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本·伯南克
释义

本·伯南克(英文:Ben Shalom Bernanke,1953年12月13日-),美国经济学家,现任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1953年12月13日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的奥古斯塔,1975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79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05年6月,伯南克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2009年12月,伯南克当选美国《时代》周刊2009年年度人物。2010年1月28日,获得美国国会参议院最终投票确认连任,2010年2月1日到任,任期4年。

中文名:本。伯南克

外文名:Ben Shalom Bernanke

国籍:美国

出生地:美国

出生日期:1953年12月13日

职业:经济学家

毕业院校: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

喜爱的地方:圣雷莫,尼克希奇,乌普萨拉

人物简介

本·伯南克(Ben Shalom Bernanke,1953年12月13日-),美国经济学家,现任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生于美国佐治亚州奥古斯塔,1979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伯南克有神童的称号,大学入学考试SAT成绩1590分,离满分仅差10分,被哈佛大学录取。

伯南克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17年,曾担任经济学系主任。从1987年起成为美联储访问学者,期间1987年至1989年在费城联邦储备银行、1989年至1990年在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1990年至1991 年与1994年至1996年两次就职于纽约联邦储备银行;2002年被布什任命为美联储理事。2005年6月,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10月被任命为下任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接替格林斯潘。2006年2月1日接任格林斯潘出任美联储主席。

生平事迹

本·伯南克1953年12月13日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的奥古斯塔,在南卡罗来纳州一个名叫狄龙的小村子长大,父亲是当地的药剂师。伯南克小时候就表现出了自己在智力方面的潜质,小学六年级时赢得南卡罗来纳州拼字比赛冠军,如果不是后来在“edelweiss”(高山火绒草)这个单词中多加了一个“i”,他差一点就赢得了全美单词拼写锦标赛的冠军。

在高中时代,他就是加州SAT考试年度最高分获得者,大学入学考试成绩达到1590分,离满分仅差10分。高中毕业时,由于伯南克在各方面的优秀表现,他获得了美国高中毕业生的最高荣誉“美国优秀学生奖学金”。

1975年,伯南克在哈佛大学获得经济学最优等成绩,并于1979年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博士学位。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时,伯南克最感兴趣的有两件事: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波士顿红袜棒球队。“进入麻省理工后的第一个秋季,我逃了许多堂课,就为了看棒球联赛。”伯南克回忆说。那一年,波士顿红袜队输掉了比赛,他至今仍为此伤心。同时,伯南克对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浓厚兴趣使他潜心思考和研究大萧条的原因,并开始长期关注通货紧缩对经济所构成的威胁。

伯南克的大部分生活都与校园紧密联系在一起。完成学业后,他直接把身份转换成了教师从事学术工作。1979-1983年,本·伯南克博士担任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助理教授;1983-1985年,他担任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副教授。这期间,他发表了一篇影响深远的论文,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停滞的根源所在。他并不重视美联储允许货币供应下降而造成的损害,而是将关注重点转移至美金融系统失灵的问题上。

1985年,本·伯南克博士转到普林斯顿大学担任经济和政治事务教授;1996-2002年,他出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主任,为这所名校吸引了不少经济学人才。在普林斯顿大学任经济系主任期间,伯南克除在学术方面颇有建树外,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也显露了天赋。他从不认为自己比同事们更聪明或者职权更大,而是习惯于倾听不同的声音。他也从不参与政治纷争。在从事教学活动期间,本·伯南克博士还是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访问教授(1989-1990)纽约大学经济学访问教授(1993年)。

2002年8月5日,本·伯南克博士进入美联储,作为决策委员会的候选成员,并于2003 年11月14日被推选为美联储委员会正式委员。2005年6月,伯南克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但是其实,早在正式进入美联储之前,本-伯南克博士就已经担任过一些美联储的职务,他是费拉德尔菲亚联邦储备银行(1987-89)、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1989-90)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1990-91、1994-96)的访问学者,此外,他还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学术顾问小组的成员(1990-2002)。

2011年11月,据美国《福布斯》杂志报道,福布斯2011年度全球最有权力人物榜日前揭晓,负责监管世界最大经济体货币政策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位列第八。

当选理事

当伯南克2002年被布什选为美联储理事的时候,他显得有些惶恐,不过这显然情有可原:他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好友兼同事、经济学家艾伦·布林德此前在美联储副主席的职位上只呆了两年,就因为和格林斯潘意见不合而走人,重新回到了学术界。

