烟壶为主;西藏亦以金属工艺鼻烟壶为主。 能够制作鼻烟壶的材料很多,有金、铜、银、瓷、料、玉石、珊瑚、玛瑙、琥珀、翡翠、水晶、木、竹根、木变石、漆器、葫芦、果核等,人们可以根据各自所好广泛选择。鼻烟壶的造型除了扁瓶式外,还有知了、象、狮、荷花、钟、人物、鱼、鸡、灵芝、茄子、蜡烛等形状。鼻烟壶的纹饰有山水草木、花鸟虫鱼、瑞禽珍兽、亭台楼榭、喜鹊报春、凤穿牡丹、马上平安、榴开百子、鲤鱼龙门、猫蝶连年等。另外壶面上的文字也寓有吉祥之意,如"福禄寿"、"喜"、"事无不可向人言"、"风去在掌中"等。鼻烟壶体积微小,乃为掌中之物,便于携带,可以随时地取出把玩欣赏,令人爱不释手。
◎ 鼻烟壶的制作鼻烟壶从材质上分为:金属、玉石、有机物、陶瓷、料器、内画和珐琅。 鼻烟是在研磨极细的优质烟草末中,掺入麝香,冰片,薄荷等名贵药材,并在密封蜡丸中陈化数年以至数十年而成。吸闻此烟,对解除疲劳起着一定的作用。清代文物,小可手握,便于携带。系将烟叶烘烤、去茎、磨粉、发酵并加入香料配制而成,用鼻嗅服。中作为我国一种特有的传统工艺,内画艺术的产生就起源于鼻烟壶。内画的画法是以特制的变形细笔,在玻璃、水晶、琥珀等材质的壶坯内,手绘出细致入微的画面,格调典雅、笔触精妙。 玛瑙漂壶的制作在整个鼻烟壶制作之中可称得上是精品,最珍贵之处在于它的精湛工艺。壶虽然膛大,但壁很薄,壶里装的东西,从外面都能看清,最绝的是匠师掏膛时左右前后相差无几,故盖上盖,放在水中壶不下沉,可称得上精品。图册上的鼻烟壶为天眼玛瑙鼻烟壶。 ◎ 鼻烟壶的历史它起源于美洲印地安,后被欧洲到美洲探险的旅行家发现,带回欧洲,很快流行一时。当时法国宫廷里上至国王、王子、公主,下至仆从,都竞相吸闻鼻烟,把此举当成一种时髦。拿破仑一世也是一个 嗜喜鼻烟爱好者 ,据记载他每月耗费鼻烟达7磅多。 十六世纪后,鼻烟通过欧洲、菲律宾、日本、朝鲜传入中国东北地区,那儿的游牧民族在马背上无法用烟筒吸烟。因此鼻烟传入正适合他们野外吸闻特点,为了让鼻烟壶具备坚固,不怕摔碰,游民们用 各种玉器、金属、骨角材料来制作鼻烟壶。据史籍记载鼻烟在当时蒙古人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每逢客人拜访主人的帐篷时,主人必须鞠躬,用双手捧着 鼻烟人给客人,而客人也必须用双手主人的鼻烟过倒出少许鼻烟,放在鼻上吸闻一会儿,然后用双手将鼻烟壶还给主人。这一非常细小的举动,却充满文明的礼仪,其目的是为了建立相互尊敬和信任。 虽然鼻烟和鼻烟壶不是诞生于中国,而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但传入中国后,很快在关内外盛行。最初到中国的外国鼻烟壶,均是玻璃制品,王士祯在《晋祖笔记》中写着:“鼻烟以玻璃为瓶贮之。瓶之形种种不一,颜色具红黄紫白黑绿诸色,白如水晶,红如火齐,极可爱玩,以象齿为匙,就象鼻之,远纳于瓶”。然而终究舶来数量较少,满足不了百姓需求,聪明的工艺匠用各式各样的材料来制作精巧的鼻烟壶,诸如悲翠、宝石、象牙、玉石、瓷器、漆器、骨料、金属等材料。越是珍贵材料制成的烟壶,越能反映出主人的身份。18世纪初中国制作的鼻烟壶,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手工艺品,并通过欧放商人、罗马教皇的使节、各国的使节和传教士、官员们逐渐流传到国外。当年沙皇俄国钦差大臣到中国朝拜康熙皇帝,献上了彼得大帝送给清皇宫的一大批珍贵礼物,而康熙皇帝回赠的礼品是每人一件由皇室工场制作的鼻烟壶。到了清代嘉庆时期,中国的鼻烟壶曾作为国与国交流的最珍贵礼品又流传到海外,名闻遐迩。 曾有人评论中国清代制作的鼻烟壶:“小小的鼻烟壶,集历代文化艺术精华于一炉,没有一项中国艺术工艺中能集这么多工艺变化于一身”。因此,早在19世纪末欧美艺品收藏家,就开始注意中国鼻烟壶的集藏。东南亚地区只是在1989年后,才出现收藏鼻烟壶之热潮,至今方兴未艾,促使鼻烟壶价格迅速上涨。1992年4月1日,香港太古佳士得公司举办的一次中国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清代乾隆年制的金胎掐丝珐琅仙鹤纹鼻烟壶,以104.5万港元的高价被台湾一位收藏家购得,创下世界鼻烟壶拍卖纪录。 ◎ 内画鼻烟壶四派◎ 京派当今内画鼻烟壶四派均起源于北京,其中京派的历史最为久远。北京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王朝的皇都,也内画鼻烟壶的发祥地,百业兴旺人才咸集,经济文化的发达,蕴育出内画鼻烟壶艺术有着必然性,内画画工们汲取京都深厚的文化底蕴,逐渐地形成诗书画印并茂的京派艺术风格。 京派内画以周乐元、马少宣、叶仲三为代表,当今京派首屈一指的为刘守本先生。 ◎ 鲁派鲁派画工云集地在山东博山,鲁派因着山东博山籍的内画艺术师毕九荣在清光绪十六年(1890)从北京回到博山后发展起来。鲁派最有特色的是能够利用瓷器上用的釉彩在鼻烟盒的内壁上作画,然后,烘烧形成内画鼻烟壶的瓷釉画,即使盛水画面也毫不受损。 鲁派内画的代表人物是毕九荣,当今的内画艺术名家为李克昌先生。 ◎ 冀派冀派是当代的形成,虽然形成的较晚,然而,现在冀派内画鼻烟壶及其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是最多的。冀派内画的艺术特点是精皴细染、造型准确、风格典雅,以国画色和油画色综合表现手法摹拟多个画种的 画面效果,尤其是在肖像题材方面的创作上非常突出。王习三是清末内画鼻烟壶四大家之一叶仲三的传人,首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一级美术师,当代内画鼻烟壶第一人。王习三首创“金属杆钩毛笔”,开创“油彩内画技法”和“撕毛法”,被公认为内画泰斗。冀派内画画工云集地为衡水,饶阳县是衡水内画鼻烟壶从业人员最多的地方。冀派的开山鼻祖为王习三鼻烟壶 是中国独有的特色艺术.她融多种艺术于一身。精巧别致,百赏不厌,由于体积小,便于携带和收藏,赢得世人喜爱。王习三的内画鼻烟壶,传承皇家古韵并独具创新,享誉世界,屡创拍卖纪录。王又三,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我国中青年内画鼻烟壶的代表人物,作品功底深厚,气韵生动,中外藏家争相抢藏。内画泰斗王习三、王又三父子联合创作“十二帝王生肖鼻烟壶”,喜迎龙年。内画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这一年轻的艺术品类一直以独有的魅力,吸引着观者赞赏称绝的目光。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开放,人们步入了信息网络时代,尽享Internet给人们带来足不出户万事皆能得便利。内画烟壶也将会随这一潮流被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冀派内画大师雨农先生创作的<<凉州曲>>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此图是一唐诗意画作品,主题人物只占画面一角,却寓繁于蔬,意境悠远,笔墨细致刚劲而又淋漓奔放。画面主角是一威武战将,一手持着寒光闪闪的龙泉剑,一手握着玲珑剔透的夜光杯,对着香气馥郁的葡萄酒,伴着激越的琵琶声尽情畅饮。把勇士醉卧沙场的旷达豪放,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英姿雄风都表现的神完意足。人物衣纹的运笔如行云流水,笔触有力的提按转折表现着战将的刚健威猛。画面背景用清淡而洒脱的笔墨描绘,与主题人物细致刚劲的表现形成强烈对比,时而泼墨淋漓,时而枯索飞白,极具抽象之美。 ◎ 粤派粤派以艳丽的色彩和装饰风格著称于世,他也是一个年轻的派系。粤派在广东汕头。代表人物为吴松龄。 ◎ 内画内书名家代表一丁(聂磊)◎ 人物成长经历内画在海内外被誉为“鬼斧神工”、“中国一绝”,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内画的创作更是需要高超的技艺,它区别于外画的是:首先作画顺序相反,内壁反着书画,外壁才能是正顺序;其次壶口小限制书画的操作,内壁绘画时不容易看到笔的位置。所以内画不但要有扎实的外画基础,还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完成一件好的作品。正是因为内画创作的不易,故而当一件精品呈现出时,才俞显珍贵。当在晶莹剔透的水晶鼻烟壶里,看到聂磊(一丁)那清雅流动,圆润古朴的书法作品,是那么的富有神韵,宛若新鲜的生命汁液在莹润的壶壁上流淌,感动之情便油然而生。审视愈久,愈感觉他的书法中有着“清风出袖”、“揽月入怀”的生命意蕴,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如此高超的艺术竟出自一个儒雅书生之手,后生可畏,诚哉斯言!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始于商代,成熟于东周,两晋和隋唐时书家辈出,达到巅峰。宋、元、明书法继以晋唐法度,不断创新。清代书家,崇尚北碑之学,也熔凝出新的风格。能在毫厘之大的壶内作书,又能够做到笔法不苟,点画清晰,还能在结体、布局方面别出心裁,独树一帜,而卓然自成一家,实属当代书法艺术之奇迹。 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四位一体才能算一件完整的作品,对一个中国画家来说,不懂书法意味着艺术前途是黑暗的。自决定从事内画艺术之初,就立志要把内书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艺术新天地。 自幼酷爱书法的聂磊(一丁),从小便随父亲练习书法,他的父亲在当地就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书家,在家父严格的教导下开始从欧阳询的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练起,逐渐延伸到永字八法,欧阳询36法,黄自元92法。