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贝子 |
释义 |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有白贝齿与紫贝齿两种。白贝齿原名“贝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紫贝齿原名“紫贝”,始载于《唐本草》。今市售之白贝齿与紫贝齿均为宝贝科多种动物的贝壳,入药以紫贝齿为主。 贵族爵位名中国清代贵族爵位名。满语,初为贝勒的复数。在早期满族社会中 ,贝子意为天生贵族 。努尔哈赤确立八旗制度,以子侄为各旗旗主,称和硕贝勒。贝勒下设贝子,全称为固山贝子,属高级贵族。自皇太极后逐渐实行12级封爵制。贝子在亲王、郡王、贝勒之下。受封贝子者皆为宗室、觉罗及其他八旗贵族 。获取途径有世袭 、恩封、功封和考封数途。归附于清朝的蒙古贵族亦实行这种封爵制,在王、贝勒下设贝子爵。 贝子。又称作固山贝子,是清朝皇族爵位的一种,在清代早期,贝子一词用来泛指皇族的诸王、诸大臣。但到1636年(崇德1年),制定新的皇族爵位制度,将第四等的皇族爵位称作固山贝子,简称为贝子。贝子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行蟒各一团 贝壳 另外,为为宝贝科动物货贝或环纹货贝等的贝壳。 货贝(《纲目》) 贝壳小型坚固,略成卵圆形;壳长约2.8厘米,宽2厘米左右,高1~1.4厘米。背部中央高凸,两侧坚厚而低平,后方两侧有钝的结节;贝壳表面被珐琅质,有光泽,呈鲜黄色、黄白色或稍带灰绿色,两侧缘色较淡;背部具2~3条灰绿色横带及不明显的橘红色细环纹。螺层完全为珐琅质遮盖,背线不明显。基都平,黄白色,壳口狭长,附近白色;内外两唇周缘,各有细白的齿约12~14个。体柔软,可全部缩入壳内。外套膜两侧伸展呈片状,向背面卷转包住贝壳,上有许多分枝的触手。头宽,吻短,触角长而尖,眼突出,位于触角的外侧;足部发达。 生活于潮间带中潮区的珊瑚礁间,潮退后多隐藏在石块下及珊瑚礁洞穴内。分布南海一带。 环纹货贝贝壳呈卵圆形,长约2.8厘米,宽约1.9厘米,高约1.3厘米。贝壳背部周围有一橘黄色的环纹,环纹内通常为淡灰蓝色或淡褐色,环纹外为灰褐色或灰白色。基部白色。壳口两唇缘齿各约12个左右 分布南海-带。 另外,贝子是我国最早的钱币。 煤山雀贝子,煤山雀的俗称。煤山雀体小(11厘米)的山雀。头顶、颈侧、喉及上胸黑色。翼上具两 道白色翼斑以及颈背部的大块白斑使之有别于褐头山雀及沼泽山雀。背灰色或橄榄灰色,白色的腹部或有或无皮黄色。多数亚种具尖状的黑色冠羽。常见于针叶林,于中国东北 (rufipectus)、中部及西藏南部(aemodiu s)、东北(ater)、北方的东部(pekinensis)、武夷山和东南其他山区(kuatunensis)及台湾(ptilosus)。日本亚种insularis有时在中国东北部沿海越冬。 煤山雀饲养主要就是用一个小笼子,而且要适当把他们放出来让他们自由的飞翔,当然如果没这样的条件还是不要这样了,还有就是山雀都喜欢洗澡,所以要找一个东西供他们洗澡。 水不能放太多,也可以用浇花的喷壶往他们身上浇,这也是可行的,但是如果是冬天的话还是不要这样了,因为容易感冒。至于饮食吗,就是干净的饮水,再加上一些面食。 初养食如果它们不适应面食的话可以把面包虫放在面食上面引诱他们吃食,这样它们就会慢慢适应了,另外不要因为他们喜欢吃虫子就光给他们虫子吃,这样很容易养死他们的。在野外山雀是一种食虫鸟类,可以说是很多害虫的天敌。 贝子庙背景贝子庙是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位于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l]img]title=贝子庙 style=left src=24521c91768e1尔敦陶力盖”敖包[/坡下,智,汉。