在离开学术界进入美联储以来的近三年里,伯南克更多的仍然是表现出了自己的学者风范,而不像是一个体制内的政治决策者。凭借着自己脑子里的诸多新想法,他很快就为自己赢得了“个人创意工厂”的称号。他的自由思想方式在那些早就习惯了美联储高度谨慎行事风格的银行家和投资者中很受欢迎。

不过令人惊奇的是,虽然伯南克的思维非常独立和活跃,但美联储此时表现出了更大的宽容。在2004年一次采访中,伯南克表示:“我认为,我的很大一部分贡献,是我作为一名学术界人士、一名智囊人员所做出的。美联储里没有人试图来协调我的观点,也没有人叫我闭嘴。”

在进入美联储后,伯南克迅速展示了自己善于引导市场和决策层就某一焦点问题展开辩论的才能。2002年冬,美国经济界开始担忧通货膨胀的危险,他此时就出面暗示,美联储可能采用包括印发更多货币等非常规措施,来制止通货膨胀的出现。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金融市场的高度关注。汇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金评价说:“伯南克关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讲话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在向市场保证,美联储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来防止通货膨胀)。”

2005年初,世界金融市场再次将注意力投向伯南克的“世界正在遭受储蓄过剩煎熬”的经济新理论。他在这一理论中指出,美国的经常性账目逆差并不是美国人肆意挥霍消费的恶果,而是世界其他地区国家过分节俭的结果。伯南克的这一新理论已经成为了本年度经济界争论的一大焦点。

同时,伯南克在美联储中也以自己支持设立通货膨胀目标的坚定立场而出名,在这一点上,他少见地和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意见相左。

在美联储工作期间,伯南克以善于合作、为人坦诚而深受同事的赞赏。他习惯运用其学术背景和对最新数据的缜密分析来解决当下的经济问题,然后用非专业人士也能理解的语言让人们了解他的想法,把复杂的经济问题讲得通俗易懂、直截了当。一位同僚这样概括未来的主席:“他性格有点腼腆,平常衣着朴素,与布什在高层经济决策职位上偏好选择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士相比,他显得非常另类。”

然而,这位一丝不苟的经济学家也会偶尔大发童真。今年早些时候,布什曾嘲笑到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参加会议的伯南克穿黑西装时居然穿着不配套的棕色袜子。第二天又有一个布什出席的会议,伯南克提前来到会议室,向其他的与会者每人发了一双棕色袜子。当布什驾到时,发现会议室里所有人都穿着棕色袜子。

政策主张

伯南克有一个绰号“印刷报纸的本”,这个绰号起源于他与格林斯潘在通货膨胀问题上的分歧,公众赐予伯南克这个雅号是基于他的一个观点:如果有需要,就可以通过大量印刷钞票的方法来增加流动性。

但是,伯南克认为这个雅号曲解了他的本意,他主张设定一个明确的通胀目标,即要在一定时期内使通胀率保持在某个特定水平。他认为,这样做既可以引导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也有助于美联储提高其价格稳定目标的可信度。

2002-2003年,在解决美国的通货紧缩问题上,伯南克就已经在业界获得极大的知名度,他当时极力鼓吹降息,结果导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降到1%(45年来的最低点)。

对于石油价格的上升,伯南克认为,石油和其它常规能源供应吃紧且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而全球经济的快速扩张带来需求的增长,在这种局面下,能源消费者可能在今后几年内感受到沉重的压力。虽然从长期来讲,能源价格的上涨有可能致使经济增长放缓,但我们认为,已然居高不下的油价不大可能进一步大幅上涨,因此油价对经济的长期影响应该在可控制范围内。

关于美国的“双赤字”问题,伯南克认为,美国外债膨胀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经常项目的实质性转变”,这种转变将这些国家从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借款者变成净放款者。穷国的钱对美国经常项目赤字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于“全球储蓄过剩”与房地产泡沫,伯南克指出,在经历低迷后的世界经济复苏后,企业投资欲望低迷,而大量的金融资产在国际上到处寻找投资目标,美国乃至多国股市的崩盘仍使不少资金持有者心有余悸,于是,住宅房地产便成为最受青睐的投资领域之一。资金进入美国后,首先抬升股价,从而既鼓励消费者也鼓励投资者。当股市资金充溢时,这些资金又转向债券市场,导致房价上升,消费更加活跃。

伯南克还有一个理论贡献,就是主张在宏观经济模型中加入更多的经济指标来决定货币政策的取向,以便实现更加有效的经济稳定。并且,他也撰写了大量的论文来说明他设计的一些方法。

