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山地震台
释义

大山地震台位于无棣县大山北麓,临渤海湾,海拔20米。设测震、地磁及水化观测,测震、水化为区域台, 地磁为局部加密台。 该台所在地为一孤立的小山丘,是第四纪中更新世残留的火山口,为鲁北平原唯一的岩石出露处。台东侧1000米是埕禹公路干线,台基为玄武岩,致密坚硬,周围无明显干扰源,环境较好。有工作人员8名。

该台筹建于1976年8月,同年底建成,主要为加强京、津、唐、渤震情监视。1979年2月以LJ—1型地震仪试测,同年5月14日换用 DD—1型地震仪正式投测,1979年6月又换用65型地震仪。陆续增设水化观测和地磁观测。建台初期由县地震办公室管理,1980年由惠民地区地震办公室兼管,1984年7月改为省地震局直属台。

该台观测项目情况如下:

测震

配65型地震仪和DK—1型地震仪,分别于1979年6月和1980年7月投测,摆房距记录室120米,年温差为35℃,日温差为2℃,相对湿度一般为70%,雨季高达90%以上,65型仪器使用固有周期为1秒,实用放大倍率:东西向0。28 ×10??4?,南北向0。27×10??4?,垂直向0。96×10??4?。DK—1 地震仪使用固有周期为15秒,实用放大倍率:东西向为504。 4和125,南北向为130。7和569。2,垂直向为1154。5。

地磁

相对观测:配CR??2?—69型刃口式磁力仪,1978年7月投测,磁房设在大山北1000米处,磁房场地磁场梯度2伽马//米,原磁房为土坯所建,干扰大,1983年停测,用弱磁性的石灰岩重建磁房,1985年1月1日恢复观测,观测室年温差25℃,日温差0。5℃. 绝对观测:配CHD—6型核子旋进磁力仪,1978年 7月投测,观测

场地地磁总强度为53565。4伽马,垂直分量为44239。2伽马,水平分量为30201。7伽马。

水化学

配FD—105水氡射气仪,1977年10月投测,观测井孔在台东南

约15公里处的刘柳堡,井深 433米,系泥砂层,井水含氡量为3。1~3

。8埃曼/公升。观测初期流量为12立方米/小时,1981年7月又增选

二号井,含氡量为4。5埃曼/公升,测试仪器为FD—105K射气仪。上

述两井均每5天测一次,1982年起改为每天观测一次,1986年停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6: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