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红山式铁矿床 |
释义 | 学科:矿床地质学 词目:大红山式铁矿床 英文:Dahongshan-type iron deposit 释文:铁矿床类型之一。位于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赋存于古元古界大红山群海相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岩系中的大型铁铜矿床。共有五个矿带,71个矿体,以Ⅰ、Ⅱ矿带为主。Ⅰ矿带,由三层含磁铁矿铜矿和五层菱铁矿相间产出,赋存于元古宙中、上部石榴子石、黑云母、白云石大理岩及石榴子石黑云母片岩中。矿体与围岩大致整合,菱铁矿呈规模不大的透镜体。Ⅱ矿带,为主要铁矿带,是全区最大、最厚、最富的铁矿,长1969米,平均厚72.85米,含全铁(TFe)50.15%~61.68%。贫矿品位(TFe)为28.63%,含硫0.07%~0.32%,磷0.04%~0.43%。其储量占全区储量的50%,矿体以似层状、透镜状为主,围岩为变钠长岩,部分为大理岩。矿体与围岩界线渐变过渡。块状富铁矿向外渐变为含磁铁矿钠长岩。铁矿石呈致密块状、角砾状以及浸染状;以磁铁矿、赤铁矿为主并有钛铁矿、黄铜矿、黄铁矿、斑铜矿;脉石矿物为石英、钠长石和绢云母、黑云母、绿泥石、白云石、磷灰石、电气石。铜铁矿石呈条纹条带状、细脉浸染状和块状,以磁铁矿、黄铜矿、菱铁矿为主,钛铁矿、赤铁矿、斑铜矿、磁黄铁矿等次之;脉石矿物为钠长石、白云石、黑云母、绿泥石、电气石。铁矿石为高硅低硫、富磷铁矿,部分矿石含钒较高。矿体和围岩蚀变、变质作用复杂而强烈。这类矿床,很可能是火山喷流沉积和热液矿床的复合成因。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