他在临摹学习过程中,不避寒暑,心摹手追,日日临池,坚持不懈,不敢有半点马虎,努力体悟楷书的精微与奥妙,从中领会欧体楷书笔法结构的真谛。即使在吃饭和上厕所间隙也不忘练悬腕悬肘,平时吃饭时把拿筷子都当做练习的机会。在此期间,他遍学欧阳询的《化度寺碑》、《皇甫君碑》以及《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等。聂磊(一丁)在长期的练习中,体悟到:书法以用笔为上,形者次之。楷书贵在静中求动,点画向背,纵横有象。如果说金文天真烂漫,浑然天成,还有之取法乎自然具象得话,那么,楷书更是取法乎自然得抽象和规范。为此,在学书之余,他的师法对象也不仅限于欧阳询一家,而是广集诸家。他还学王羲之的《兰亭序》,以得其空灵飘逸,高情远韵。学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以得其高古的庙堂之气,学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以得其秀劲灵动,醇厚自然之风。在进行内书创作时,对写字的重心与笔画的配合进行认真揣摩,努力掌握运笔的奥妙,力求运笔要圆润、挺拔,而避讳状如算子。在下笔时努力用好中锋,起笔处或尖而收笔处则圆。考虑到内画鼻烟壶的造型,在创作中认识到,向左向右略作弧形,笔画就会生动而有情致;点欲尖而圆,挑欲尖而锐,弯欲内方而外圆,钩半曲半直。运笔灵活多变,莫可限定。尤其是整篇字,要笔笔不同,而又协调一致,一行字写出来,错落有致,却又一直在一条线上,如是则行气自然贯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项链,神采飞扬。同时,他又深知,字外功的重要。他从学习哲学、古诗词、散文、音律、舞蹈等各个方面全方位照观书法,以揣摩和体会其中所蕴涵的人格魅力和思想才情。为此,他的一笔一画中深见其书法富有技巧和修养,看似信手写来,轻松优雅,实则是学养丰锤炼所得。 ◎ 成就和荣誉经过近十年的艰苦磨砺,终于将中国欧体字的间架结构惟妙惟肖的书于壶中,结构整齐而不板滞,紧密而不局促,用笔看似横平竖直,然略有倾斜,起、收笔干净利落,撇、捺圆润饱满。字字求生动,行行有活字。如虎踞龙盘之态,如苍鹰将展未展,如鸟之伧忙回首,刚健秀美,完全把内书艺术在鼻烟壶里完全体现了出来,把这种高难度,高技巧的艺术发挥到了极限,继清代内画名家马少宣之后把内书艺术推向了又一个高峰。 近年来,聂磊(一丁)书写的内书《千字文》大小仅有1毫米,难度之大,至今仍无人能企及,堪称内书之最,是现存内书作品中的稀世珍品。其他内书作品有《兰亭序》,《心经》,《岳阳楼记》,《百家姓》,《千字文》等,曾被称赞为“鬼斧神工,内书奇人”。其中内书小楷《千字文》获2007年“习三杯”内画大奖赛银奖。其草书《芙蓉楼送辛渐》获“草圣杯”全国书画大赛金奖,作品被载入其他作品还被载入《中国书画藏典》、《国际书法家全集》、《中国艺术家精品大典》等典集。并刊入《中华热土》、《人民画报》等报刊。其传略收入《世界名人录》、《世界人物辞海》、《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等。本人被授予“二十一世纪中国知名书画艺术家”、“当代中国华人书画艺术家”、“百名作品最具有收藏价值艺术家”、“中国当代书坛画苑中坚人物”等荣誉称号。在海内外收藏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众多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广泛关注。 ◎ 社会评价江山代有人才出。内画如今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获联和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历史赋予内画这一伟大的民族艺术既要继承而又必须发展的使命,有继承才有发展,发展了就是最好的继承。聂磊(一丁)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志存高远,功苦同铸、德艺双修,不断进行着内书艺术的探索!相信属于他的内书艺术天地会更加广阔。 ◎ 活动年表1996年作品在首届“北京旅游书画大赛”荣获一等奖 1997年作品被载入《中国书画藏典》 1998年作品被载入《中国书画家全集》 2001年被河北省轻工业厅评为河北民间工艺美术家 2003年作品被载入《中国艺术家精品大典》 2004年作品在首届“中国画·画家乡”全国书画大赛荣获二等奖 2007年草书《芙蓉楼送辛渐》获“草圣杯”全国书画大赛金奖,作品被载入《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家代表作典库》,并被组委会永久收藏。 2007年内书小楷《千字文》获“习三杯”内画大奖赛银奖。 