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洋底地质
释义

词目:大洋底地质

英文:geology of ocean floor

学科:区域地质学

释文:海洋占全球地表面积的71%,其中水深超过2000米的洋盆约占其中60%,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及其边缘海域。有关大洋底组成和性质的现代认识,来自20世纪后半叶的系统海底测深、地球物理调查和深海钻探工程。

主要的结论有:

①所有水深超过约4400米的洋底全部属于大洋型地壳。它厚度小、结构也比大陆型地壳简单,大体可分三层,自上向下分别是:未固结的深海沉积,如红色软泥,平均厚300米;枕状或席状玄武岩,平均厚约2000米;辉长岩和蛇纹石化超镁铁质岩, 平均厚约4800米。

②对全球洋底玄武岩的同位素年龄测定和覆盖这些玄武岩的最底部沉积物中化石时代的研究,表明全球洋壳没有老于侏罗纪的。

③沿洋中脊出露的洋壳最年轻,向两侧时代对称地变老。与此同时上覆沉积物也从无到有,厚度渐增。

④现有的大洋底是地质历史中非常晚期的产物,中生代以来才出现,而充填洋盆的水体却很古老。

⑤一个大洋从产生到消失大约经历两亿年左右。中生代以来的大洋演化可以较好地恢复,已消失的更老洋盆以蛇绿混杂岩带的形式散布在全球不同时代的造山带中,是划分古板块边界和古构造再造的关键地质遗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3: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