学术成就

在2002年之前,伯南克全部职业生涯都是在学术界度过的,学术成果丰硕,其中最有名的是他与合作者在一篇展望格林斯潘之后美联储政策的评论文章中,提出要给通货膨胀设定一个量化的控制目标,在一定时期内使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特定的水平,以便引导公众预期。

本-伯南克博士主要著作包括货币和宏观经济学,他出版过两本教材。他获得过Guggenheim和Sloan奖学金。他是美国计量经济学会和美国艺术与科学学会的会员。本-伯南克博士曾担任美国经济研究局货币经济计划主任,也曾担任美国经济研究局商业周期协调委员会成员。2001年7月,他被任命为《美国经济评论》编辑。此外,他还担任过一些民间和专业组织的工作,如出任纽约Montgomery 小镇教育委员会的成员等。

主要著作

《微观经济学原理》

本书的一大特色是摒弃了以往教材对数学推导的过度依赖,更多地通过范例给出直观的经济学概念和观点。作者引入了一些核心原理,然后通过大量的事例给予说明,应用为数不多的核心原理解释绝大部分经济现象。书中还配有与这些原理相关的问题和练习题,以供学生课后练习使用。正是通过对这些原理近乎不厌其烦的分析与应用,以确保大多数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时能够对它们有深刻的理解并能扎实地掌握,相比之下,传统的百科全书式教科书使学生陷于众多复杂繁锁的细节知识中,以至于学生在结束课程之后,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本书的另一特色是加强了对学生的经济学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鼓励读者用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解释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实际问题。作为微观经济学入门水平的教材,它体现微观经济学的现代特征,并拥有相关网站支持,适合大专院校经济管理各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作为普通读者了解微观经济学的读物。

《宏观经济学原理》

这本教材涵盖宏观经济所有内容,不仅对古典框架和凯恩斯主义框架的宏观经济经典理论分别有详细阐述,而且对宏观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议题和数据的讨论都有描述。这本书和其他宏观经济学教材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以现代、应用性的视角对经典的理论予以回顾,对整个宏观经济领域都有深入浅出的描述。灵活的章节设定可以让老师们根据课时需要而加以选择;每个章节后面对概念和框架的小总结,可以帮助学生们梳理思路。另外、课后练习可以让学生们分析些真实数据而增强对宏观经济的感觉,这些数据也是实际经济生活中政策制定者、经济学家、政府官员们用到的数据。

这本书非常经典、通俗易懂,是一本理解现代宏观经济的参考书。了解经济学的人就会选择这本书。

《通货膨胀目标制:国际经验》

本书由伯南克等人根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的经验提炼而成。它以案例研究的方式,对这些国家在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过程中面临的重大宏观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货币政策的决策和执行的经验做了系统的总结。通过这样一个分析视角, 我们对货币政策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以及如何运作, 就有了具体而微的理解。

决策言论

2010年10月15日上午美联储主席在表示,因为通胀率仍然过低,同时失业率居高不下,美联储准备采取新的行动,以刺激疲软的经济,在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发表的讲话中,伯南克阐述了采取新一轮非常规经济刺激措施的理由。伯南克明确指出,通货膨胀低于美联储的目标运行,是采取更多的措施刺激经济的首要原因。

《时代》年度人物

北京时间2009年12月16日,美国《时代》周刊宣布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当选2009年年度人物。伯南克被认为处理金融危机措施得当,成功避免通货紧缩。

《时代》周刊给出伯南克当选的理由是,在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他以“富于创意的领导能力”,令情况没变得“更糟”。

周刊总编辑理查德·施滕格尔在杂志网站发表声明说:“衰退是年度故事。如果没有伯南克,情况本会更糟。”资深记者迈克尔·格伦沃尔德说,伯南克“以创意领导帮助确保2009年成为虚弱复苏而非灾难性衰退之年”,“对金钱、职业、储蓄和国家未来具有无可比拟的支配力”,是“引领世界最重要经济体的最重要选手”。

财权双收

美联储7月31日公布的年度财务信息报告显示,2009伯南克的个人资产增长了31%,达到248万美元。好事成双,就在前不久奥巴马总统签署的金融监管新法案中,美联储的权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充。而让伯南克喜出望外的是,美联储今后在行使对大型金融机构监管权的同时,原有的独立货币政策没有受到丝毫的削弱和损伤。