2008年被授予“中国当代书坛画苑中坚人物”等荣誉称号 2009年被授予“百名作品最具有收藏价值艺术家” 2010年内书《心经》获“习三杯”内画大奖赛铜奖。 2010事迹被衡水市委宣传部载入《衡水文化名人》 2011年6件作品入选《冀派内画图典》 2011年部分作品入选《内画艺术》 ◎ 内画书画名家代表墨源(赵庆田)◎ 艺术家简介赵庆田,笔名墨源,禅道墨海斋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内画艺术大师,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世界非物质遗产”中国内画艺术传承人、领军人物之一,擅长人物、肖像、山水、花鸟草虫、动物。 1962年出生于河北省景县,受父亲儒家思想的熏陶,自幼酷爱书法、绘画,少年就受教于画家马书芳先生学习传统国画,又在县文化馆艺术班学习素描、色彩等西方绘画技法,奠定了坚实的绘画书法基础。 1979年高中毕业进入河北省师范大学美术系深造,又学习于中国广播大学广告艺术系,后受教于天津美术学院博士后导师著名画家白庚延先生。毕业后,工作于沧州市人民影剧院宣传科任电影广告设计师,后调到衡水文化局广告装潢设计师。 1985年专业从事书画、内画艺术创作与研究,并对历代著名书画大家、王羲之、王献之、柳公权、米芾、颜真卿、陈老莲、任伯年、黄均、戴敦帮、刘奎齢、黄胄等碑帖、绘画多年的临摹硏究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并创办了墨海艺苑书画社,墨海艺苑文化艺术传媒 工作室、培养了一批书画、内画艺术人才。不少的作品多次参加过国内外美展,同年,受冀派内画创始人王习三先生的影响、王千先生、王冠宇先生、多成云先生的引导,开始对内画技艺潜心研究,融中西技法为一炉,其作品体裁广泛、画风雅致秀美、诗、书、画为一体、画面生动、韵味悠远、情感满溢,无不彰显出画家对自然、生活、生命等质朴的感悟、如月禅心。因此,被称为艺术界收藏界具有升值潜力不可多得的实力派画家,倒书第一人。 ◎ 代表作品及荣誉1994年开始,接受中国国际书画联谊会和北美洲太平洋国际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的邀请,分别出席了奥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国际龙舟艺术节,美国太平洋国际博览会,其参展的内画、书画作品受到国内外艺术家的高度评价,被授予特等艺术奖,并有多件作品被各国收藏家所收藏。参展代表作品有《希望和平》《和平之春》《江山如此多娇》《福禄寿》《长城秋色》《观世音》《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肖像等。同时,当地新闻媒体“世界日报”、 “星岛日报”、“明报”,中英文电视台“新时代”、“城市”、“TVPORBC”都做了专题采访与报导。 1996年9月11日,《邓小平》《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开国大典》《毛主席去鞍源》肖像作品被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组委会授予跨世纪青年书画艺术家精品大展授予为艺术精品奖。 1996年6月24日,《延安颂歌》《长征红色之路》绘画作品被北京国际书画摄影艺术博览会组织委员会授予特别艺术奖。 1997年元月8日《中国万里长城》绘画作品被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评委会授予特等艺术奖。 1997年10月12日《乡情》《大爱》绘画作品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香港工艺美术学院组委会授予艺术精品奖。 1998年2月18日《北国雪霁图》绘画作品被中原国际艺术博览会组织委员会授予精品奖。 1998年6月11日《江南春情图》绘画作品被孙膑杯国际书画大展组织委员会授予艺术最高荣誉奖 。 2006年,先后参展有中国文化部、国家旅游局举办的“中国国际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巡回展”,参展作品受到英国、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瑞士等国家专家的好评。同时被英国伦敦国家BBC电视台、“世界新闻报”、“太阳报”等当地新闻媒体都作了专题采访与报导。作品有中国“历代帝王像”、毛泽东诗词书法、和各国元首肖像多件作品被收藏家收藏。 