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麻秆腐病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名: 大麻秆腐病 病原中文名: 菜豆壳球孢 病原拉丁学名: Macrophomina phaseoli(Maubl.)Ashby. 病原分类地位: 半知菌亚门 病害类型: 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 大麻 主要为害部位: 叶,茎 为害症状幼苗染病引起猝倒。叶片染病产生黄褐色不规则形病斑。叶柄上产生长圆形褐色 溃疡斑。茎秆染病茎部产生梭形至长条形病斑,后扩展到全茎,引起茎枯,病部表面密生许 多黑色小粒点。 病原形态特征Macrophomina phaseoli(Maubl.)Ashby.称菜豆壳球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散生或聚生,多埋生,球形至扁球形,暗褐色,炭质,大小96~163µm。分生孢子长梭形至长椭圆形,单胞无色,个别双胞,大小14~29×4~9(µm)。能产生黑色菌核,常与分生孢子器混生在一起。病菌生长适温30~32℃,最适pH6~6.8。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组织内或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气温高,多 雨高湿易诱发此病;地势低洼,麻株生长不良或偏施、过施氮肥发病重。 防治方法(1)实行3年以上轮作。(2)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3)适当密植,合理施肥浇水,防止湿气滞留。(4)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