现年56岁的伯南克2006年接替格林斯潘出任美联储主席,并在2010年2月获得总统提名而开始四年的连任。伯南克在小学六年级时就赢得了州际拼字比赛冠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离满分仅差10分而被哈佛大学录取;在哈佛,伯南克的经济学学习成绩总是排名第一,并于四年之后顺利进入麻省理工攻读博士。不出老师和同学的意料之外,喜欢读书的伯南克博士毕业之后选择了留校执教,而且在普林斯顿大学一干就是17年。

在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和经济学系主任期间,以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史为研究方向的伯南克曾编著《宏观经济学原理》和《微观经济学原理》等教材,在这些著作中,伯南克主张设定一个明确的通胀目标,即要在一定时期内使通胀率保持在某个特定水平,以引导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同时有助于美联储提高其价格稳定目标的可信度。与此同时,伯南克主张在宏观经济模型中加入更多的经济指标来决定货币政策的取向,以便实现更加有效的经济稳定。这些学术成就不仅造就了伯南克知名宏观经济学家的地位,而且赢得了美联储的赏识。

在1987年成为美联储的访问学者后,伯南克就再也没有离开过金融管理岗位。由于从费城联邦储备银行到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达10年的实际工作经验积累,加上斐然的学术成就背景,伯南克在2002年被选拔为美联储委员会成员,3年之后,接替格林斯潘出任美联储主席。不过,伯南克并没有能像前任那样赶上美国经济大红大紫时的幸运,反而在任职不久即遭遇到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伯南克挂帅的美联储在金融海啸之中扬起了宽松货币政策的樯橹。短短15个月内,伯南克将联邦基准利率从5.25%降至0,同时大胆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注入流动性。不仅如此,伯南克力谏国会通过了7000亿美元的大规模救市计划,并在危机之后力举强化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使得号称美国历史上最严厉的金融监管法案尘埃落定。虽然这些激进的政策主张让伯南克招来了许多诟病,却让美国经济“避免了另一次大萧条”(奥巴马语)。为此,伯南克被美国《时代》周刊推选为2009年度人物,美国国会在去年也给予了伯南克19.67万美元的最高奖金。

当然,领过奖之后的伯南克还须面对如今美国经济的现实。目前的美国经济形势异常不明朗。总体经济会持续复苏,但是复苏步伐却非常缓慢,即便是在通胀还是通缩的问题上,美联储也没有太明晰的判断。正因如此,在前不久国会听证会上,伯南克坦承对下一步的政策难以把握。不过,话虽这么说,伯南克还是要作出对政策方向的明确选择。

经济贡献

如果美国经济真的已经走向复苏,有几个人必定会记入历史的,除了保尔森,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如今伯南克被广泛认为是美国摆脱经济低迷最大的功臣,在保尔森早已离开美国的政治舞台,伯南克还在为美国进一步摆脱低迷走向复苏发挥他的作用。

纵观这场影响深远的美国金融危机,保尔森和伯南克联手上演了拯救大兵美国的一幕经常可以看到,去年1月10号,伯南克发表这一年首次以经济为主题的演讲,暗示他将拿出应对经济下行的杀手锏:降息,美国股市全线上扬,一周之后,伯南克又说美国经济增长将放缓,美国股市又应声下跌。在股市一扬一跌的表现中,美国金融业也迎来了不平静的一年,2008年3月,伯南克领导的美联储宣布向贝尔斯登注资300亿美元,换来摩根大通对贝尔斯登的收购,但贝尔斯登的命运没能让伯南克意识到,美国的全面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即将到来。

在被问及“是否相信美国陷入衰退”的问题时,伯南克说:“我不知道,并且我不知道是否如此,实际上我非常确信,那些将正式对此作出决断的人,实际上也不清楚。我还是认为,我不宜在这个技术性术语上做太多纠缠。我认为很清楚的是,经济增长已经放缓,劳动力市场已经减弱,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条件变得艰难。”

2008年9月15号,拥有150年历史雷曼宣布破产,美国全面金融危机的序幕也由此拉开,此后美国政府推出了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正是伯南克和保尔森为这个计划忙前忙后。