历年来,作品参加《华拍国际拍卖》《北京翰海典藏拍卖》《北京东方德雅国际拍卖》等公司的邀请拍卖,先后被载入《中国民间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世界名人录》、《海峡两岸书画名人大辞典》,现为世界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专家学术委员会授予“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工艺美术家”、“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家学会会员,中国民间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家协会内画艺术委员会会员,同时任中国中原书画研究院聘任为组联部副部长。 ◎ 收藏与鉴赏鼻烟是舶来品,但鼻烟壶却是地道的中国发明。明代时,鼻烟开始从国外大量流入我国,一般是用大玻璃瓶装的,重量从四两至一斤不等。国人为了携带和吸食方便,一般把鼻烟放在盛药的小瓶中。到了清代初年,国人吸食鼻烟风大盛,开始出现了以硬木、贵重金属、珍贵野牛角制作的鼻烟壶。由于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满族、蒙古族等一些少数民族野外生活的时间很长,所以要求鼻烟壶必须坚固耐用,强调实用性。这也是早期鼻烟壶的重要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鼻烟壶逐渐由实用品发展成为工艺品和欣赏品。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成为鼻烟壶生产的鼎盛时期。 清代,鼻烟壶的产地主要集中在北京、广州、辽宁、西藏、内蒙古等地,其制作工艺走得是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素面到加彩、加雕的过程。鼻烟壶一般为大中小三类,以满把抓的体轻壳薄者为上品。其料质有水晶、翡翠、玉石、玛瑙、象牙、犀角、牛角、珊瑚、珐琅、瓷、铜、玻璃料等。加工工艺有内画、浮雕、阴刻、阳刻、套色等。可以说,鼻烟壶是中国书画、雕刻、镶嵌及玉石、瓷器、珐琅、漆器等艺术、工艺的集大成者。 鼻烟壶中用玻璃制作的为最多。玻璃制鼻烟壶也被称为料烟壶。清康熙朝发明了一种套料制作工艺,就是在白地或藕粉地上再套上红、蓝、黑等其他颜色。在白地套以红、蓝两色则成为红、蓝、绿、黑四彩,这种套法也被称为单套。还有一种重叠套法,如在白地上套红色,在红色上再套蓝色。套料鼻烟壶以康熙 、乾隆两朝制作的为佳品,其他年代也有精品出现。如苏富比1995年春季拍卖会推出的一件清晚期白地套红金鱼及小鸟纹玻璃鼻烟壶,以120750港元成交,而1997年推出的一件清代玻璃胎画珐琅彩鼻烟壶竟以167万港元成交。 我国是制瓷大国,故瓷制鼻烟壶也非常盛行,数量也很多。瓷鼻烟壶以清乾隆年间制造的为上品。道光朝时以绘制蝈蝈图案的瓷鼻烟壶也很名贵。瓷制鼻烟壶种类很多,有三彩鼻烟壶、青花鼻烟壶、红彩鼻烟壶、珐琅彩鼻烟壶等。 玛瑙鼻烟壶多产自辽宁,因为辽宁玛瑙出产较多。玛瑙是贵重矿物质,故此玛瑙鼻烟壶上面的彩雕图案精美绝伦,深受藏家喜爱。嘉德1996年春季拍卖会拍出的一件玛瑙雕钟馗嫁妹鼻烟壶,成交价为人民币68000元。 珐琅彩据记载是从清康熙年间传入我国的,故此,清代的铜胎珐琅彩鼻烟壶艺术价值也很多。苏富比1995年春季拍卖会拍出的一件铜胎画珐琅花卉纹鼻烟壶成交价为48300港元。另外,由于我国制作玉器的历史很久远,工艺精湛,所以玉制的鼻烟壶更是美不胜收。玉制鼻烟壶的制作开始于清乾隆年间。如果发现早于这个时期的鼻烟壶,一般为赝品。玉制鼻烟壶的样式最多,可谓千变万化,瓜、果、梨、桃、鱼、蝉、龟等形态各异的壶型很常见。玉制鼻烟壶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选用翡翠、碧玺等宝石做壶盖,这也使得玉制鼻烟壶更加名贵。嘉德1996年“春拍”推出的一件清道光年间的白玉素鼻烟壶及烟碟,成交价为人民币70000元,另一件同是道光年间的黄玉刻诗文鼻烟壶,成交价为人民币280000元。 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材质的鼻烟壶外,还有用琥珀、大理石、核桃、葫芦、紫砂等材质制作的鼻烟壶,其中不乏精品。鼻烟壶是个大家族,收藏要循序渐进,不可贪全,因为谁也不可能把各类鼻烟壶收集齐了。收藏是一种永远有遗憾的行为,很苦也很累。但当你收藏到一件有艺术价值的鼻烟壶时,面对这个掌中奇珍,心情肯定不一样,那以前苦苦寻觅时的劳累顷刻间无影无踪了。 ◎ 鼻烟壶的鉴定秘诀由于鼻烟壶质料很多,有料质的、瓷质的、玉质的、翡翠质的、金属质的、宝石质的等等,一般鉴赏家只能对某种质料的鼻烟壶有研究,懂得玉烟壶和瓷烟壶的,未必能认识翡翠和宝石烟壶,所以鉴别鼻烟壶时应该分门别类,逐一研究。 ◎ 料质鼻烟壶的鉴定料,即今天的玻璃。玻璃本身不名贵,故料质鼻烟壶贵在做工。做工最妙的为“古月轩彩”,其次是西洋制作的五色玻璃。那种白如水晶、红如火齐、黄如蒸栗、蓝如宝石、绿如翠玉的玻璃,也属名贵之列。清代北京内廷所烧的料烟壶,称之为官料鼻烟壶。康熙时的官料已甚精美,它们仿天然矿石或半宝石,颜色几乎可以乱真。