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伯集村 |
释义 | 基本概况山东省宁阳县东疏镇大伯集村现有人口2300人,耕地2850亩,村两委成员5人,党员76名。近年来,该村立足实际。将文化元素融入村庄经营,以“和谐安村、商贸强村、文化兴村、民生固村”为目标,积极融入城市经济增长极,全力推进村民就业非农化、群众生活城市化、思想观念现代化、民生改善制度化、村务管理民主化,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实现30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79元。先后获得“市文明单位”、“市五星级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市文明规范集贸市场”、“县经济发展强村”、“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县村庄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由来据石碑记载,大伯集唐宋以来称大毕村,以姓氏取名。后戴姓于明初迁此,改称戴伯集。清光绪三十三年《宁阳县乡土志》始改作“大伯集”,今仍沿旧读为“戴”。 遗址大伯集是宁阳城西闻名遐迩的古集、古会,是周边县市商品集散地。今存咸丰十一年(186年)环村修筑的围子墙遗址,原围子墙底宽10米,上顶宽5米,高7米,周长3000余米,东南西北有围子门、吊桥,围子墙外掘有围子河二道,宽4米,深2米。村内有老祖庙、土地庙、宗祠、关帝庙等。 混元老祖庙位于东西街北测,俗称“堂庙”。设大门大门1间,大殿3间。大殿四梁八柱,砖木结构。殿中供奉混元老祖塑像,两侧各塑一个小童。老祖塑像前有神案。大殿东间供奉申公豹,掌上托日;西间塑供奉女娲娘娘,掌上托月。大殿、前厦、大门各绘有壁画,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大殿上建有魁星阁,俗称“庙上庙”。 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攻济打援”指挥部旧址位于中心街路南原崔家大院。1948年9月6日,华东野战军司令部由滕县界河北移,进驻大伯集崔家大院。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政治部主任唐亮、政治部副主任钟期光、副参谋长张震等首长,在此调整战略部署,确保了战役胜利。 指挥部旧址为6进院落,主体建筑大客厅为5间,砖木结构,前有厦,顶为竹杆节仰合垅灰瓦,屋脊两山饰有文兽,建筑宏伟,宽大明亮。时指挥部设在大客厅内,前面两出院落为指挥部首长居住,直属机关驻在四合院内。 2007年,镇政府决定筹建“攻济打援”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已建成文物陈列室150平方米,陈列文物50件,展板14块。纪念馆已列为宁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集市集市设在中心街上,农历每月四、九逢集。大街上商号林立。杂货铺、点心铺、肉铺数家。恒泰杂货铺印发乡票代币使用。药铺3家,崔姓是医学世家,戴姓益生堂驰名县内外。沽酒馆20多家,染坊2家,纸坊1家,钱庄数家,旅店数家。戴姓旅店铺面大,名声高。估衣市设在大街西段,崔家大院以东。放满席,挂满墙。风吹飘摆,五颜六色。 牲口市设在东门外,规模宏大。东到泰安大汶口,西到梁山韩海,肥城、汶上、兖州、济宁等附近几个县的牲畜都来集上交易,上市数千头。河北、安徽等地的商客,也来这里购买。 曲艺场地位于街东头路南圩子角大场。到场曲艺有落子、评书、坠子、渔鼓、快书、大鼓、扬琴、拉魂腔等。老柳的落子《杨家将》《呼家将》,老赵的评书《三侠剑》《包公案》,汶上老张的快书《武松打虎》等最受欢迎。俗称“老汉好听文武忠,老太好听贤良女,小伙子爱听响马传,大姑娘爱听投亲的公子”。 名吃地方传统风味小吃品种丰富,如胡辣汤(甜沫)、小米粥、丸子汤、平锅油煎包、烧饼卷、馓子、壮馍、锅贴卷子、千层饼、豆腐脑等。 名吃胡辣汤,以小米为主料,泡好磨浆过滤,煮沸成汤,佐以菠菜、豆腐皮、花生仁、细粉丝,再加适量胡椒粉即成。汤味香辣甜,营养丰富。 名吃戴家丸子汤,用汤煮油炸丸子做成。白面掺合绿豆面,拌上碎粉丝,放上少许鸡蛋清,加盐加水和面炸成干丸子。大锅添水,放猪腿、红辣椒等煮沸,佐以香莱、葱花,加干丸子和少量醋,随加随盛,10个1碗,有丸有汤。丸子汤美味可口。 戴姓平底锅油煎包是一绝。以石磨磨成的优质白面作皮,以鲜猪肉、韭菜、碎粉丝加祖传佐料和豆油调合作馅,做成鸡蛋大小的圆包,摆放平底锅中,烧火,将熟时滴油加白面混水,稍时即成。煎包配料讲究合理,火候恰到好处,香味浓郁扑鼻。 乡风文明政通人和,和谐安村。