他说:“假如信贷市场不能正常运转失业人员将增加,更多房屋所有人会丧失抵押房屋赎回权,GDP增长将放缓,即便再采取其它任何措施,美国经济也无法以正常的、健康的方式复苏,因此我认为实施这项金融援助计划是美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雷曼倒下了,随后美国银行宣布收购美林,避免了另一个雷曼悲剧的上演,之后伯南克又多次宣布注资美国国际集团AIG,帮助这家保险巨头度过危机,但美国经济的整体状况依旧不见起色,这一年,伯南克作为美联储主席,为对抗美国经济衰退而忙碌,但他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发挥了多大的作用,2008年没有答案,不过没能预见美国经济衰退、放任雷曼破产、向美国银行施压收购美林等针对他和保尔森的批评声却延续到了2009年,今年6月25号,伯南克走进国会,就他在美国银行收购美林的交易中的角色问题接受质询。“我认为美联储在美国银行收购美林公司的整个谈判过程中保持了最高的公正性 我没有威胁会采取任何行动 美联储也没有关于这次收购与政府援助挂钩的任何承诺。”他说。

“如果我的提名获得通过我首先要做的就是维持格林斯潘任内建立的政策的延续性 。”在2005年10月24号,伯南克被任命为美联储新一任主席所说的话,那么他要延续的格林斯潘的政策到底是什么?从1987年8月到2006年1月担任美联储主席期间,格林斯潘一直被视为华尔街自由市场经济领袖,他反对政府加强金融监管,认为金融市场的自我监管比政府监管更为有效。但就像巴菲特、索罗斯等投资大师所说的那样,不被监管的“自由”会付出巨大代价,事实证明的确如此,金融危机让格林斯潘走下了神坛,而如果不是金融危机,伯南克也许还会继续格林斯潘“自由监管”的政策,但正是危机让伯南克改变了思路,他和保尔森都这些昔日信奉自由市场观点的人士,开始确信华尔街运转糟糕,只有政府才能让一切变得正常。这也正是在各种批评声不绝于耳的情况下,奥巴马和大多数市场人士都支持他留任美联储主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奥巴马:伯南克是一个对经济大萧条起因有着深入研究的专家,我敢肯定他本人此前也从未想过,他在有生之年还会遇到第二次萧条,并且还是作为决策者的一员来应对这样的危机,伯南克拥有深厚的专业背景、过人的勇气和创造力,有能力来完成作为美联储主席的使命,我认为他是担任下一任美联储主席的最佳人选。

不出意外,未来四年伯南克还要呆在美联储主席的位子上,继续为美国经济掌舵,但他可能不会成为像前任那样“一打喷嚏,全球就得下雨”的美联储主席,而是一个“他一打喷嚏,美国经济会有问题”的角色,也许人们还会担忧,过去一年多美联储应对市场的行动会造成流动性泛滥,为日后可能的通货膨胀埋下隐忧。但美国人会更希望从他的口中听到更多对市场的乐观表白。

伯南克:从技术角度看目前美国经济衰退很可能已经结束,尽管眼下的经济形势看上去依然疲弱,因为很多人发现自己的工作保障或是就业状况并非尽如人意。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2011年4月29日表示,美国经济整体上延续温和复苏的势头,但与理想的复苏状态仍有较大差距,房地产市场成为拖累美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

伯南克当天在弗吉尼亚州举办的一个社区经济研讨会上发言时指出,美国经济活动持续扩张,就业市场出现改善迹象,但失业率依旧高企,而且将近一半的失业者为失业时间长达27周以上的长期失业者,止赎房产数量居高不下,这些都给美国的社区经济发展造成了冲击。

伯南克说,在美国很多社区,高企的止赎房产数量造成了房价下跌以及家庭财富缩水,仅在2007年至2009年间,美国就有超过五分之三的家庭出现大面积财富缩水,成为制约美国税源增加、经济复苏和社区经济发展的风险。

他指出,要解决美国经济复苏面临的挑战,首先要深入了解这些挑战,美联储已加大了在这方面的调研力度,并鼓励社区银行向个人及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贷款等做法来支持社区经济振兴。

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2011年3月美国失业率为8.8%。美联储27日预计,美国今年失业率将位于8.4%至8.7%之间,依旧是金融危机前的将近两倍。美联储理事丹尼尔·塔鲁洛2010年12月在美国会作证时预测,2011年美国新增止赎房产数量将达到250万套,2012年新增止赎房产数量将达到240万套。

央行讲话

市场猜测

2011年8月26日全球央行在美国怀俄明州杰克逊城再次聚首,召开例行年会。北京时间2011年8月26日晚22:00,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将在此次“央行派对”上发表有关经济与货币政策的重要演讲,伯南克会否释放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的信号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关注焦点。目前市场猜测主要集中在三点:暗示QE3、对QE3没有任何暗示、以及推出变相QE3。

预期一:暗示QE3

基于经济持续恶化,美国国债收益率持续创新低,显示交易者预期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将暗示展开第三轮资产购买行动(QE3),以进一步扶助经济增长。

