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尔代节 |
释义 | “大尔代节”又称开斋节,时间是伊斯兰教历的10月1日。中国新疆地区称为“肉孜节”。 开斋节(大尔代节)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也是回族的盛大节日。在我国,有的民族称开斋节为肉孜节。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代·菲吐尔”的意译。 按伊斯兰教规定,回历每年分十二个月,单月为三十天,双月为二十九 天,每年较公历少十一天,三年相差一月余。因此,按公历计算,伊斯兰教的节日并没有固定的时间。但回历每年九月为斋月,斋月期间,穆斯林只许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老弱病残、孕妇和小孩可以不用守斋(守斋亦称封斋或把斋),妇女在月经期间也可以不用守斋。 在斋月里,按伊斯兰教教义要求,穆斯林要做到静性寡欲,白天戒绝饮食,即使是不守斋的,也要尽力节制自己的食欲,决不允许在公共场所吃喝。 斋月的开始和结束,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月有时二十九 天,有时三十天。经过一个月的封斋,完成了,“真主”规定的 “使命”,于伊斯兰教教历的十月初开斋,故称开斋节。 据伊斯兰教有关经典的记载、伊斯兰教创立的初期,在封斋满月时,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率领穆斯林步行到郊外公共旷野,举行礼拜,穆罕默德沐浴后,身着整洁服装,并 散发“菲吐尔”(开斋)钱,从此以以后,穆斯林便把这一天作为 节日,隆重庆祝。目前,世界各国穆斯林都要在开斋节这一天举行礼拜和其他庆祝活动。 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在开斋节的这一天,都要沐浴更衣,聚集在附近的清真寺礼拜,然后开始节日活动。人们身着民族服装、熙熙攘攘。走亲串乡,互相赠送节 日礼品。家家户户准备杏仁、杏干、油香、油炸果子、茶、瓜 果等食品,有的人家还备有奶茶、五香茶(用茶叶、构札、杏 仁、冰糖、杏干泡的茶)招等亲友和客人,男女老少成群结伴 游玩,很多青年男女汇集一起、唱歌跳舞。 “肉孜节”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大节日。“肉孜”就是“封 斋”;即减食的意思。传说,古时候为了躲避异族统治者的侵 犯。人们就躲在深山里,白天不生火,月亮出来以后才开始做 饭吃,历代沿袭,成为习俗,每逢肉孜节那天,白天滴水不 饮,粒米不沾,要到晚上才吃东西。这样的生活连续一个月, 然后才恢复平常的饮食习惯。早在肉孜节到来之前一个月,人 们就要粉刷房屋、打扫庭院、理发、洗澡等,不仅要为节日准 备吃的,还要忙于赶缝节日的服装,商店里储备了大量的节日 货品。 节日(五月二十三日)清晨,街上红男绿女,熙熙攘攘。 成年男女到清真寺去做礼拜,接着就去扫墓、诵经,全家吃 “粉汤”,然后结伴拜年。解放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觉悟的提高,人们感到白 天不吃食物,不利于生产劳动和身体健康,于是,群众便自觉 地放弃了白天封斋的习惯。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