官料还仿玛瑙、琥珀、翡翠和羊脂白玉,质地滋润,闪闪生辉。古月轩料器,以乾隆生产最多。康熙、雍正朝也有,但为数较少。嘉庆以后就绝迹了。鉴别古月轩料鼻烟壶的关键是:凡古月轩一定是堆料款(字铭用珐琅彩书写,烧成后凸起)。此外,一定要敷珐琅釉和珐琅彩。清代的玻璃料中,有料胎珐琅彩,即把珐琅彩釉绘在玻璃上焙烧而成。清代的料胎画珐琅,是乾隆时的特产,多小扁圆形,通体彩绘不同的花卉图案,有些加书吉语文字,但很少画山水人物。花卉图案以纤细繁复为上品,色彩要鲜润有层次,切勿有刮损或剥落的痕迹。乾隆年制者有四字款识,用蓝料书仿宋椠体,十分工整,仿品难以达致。 ◎ 瓷质鼻烟壶的鉴定鼻烟壶以瓷制者最多,从清代康熙朝起,直至清代末期,各代帝王无不制造瓷烟壶,不过仍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所制最佳。康熙期间,首先烧制的是青花瓷鼻烟壶,用的是珠明料,色彩明快,现今存甚少。雍正时期的青花釉里红官窑鼻烟壶亦胎细釉鲜,以所烧的浆胎青花鼻烟壶较有创意,而且胎体幼薄。乾隆时注重立体感强的珐琅彩鼻烟壶,成就盖过青花。嘉庆的官窑青花鼻烟壶产量不多,以奇釉青花为贵,但比不上那时的雕瓷鼻烟壶那么出色。道光时大多是民窑烧制瓷鼻烟壶,数量较多,侧重粉彩。不少青花色泽飘浮,厚薄不匀,釉与胎体结合不紧。民窑鼻烟壶大都无保值作用。自嘉庆至咸丰、光绪期间,造型、纹饰和题材等大都抄袭前期,具有创意的委实不多。 ◎ 玉石类鼻烟壶的鉴定玉石类鼻烟壶主要看“料泡”。用玻璃料和松香料造出的假翠玉鼻烟壶,缺乏重量感,色凋欠鲜明,透明度差,毫无“灵气”可言。若属玻璃料,用力摩擦其表面,便会发现壶身起毛。翡翠鼻烟壶的翠质最贵的为“祖母绿”,即深绿而质地莹净的翡翠。其次为“黄杨绿”,色稍黄而绿。再次是“菠菜绿”,绿似菠菜。 玛瑙鼻烟壶的鉴定 鉴定玛瑙鼻烟壶要注意观察,作伪者常常把色差的玛瑙染上鲜红色或其他鲜艳的色彩。假玛瑙烟壶花纹混乱,好比调和漆,而且过分光滑,并不明亮。假玛瑙烟壶硬度差,多杂质与瑕疵。要防止作伪者把玛瑙放入电炉中用高温烧出“红色”,这种红玛瑙叫“烧红玛瑙”。 ◎ 琥珀鼻烟壶的鉴定要观察质地是否密集,若质地软容易受刀刻饰,大多是假琥珀。市场上含有木皮昆虫的琥珀鼻烟壶,属人为制成的;即使琥珀里确有些微小动物,大都是缺头缺足的。 ◎ 碧玺鼻烟壶的鉴定碧玺鼻烟壶主要看质地,碧玺色带变化较多,晶面上有纵纹,凡是佳品,壶身内部颜色均匀,少“棉柳”状体,透明度高。有些碧玺鼻烟壶含云雾状,色不鲜匀,也不明亮,属次品。清代西太后特别喜爱碧玺,一时广为风行,价格日益提高。西太后去世后,碧玺身分一落千丈。 ◎ 艺术价值◎ 世界十大最昂贵的鼻烟壶有关专家认为,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鼻烟壶的升值空间不可估量。但同时也有鼻烟壶鉴定专家认为,目前鼻烟壶的价格或多或少还有些水分,只是其中的精品还有升值空间,因此投资鼻烟壶,要从精品入手。 此次创造拍卖记录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西洋人物图鼻烟壶,在极度稀少的半透明料胎上的主图彩绘半透明的珐琅彩,开光及周边则用不透明珐琅彩,效果尤其突出。在北京故宫,可以看到类似造型但图画不同的料胎鼻烟壶,并先后经过鼻烟壶收藏名家LiuWenChoo、戴福保、Hugh Moss收藏。 当一件精品鼻烟壶拍出高价之后,对于类似的品种具有很好的带动效应。在2004年小有洞天--J&J鼻烟壶珍藏第一部分拍卖中,一只晚清民国时期的水晶内画寿臣画像鼻烟壶(马少宣款),以174.375万港元创造了单只内画鼻烟壶的世界纪录。在第二部分的拍卖中,马少宣的另外一只水晶内画人物肖像图鼻烟壶,成交价也超过了129万元。 有关专家表示,鼻烟壶在内地市场之所以尚未火爆,有诸多原因。由于历史的因素,在内地的古董收藏市场,鼻烟壶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古玩,特别是在收藏市场上普通品种太多了,造成了一般投资者的视觉疲劳。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鼻烟壶投资领域中,真正具有价值的还是精品。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可以先从佳士得和苏富比的相关目录入手,了解究竟什么才是鼻烟壶的精品,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投资。 ◎ 鼻烟壶拍卖成交排行榜(前10名)排名 名称 成交价(万) 拍卖时间 拍卖行 1清乾隆御制珐琅彩西洋人物图鼻烟壶 550 2005.3.30 纽约佳士得 2北京造办处的乾隆粉彩铜胎鼻烟壶(仕女图) 393 2005.4.1 纽约苏富比 3清康熙御制铜胎画珐琅莲池图鼻烟壶 270 2005.3.30 纽约佳士得 4清乾隆御制白料珐琅彩牡丹翠鸟鼻烟壶 244 2004.4.25 香港佳士得 5清乾隆古月轩烟壶 242 2000.5.6 天津文物公司 6清乾隆铜胎画珐琅西洋画景图鼻烟壶 241 2002.4.29 香港佳士得 7清乾隆御制料胎珐琅彩梅花图葫芦形鼻烟壶 236 2005.3.30 纽约佳士得 8清乾隆御制铜胎画珐琅人物图鼻烟壶 217 2005.3.30 纽约佳士得 9清乾隆牙雕山水人物图鼻烟壶 198 2005.3.30 纽约佳士得 10清乾隆御制铜胎画五福人物鼻烟壶 189 2004.4.25 香港佳士得 。 ◎ 清代鼻烟壶鼻烟壶的发展贯穿整个清朝历史,真实地浓缩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鼻烟壶虽然在明朝由境外传入,但到了清代我国制作出了很多材质的鼻烟壶,它的体积有大有小,造型却是各式各样,大的似小瓷瓶,小的只有寸余,材质有瓷、玉、玛瑙、烧蓝、木、竹、象牙等,还有北京生产的大量玻璃烟壶。 鼻烟壶,顾名思义是盛放鼻烟的容器。鼻烟壶虽然体积小巧,但是造型多种多样,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闪光点。鼻烟壶大体上的形制是均有一小口,顺口往里挖膛,膛越大越好。鼻烟壶大多有似馒头形的盖,以雕刻花纹为最好,盖下有象牙或木等质地的小铲,用于铲鼻烟。口小膛大,年头较早,质量好,价值高。例如:玛瑙烟壶讲究膛大胎薄,俗称“飘”。到了清代晚期玉质的鼻烟壶有一种口较小,无颈,膛直上直下,常称之为“一膛钻”,这种烟壶底部无圈足,只有一个小平底。鼻烟壶最主要的材质是用玻璃制作的,占有主导地位,原材料大多从山东博山买进,北京加工,颜色多种多样,有单色料,有杂色料,属素色料,年代越早色的品种越少,清代中期不仅颜色多种多样,还有套色烟壶,分为单色套料烟壶和多色套料烟壶,其技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两色不同的单色料套在一起烧,然后在外面这一层上刻花;另一种是直接用半熔色料在胎上做花纹。不管采用哪种手法都有凸雕的效果,立体感强,而后一种技法在清代的中晚期运用最为广泛。常见的有套三色、套五色,最多的是套九色。本人在学习过程中曾见过套九色料烟壶,鼻烟壶的外壁上雕有九种不同颜色的螭虎,雕工精细,尤其是螭虎脊背上的刀工干净利索,脊背上的浅细阴刻线纹使得九条螭虎活灵活现,立体感极强,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过了实用价值。真正质量好的鼻烟壶往往都已经不再使用,大多成为了收藏品,或珍贵的掌中玩物,用于欣赏它的制作工艺,或是成为馈赠的佳品。 在鼻烟壶收藏过程中,首先要先学一些鼻烟壶的理论知识,了解鼻烟壶的历史,然后把其材质进行分类,重点收藏一种材质或几种材质,少收藏不易保存的材质,如:椰壳或匏器等。也根据年代收藏,如料烟壶,就可以按照清代历史来收藏,使之成为系列。 ◎ 鼻烟壶的种类鼻烟壶器型之繁多,图案之丰富,用料之广泛,工艺之博杂,致使其品种难于细列,现就用料的情况加以分类。 料器鼻烟壶,即我国以前对玻璃的称谓。料器鼻烟壶有其独特好处,除不漏气、不受湿外,还能看到所盛鼻烟的份量、成色,因此很受欢迎。料器鼻烟壶不以质地取胜,而以做工见长。其质虽为玻璃,却能模仿各色名质,且惟妙惟肖,生动无比,比如金星料、花料、雄黄料及各种仿宝石料等。 料器鼻烟壶制作中,最著名的工艺当推“套料”,也称“套彩”,即在藕粉地上再饰以红、蓝等各色颜料,并琢碾成不同图案,随类敷彩,色波流动。套料技法有两种,一种是在料胎上遍套与胎色不同的另一色料,再于外套料色上雕琢花纹;另一种是用经加热半熔的色料棒直接在胎上做花纹。套料工艺很有凸雕效果。套料还有套一色和套多色之分,并由各色的变换使用,做成绚丽多彩的套料器物,当时最著名的套料有“辛家皮”、“勒家皮”、“袁家皮”。其中辛家所制的套料以珍珠著称,质量清灵秀洁。勒家所制以藕粉色取胜,质如冰雪;袁家皮与辛家皮相似。 料器鼻烟壶制作中还有一种复合工艺,叫做玻璃胎珐琅彩,即将珐琅彩釉绘在玻璃上,焙烧后乃成。这项工艺采用乳白色玻璃而珐琅效果尤佳,将珐琅的质色美衬托得淋漓尽致。因二者熔点接近,烧制尤其困难,技术难度相当大。 据前人笔录,清代的料器鼻烟壶制作数古月轩著名,其制作工巧,雕画精美,并刻有款识,是当时的俏货。 瓷鼻烟壶 瓷鼻烟壶即瓷胎鼻烟壶。从康熙至清末二百余年间,珐琅彩瓷皆由江西景德镇制胎,运往京城后,由宫廷画师彩画烧成,其他品种则可由景德镇独立烧制。清代瓷器业相当发达,因此瓷鼻烟壶种类也很齐全,什么青花、斗彩、粉彩、釉里红等等瓷鼻烟壶都应有尽有。 这里又要提到古月轩了。据说清代瓷鼻烟壶制作最精的要数古月轩。但古月轩究竟如何,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说它是清宫中一处轩名,有人说它设在圆明园中,后人曾多次查访,均未见其踪,也有人说它是清廷收藏历代瓷器精品的所在,还有人说它是代指一个姓胡的画师,是乾隆游江南时见其自设小作坊所制瓷器及鼻烟壶异常精美,便将其带回京城,专管御窑,名号仍用其苏州旧名,为“古月轩”。