大伯村党支部委员4人,平均年龄49.5岁整体素质过硬,健全村务公开、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等运行机制,切实保障农民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积极创建“平安大伯”,加强治安联防力度,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杜绝各种不稳定因素。同时认真落实“孝德、诚信、仁德”工程,积极开展孝德标兵、诚信标兵、仁德标兵、和谐家庭和创业之星等评选活动,全村共涌现出各类典型52个,形成全员参与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成功打造“乡风文明”的新大伯。 文化经济挖掘资源,文化兴村。该村积极融入全县“一区一带一圈”文化旅游布局,依托华东野战军“攻济打援”指挥部旧址这一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深度挖掘“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商贸文化、农耕文化”,规划建设以“红色经典、活力大伯”为主题,融红色旅游、生态游、民俗游、青少年实践教育、基础教育于一体的宁阳县爱国主义教育暨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基地。同时加大“华东野战军攻济打援指挥部临时陈列室”的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开发红色旅游产品,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规划建设大伯集民俗文化一条街,再现传统名吃、地方名曲、乡土绘画、民间茶馆、老字号店铺等民俗文化产业,把无形资源变成有形资产,目前民俗一条街西段已建成。将每年一次的物资交流会时间由原来的6天延长为10天,推进经济与文化共谋互动,协调并进。 商贸强村内外兼修,商贸强村。该村不断强化“经营”理念,依托700余年的传统古集会、古庙会优势,坚持以市场招商、门头房招商、空闲地招商的方式,借力发展,先后引进外地客商5家,其中东平客商投资100多万元建设的惠康超市项目落户后,集“餐饮、洗浴、超市”为一体,极大方便了周边群众,促进了商业物流的新发展。2010年借梯上楼,乘势而发,成功引进“宁阳县华美工艺品厂”、“富意德制衣厂”和“青岛工艺玩具厂”三家企业。在借鸡下蛋同时,不断激活内部活力,整合146家从事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的工商业户,成立“大伯商会”,逐步实现商贸发展规模集群效益。近期委托曲阜古建设计院,对全村进行规划设计,立足服务集市经济发展,将主要街道统一规划建设高标准仿古式商住一体的门面房,逐步分期建设,不断完善市场内水、电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鼓励村民在家门口创业,为大伯集发展成现代商贸强村再添新活力。 民生固村以人为本,民生固村。该村秉持“以人为本”理念,致力民生事业的发展,从改善居住条件、提升生产生活水平、方便子女就学、转移农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入手,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是高标准、高起点建设新型社区,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采用市场化运作办法,建成了三排小康楼,让群众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二是争取山东省户用沼气建设项目,200户农民用上了沼气,改造分离式卫生厕所76户,实现了一池两改或三改,大大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三是建成大伯集完全小学及下属幼儿园,服务周边6个行政村,现有学生500多人,确保适龄儿童有学上、上好学,享受教育公平。四是争取县包村单位支持,自筹资金20余万元,高标准规划建设了集“读书、健身、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村文化大院,近期又投资三万多元进行了设施完善和场地整修,充实了农家书屋,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最大限度地满足村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提升了农村生活品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