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足石刻韦君靖碑 |
释义 | 大足石刻韦君靖碑,位于佛湾之首,通编为第2号。碑高260,宽310厘米。由军事判官将仕郎前守静南县令胡密撰文,唐昭宗乾宁二年(公元895年)上石。碑文分上下两部左行竖刻,上部53行,除首行刻35字外,其余满行为30字,计1440字,字径3.5厘米;下部101行,计2866字,字径2厘米,序署145名节级将校名衔。 中文名:大足石刻韦君靖碑 外文名:dazushikeweijunjingbei 高:260厘米 宽:310厘米 雕刻时间:唐昭宗乾宁二年(公元895年) 韦君靖碑,位于佛湾之首,通编为第2号。碑高260,宽310厘米。由军事判官将仕郎前守静南县令胡密撰文,唐昭宗乾宁二年(公元895年)上石。碑文分上下两部左行竖刻,上部53行,除首行刻35字外,其余满行为30字,计1440字,字径3.5厘米;下部101行,计2866字,字径2厘米,序署145名节级将校名衔。 碑不题名,首、次行署韦君靖累衔:“金紫光绿大夫,检校司空,使持节都督昌洲诸军事守昌洲刺史、充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静南军使,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扶风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韦君靖建。”史称“韦军靖碑”。 碑文记述:乾符之际黄巢起义,唐僖宗逃避成都,蜀中藩镇征战,“四海波腾,三川沸腾”的晚唐局势。时任昌州昌元县(今荣昌)令的韦君靖,趁势“合集义军”,雄据昌州。继而蜀中发生著名“三川”之战----涪州韩秀升起义、西川陈敬瑄征讨东川杨师立、王建讨伐陈敬瑄,韦君靖无役不从,由是步步荣升为静南军使,成为统领四州虎视川东的封建领主。在王建夺取西川虎视东川的形势下,韦君靖为求自保,又“维龙岗山(即今北山)建永昌寨”,周围二十八里,筑城墙二千余间,建敌楼一百余所,粮贮十年,兵屯数万。至今是山沿崖寨墙遗迹犹存,尚可窥得唐寨雄风。 韦君靖巩固城栅的同时,为求神灵庇祐,“于寨内西翠壁凿出金仙,现千手千眼之威神,具八十种之相好,施舍回禄俸,以建浮图,聆钟磬于朝昏,喧赞呗于远近。韦君靖此举,开创了北山佛湾摩崖造像之先河。 此碑记载韦君靖建永昌塞开凿北山石窟,并录唐川中几次重大战役及节级将校编制称谓等史事,可补史之缺载,纠史之讹误,故此碑史料价值极高,是大足现存唯一的唐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