据说古月轩瓷胎画珐琅异常精美,其料胎上珐琅釉彩微微凸起,画工细致,色彩绚丽,题词高雅,皆出自名家,因此书卷气横溢,很多瓷器有画家金成的款,另外许多宫廷画家也参与制作。 另有景德镇著名画师陈国治精于瓷鼻烟壶彩绘,其作品百子图、仕女、草虫等,皆秀丽清新,人称海内无二。 铜胎画珐琅鼻烟壶 清康熙帝非常喜爱法国里摩日的珐琅器皿,曾通过法国传教士邀法国珐琅匠师来清宫造办处传艺,生产画珐琅鼻烟壶,由于清朝宫廷匠师们令人惊异的模仿力,又具创新精神,在以后的年代中,画珐琅技艺日趋精湛,在鼻烟壶的制作上大放异彩。 当铜料用特殊溶液浸泡后,去除杂质,洗净,便制成了铜胎,然后在其上涂饰珐琅釉。若在釉料中加溶解铜,烧制后即能产生辉煌的黄金般的色彩效果;若加溶解银,则会产生莹白流动的锦缎般的艺术效果。画珐琅器皿的底色多为深蓝色、黑色或黄色。在彩绘上,用粗壮的黑线勾勒,突出主题和轮廓,使对比更加强烈。在整个制作过程中,要保持绝对的清洁,否则烧制后的成品会有疵点。 另外,还有金、银胎画珐琅。 玉鼻烟壶 玉器制作在清代发展到顶峰,玉鼻烟壶的制作当然也极精妙。乾隆时期,和田美玉年年源源不断地运进皇宫,翡翠也大量使用,为玉鼻烟壶的制作提供了极优秀的材料,特别是一些小而圆润的子玉,温润细腻,洁白无瑕,正是鼻烟壶的天赐美材。匠师们对材料巧加利用,或因此施艺,琢成天然随形之物,或巧运匠心,将其雕琢成各类瓜果鱼虫,生动可爱。 各类宝石鼻烟壶 清代御用鼻烟壶制作物异常雄厚,因此任何珍贵之材,皆可利用。红蓝宝石、珊瑚、玛瑙、琥珀、水晶、碧玺、青金石、木变石、珍珠等奇珍异宝,都成了鼻烟壶的原材料,再由技艺超群的匠师们奇特构思,精心雕琢,真可谓价值连城。传说清代曾有一非常名贵的珍珠烟壶,是用一特大天然珍珠挖腹制成的。 石类鼻烟壶 石类鼻烟壶中,数端石壶最为珍贵。在唐代,肇庆端砚便已名闻天下。肇庆、斧柯山的宋坑、梅花坑、水坑等,都是唐宋时代的老坑,其质地滋润坚实,纹理美观,实为良材。 漆鼻烟壶 漆鼻烟壶有平雕、雕漆、彩漆,及在楼雕处嵌镶等种类,其色朱红艳丽,色彩华美。 象牙雕鼻烟壶 这类鼻烟壶材料既珍贵,工艺上也很讲究,多运用深浅浮雕和镂雕,玲珑剔透、有时还施以彩绘,更显华美。 葫芦鼻烟壶 葫芦历来用以装药,其造型独特有趣;所制鼻烟壶风格朴素,拙趣横生,一般在其底座和口部镶以金、银边,以防磨损。 竹雕、木雕、根雕鼻烟壶 这类鼻烟壶制作都顺其天然,随形施艺,巧雕细琢,风格朴实、自然、生动。 内画壶 内画壶是料器的一类,也有水晶质地的。因其数量多,影响大,这里单独列出作为一类。 ◎ 鼻烟壶的保养收藏鼻烟壶贵在精,宁精勿滥;不要以不合理的高价收购鼻烟壶,应静待时机,不能操之过急。 1、 翡翠鼻烟壶怕汗液、怕碱、怕阿摩尼亚。尤其是“老坑玻璃种”和“冰种”更忌油脂,故切勿将翡翠鼻烟壶放近有油烟的地方,亦不可晒。 2、 每次把玩鼻烟壶后,应用柔软白布抹试,不可用任何化学清洁剂或洗洁精之类洗擦。 3、 室内喷洒空气清新剂,或使用喷发胶、杀虫剂时,要先把鼻烟壶收藏好,切勿沾溅。 4、 壶本身有气孔或质地娇嫩,如松石鼻烟壶,切忌近油烟或蒸汽。抽烟时亦勿靠近这类鼻烟壶,防止松石变色,从蓝色变成灰绿色。 5、 切勿将鼻烟壶放在高湿处。在高湿下,松石鼻烟壶会变成淡色。 6、 清代名贵鼻烟壶都不宜接触强烈阳光,因为红外线会促使鼻烟壶内部湿度增加,分子活化,分子内解,内部的应力变化,产生龟裂或翘曲;紫外线可损坏内绘鼻烟壶的色彩。为此,鼻烟壶应放在与天然光隔绝的地方,亦要避免强烈灯光、紫外光灯或太阳光管。放置的玻璃柜最好用一种有机玻璃。 鉴别鼻烟壶优劣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清代大鉴赏家赵汝珍在《鉴辨鼻烟壶》一书中指出:“古玩的鉴别,注意点有二,一是辨其真伪;一是鉴定其优劣。先确定真伪,然后再鉴定其优劣,这是器物鉴定的常规程序。所有古玩器物的鉴别方法,无一例外,都是如此。惟独鼻烟壶的鉴别,情况却不同,它只需鉴别器质的优劣就足够了,不必考证它的真伪。大概是烟壶的名贵程度,完全看烟壶质料的高下和作工的粗细,而与产生的年代和制作的主人无关。质料如果确属珍异作工又奇巧,无论它是何时出产,也不管它出自谁人之手,亦为上品。相反,质料平凡,作工一般,即使是康熙、雍正朝所造,为康、雍皇帝所御用,也不值钱。质料无法伪充,作工也难掩饰。伪造既得不到好价钱,又不能欺瞒世人,所以烟壶作伪,一无所获,这样使得伪制的鼻烟壶也就极为少见。即使偶而出现,它与真品也无天悬地隔之殊,任何人都能把它分辨出来。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所以对烟壶的真伪,不必十分注意;鉴别烟壶只要考察它的优劣就行了。” 2 解剖学名词位于腕和手背的桡侧,当伸展拇指时,呈尖向拇指的三角形凹陷,其桡侧界为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尺侧为拇长伸肌腱,近侧界为桡骨茎突,窝底为手舟骨及大多角骨,窝内可触及桡动脉搏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