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逼上梁山 |
释义 | 起点知名网络穿越小说,作者问天,讲一位维修组的玄幻大忽悠穿越到北宋年间,原本想靠装神棍改变靖康之难的青年,却因为种种走上一条他也没想到的修仙之路。 《逼上梁山》低调。低调。只有低调,才能在突发事件来临时,有足够的暗牌,拨乱反正。 只是!我一个小市民,既不是特种兵,又不是大法师。更没有庞大的社会人脉和潜势力。甚至连财富都不多。孤零零的一个人,来到一个没有完善法制的封建社会,不用低调,就已经够惨的了。随便来个小瘪三捏鼓一下,很可能就完了。根本没有什么暗牌可以翻手为云。我再低调,那不是引人犯罪,害人害己么。 我只能扯虎皮,拉大旗,高调出场,以大大的纸老虎,吓唬住潜在的敌人,争取出宝贵的时间,积攒我保命的实力。 只是,高调的害处,终究是有的,在万众瞩目的情况下,大宋皇朝,权臣奸佞,梁山好汉,众多的社会环境,把我一步步逼上梁山。 名词解释逼上梁山 ( be driven to drastic alternatives)发音 bī shàng liáng shān 释义 逼;被迫,不是自愿。被逼上梁山做土匪。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 示例 可以说差不多的人都是~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八章)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被迫反抗时 相近词 迫不得已、铤而走险 、被逼无奈 反义词 自觉自愿、自告奋勇、刻意经营、有意为之 成语故事豹子头林冲,是北宋京都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他为人忠厚正直、安分守己。 一天,林冲带着妻子去岳庙进香。途中遇见花和尚鲁智深在耍六十多斤重的浑铁禅杖。众人齐声叫好,林冲也被吸引过去观看。鲁智深与林冲两个好汉一见如故,结义为兄弟。正在这时,侍女锦儿慌忙报信说,林妻在路上被歹徒拦截。林冲急忙向鲁智深告辞,去岳庙追赶歹徒。林冲抓住歹徒举拳要打时,发现此人原来是他的顶头上司、奸臣高俅的义子高衙内。高衙内一伙一看那女子是林教头的妻子,害怕打起来不是对手,便假惺惺地劝解:“衙内不认得,多有冲撞。”说罢将高衙内拥走。这时,鲁智深也急忙赶到,听明情况便要去追打高衙内,被林冲劝阻。林冲忍下了这口恶气。 高衙内逃走以后仍不死心,还想霸占林妻。他与高太尉一起设计,以看刀为由将林冲骗进高府,诬陷林冲持刀闯入白虎堂,将他下狱拷打。高俅一伙不便在京公开杀害林冲,便将林冲发配沧州(今属河北省)充军,买通差人,阴谋在路经野猪林时将他杀害。鲁智深暗中保护林冲,大闹野猪林,高俅的阴谋未能得逞。 到沧州后,林冲被分配看管大军草料场。高俅父子贼心不死,又派心腹之人前往沧州,放火烧草料场。这样即使林冲不被烧死,也会因草料场失火而被处死。当草料场起火燃烧时,林冲听到高俅的心腹们得意地谈论暗害自己的计谋,他再也按捺不住心头的怒火,将仇人一个个杀掉。以后,林冲毅然上了梁山,走上了反抗宋朝的道路。 “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进行反抗。也比喻不得不做某件事情。 京剧作品简介 中国京剧作品。杨绍萱初稿,刘芝明、齐燕铭等集体加工修改。1943年首演于延安。取材于古典小说《水浒传》有关林冲的故事。以林冲的遭际为线索,广泛联系北宋末年的社会斗争,突出表现了人民群众不堪忍受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纷纷起来聚义造反的现实。不仅描写了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下层军官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曲折历程,而且成功地塑造了李铁、李小二、鲁智深、曹正、王月华等一批反封建起义造反者的英雄群像,热情讴歌了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逼上梁山》同时为新编历史剧作了有益的尝试,演出后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主题题目看了《逼上梁山》以后写给延安平剧院的信 附加题毛泽东的感受文章 时间:(一九四四年一月九日) 看了你们的戏,你们做了很好的工作,我向你们致谢,并请代向演员同志们致谢!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在旧戏舞台上(在一切离开人民的旧文学旧艺术上)人民却成了渣滓,由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统治着舞台,这种历史的颠倒,现在由你们再颠倒过来,恢复了历史的面目,从此旧剧开了新生面,所以值得庆贺。你们这个开端将是旧剧革命的划时期的开端,我想到这一点就十分高兴,希望你们多编多演,蔚成风气,推向全国去! 同名歌曲基本信息 歌名:逼上梁山 作曲、作词、演唱:陈劲 歌词一览 话说从前 水泊梁山 山上住着一群好汉 替天行道 聚义揭杆 要扫除人间的恶和难 反压迫 反贪官 不受欺骗 不受招安 百姓称好 官府胆寒 其实他们都是逼上梁山 噢 梁山 噢 好汉 噢 造反 其实他们都是逼上梁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