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瓷药罐
释义

署有福州地名的瓷器罐子,是历史文化价值和品牌的代表证物,它就是出自清代福州观音井街的膏药瓷罐。

基本信息

中华瓷文化历史悠久,瓷器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成为物质文明的象征。当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瓷器用品仍无处不在,种类之多数不胜数。有着广泛用途的瓷罐是存放中药材等的理想器皿,历史上,人们多用它存放中草药,炼制成药、药丸、药膏等。明代以来,人们大量使用瓷罐来装成药,有了专用罐子,专属名称,专门烧造。这里与大家共同欣赏鉴别的是清朝晚期福州的两个瓷药罐,分别烧造的名款为:“江浙康济堂精制桂圆膏福州观音井街”、“福州观音井康济元寿堂自制元寿膏”。用这种瓷罐装药材、药膏、药丸的习惯在民间不足为奇,但是集三省地名和商品名牌及产品产地于一身的瓷药罐却较罕见,这也成为我国传统医药瑰宝与瓷器艺术结合的完美体现,更是福州历史上中医药名牌的一个实例,充分说明了它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器物描述

福州盛产龙眼,以龙眼为主要成分的滋补药品“观音井街桂圆膏/元寿膏”是当时的名牌产品,在江南深受喜爱和好评,自古以来江浙、上海一带人都把它视作名贵滋补品。由于古代交通条件等的限制,福州的龙眼要运往江南或北方十分困难,难以保存。所以,经过炼制的桂圆膏成为首选,被人们视作珍品。由于这一品牌的流传和走俏,包装上有了固定的形式。“江浙康济堂精制桂圆膏福州观音井街”和“福州观音井康济元寿堂自制元寿膏”这两个罐子均为青白瓷烧造,分别采用青花浓彩和洋蓝彩上色,罐子整体造型规整,分别呈圆筒型和直筒型,罐子的规格分别:口径4厘米、5厘米,底足:8.6厘米,9.8厘米,高:10厘米,11.2厘米。罐子内外壁均施满釉,适用于盛放膏药,这种传统的包装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研究传统的包装材料、制作工艺及适用的产品特性等都可以起到借鉴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