一旦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印钞购买国债,这将打压公债收益率,并鼓励投资者在其他市场寻求更高的回报,股市等风险资产将走高。货币供应增加将削弱美元的价值,推高黄金(1773.90,10.70,0.61%)价格。

预期二、无QE3暗示

2011年8月19日,美国公布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显示,6月美国CPI月率上升0.5%,较经济学家预估中值上升0.2%高出一倍多。通胀数据上升可能将让反对类似措施的美联储理事们讲话更有底气。

如果出现此种情况,美元将加速反弹,股市等风险资产价格将再遭打压。对于黄金价格,经济前景忧虑和金融市场动荡,在再度对黄金形成支撑。

预期三、推变相QE3

基于经济形势与通胀的综合考虑,一刀切的政策恐不适宜。有鉴于此,市场预期,美联储可能推出折中的刺激政策,也就是所谓的变相QE3。

2011年8月9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就一系列“额外宽松工具”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市场普遍预计,伯南克在全球央行年会上的讲话重点也将围绕这一议题,而非直接退出QE3这么简单。

经济学家指出,伯南克可以提出几个替代选项:一是把到期短期国债的本金拿来买进更长期的国债,二也是买进较长期的国债,但以到期抵押债券的本金来购买,三是全力卖掉短期债券,改买较长期的国债。

另外,还有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还可以调降银行存放在美联储的超额准备金利率,有助鼓励银行扩大放款,而不是把资金放在美联储。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则预计,伯南克此次讲话将围绕三个方面展开:讨论美联储下调美国经济预期的问题,捍卫以往实施的政策,同时罗列宽松货币政策的选项。其中,将把焦点主要集中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组成情况的变化。

若出现此种情况,实质也是维持货币供应量和超低利率,本质上也会打压美元,推高风险资产价格。但对市场的影响,还需考虑到投资者对变相QE3方案的认可度。

若投资者认为此举无法扭转经济,风险资产仍将遭抛售,届时避险情绪的升温将推高美元。但若投资者认可此种方案,股市将走高,避险需求将减弱,美元将承压。

讲话内容

2011年8月26日早间,MarketWatch头条刊文《伯南克讲话中或涵盖五大内容》,全文摘要如下: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将会在2011年8月26日于美国怀俄明州杰克逊霍尔举行的世界央行年会上发布讲话。是市场投资者主要关注的焦点。业界分析师指出,在该讲话中,伯南克或涵盖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美联储会否购买更多的债券?毫无疑问,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伯南克曾向美国国会表示,对这一问题持开放性态度。

2.美联储会否延长其债券组合的到期时间?某些分析师认为,伯南克在7月提及了该问题,并谈论了有关在2002年延长债券组合的到期时间。

3.美联储会减少向银行支付的利息吗?这同样是美联储当前面临的选择之一。

4.美联储会为通胀设定目标吗?事实上,这是一个政策选择,将有利于鹰派,而鸽派人士并不会赞同。

5.经济的发展趋势究竟是怎样?在过去多次声明和讲话中,美联储未真正对这一问题发表过其看法。

外界评论

首先,他承认美联储“调低了其对经济增长可能速度的预期”。自然,伯南克并未对最初过于乐观表示歉意,不过美联储对于预测失误的借口令人意外。要怪就怪银行吧!按照伯南克的说法,“金融压力”显著拖累了经济,而“金融机构承受的财务压力”正在影响放贷。

真的吗?除了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最近的穷折腾,金融业的状况称得上颇为健康。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覆盖的7513家银行中,上一季度的净利润同比提高了三分之一,实现盈利的金融机构的比例增加了6个百分点,达到85%。在此期间贷款总量保持稳定,这实在不算是灾难。此外,银行业还表示乐于放款,只是没有需求。伯南克还批评,房屋价格不振是经济增长一直迟缓的原因之一。然而这远非意外。

伯南克讲话透露出的第二点信息是,除了设置稳定的低利率之外,显然“支撑经济长期有力增长的多数经济政策并不在央行的职权范围”。美联储的确不能包办所有事,但此话让人不满,因为它没有提到美联储很可能已经以某种方式伤害了长期增长:忽视资产泡沫。虽然伯南克对此只字未提,但他说了很多。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22次
最近更新:2012-05-08
创建者:休斯敦31号
更多贡献光荣榜

辛勤贡献者:

沙洲冷 

denglinccc 

zls10281008 

曼联青训营总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4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