于清隆]八年2七世活整[ur/[urlrl]、却日、珠都巴、[珠尔、丁克尔、额日特图七座大殿,五座拉布楞(活佛殿),五座佛塔,此外尚有30多个庙仓及两间喇嘛住宅在庙宇的东西两侧和后规模伟,主要殿宇重楼复阁,飞梁画。 寺庙介绍贝子庙占地面积为1.2平方公里,沿袭黄教传统建筑格式,结构独特,雕刻精细title=贝子庙 style=right src=38403f3f0d06ce7img]美观。由主庙、属庙、家庙、佛塔及众多僧房组成。整分七。并排的七座围墙两侧为各呼毕勒罕(转主者)私庙、庙仓、王公府邸及喇嘛房屋2500所。代表性大殿(独宫)七座,[堂[/部)五座,寝宫(拉卜楞)六处,塔六座,带有宝顶的庙十一座。 其中,西红墙内(亦称西庙或千佛殿)以供奉千尊佛像为主,包括拉urlurl]、活佛殿及执事喇嘛庙房。中红墙内以朝克沁大殿(亦称大经堂、大雄殿、行政教务殿)为主,包括弥勒佛、钟鼓楼及安放本庙历代活佛舍利塔的灵堂。东红墙内(亦称东庙),以却日殿(大涌经堂、显教部、亦称“福源寺”)为主,包括厢房、沙木庆、贡青、容肯、却日后宫、大服库住处。再往东为珠都巴、满巴、丁克尔、甘珠尔四座。西边四座大殿内有山门,其余的为小门或侧门。其中大经堂山门高大,它的前庙的[u/url](今市集贸市场),这里有讲经台,凡属全庙性集会均在这里举行。 寺庙布局位于锡林浩特市内额尔敦敖包山下的贝子庙,始建于清乾隆8年(公元1743年),历经七 代活佛精修而成,共耗费白银174多万两。全庙共分五大殿,中为朝克沁(行政教务)殿,两侧分别为拉布楞(活佛)殿,却日(哲学)殿,满巴(医务)殿和珠多都巴(天文数学),贝十几座余间面积达1.2km贝子庙建成后,有一百多年的兴盛时期,喇麻最多时达1200人,当时,庙里与[ururl]拉萨和山西五台山等地的宗教上层保持着密切常常跋山涉取经u王朝的覆灭贝子庙开始逐渐衰败。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贝子庙一带成了锡林郭勒盟政治、经济中心,周围的建筑不断增加,数十年后最终形成了现在的锡林浩市。 贝子庙的西庙亦称活佛仓,是一座规模宏丽壮阔的四合式院落。为全庙建筑的精华。东庙有五座拉卜楞,即活佛仓、色木春、新拉卜楞、却日后宫、古力道布图、旺岱哈斯尔。每座都庄严雄伟,彩绘细腻,内外装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本庙活佛的高级住处或接待尊贵宾客处,如同皇宫般富丽堂皇。 [urrl庙四周耸立一座红塔、五座白塔。其中处红塔的修建是为了镇邪。罗处有座白塔),据该庙喇嘛忆述是为了纪念一位有功的[师[建,迄今已有二百余年。其余四座白塔分别设角上]白塔观为本贝子庙喇嘛教系藏传佛教,在该地区又称黄教、喇嘛教或黄帽派教,从元朝起由藏、青传入此地。清廷为达到“政教合一”的目的,把喇嘛教分成四个管辖区。内蒙古等地的黄教由章嘉活佛教所统辖。 贝子庙的佛事用品经卷等一应俱全,因而以“广富寺”闻名。据记载,各殿经堂内供奉的佛像,种类齐全,形状各样。主的图塑、铜木质佛有不少纯金饰的佛像,多数该庙各的经卷。其贵rl经》[/ 《丹珠尔经》二套。还有《宗喀巴全集》 、 《佛学要义》 、《经咒》等,也有藏译蒙文经卷,共四千余卷。法器乐器应有尽有。 历史沿革贝子庙又是形成五大学山(学部)的寺。即喇嘛日本(研究成佛之道)、却日(佛教哲理)、珠都巴(密宗、咒语)、满巴(医药)、丁、数卜言)五于时每座十、班迪,。毕业时即rl]l]、道仁巴、马仁巴、[url/url]阿格仁巴、嘎布吉等学位称号。但这类称号的获胜者在本庙史上并不多见。另外,贝子庙喇嘛念的都是藏文经卷。但平时交谈、账册账目上普遍使用蒙古语言文字。尤其葛根身边喇嘛是蒙藏兼通者。本庙曾出现过许多有才华有学识的喇嘛,还有画家、雕塑家、工匠等。尤其本庙满巴学部是蒙医知识的今市蒙医庙满巴经堂。 鼎盛时期贝子庙鼎盛时期,常驻喇嘛保持在千名以上。在二世时曾达到1500名,在清末民初达到1200名。平时一般在千名左右,因而有“山麓千僧”之称。但到1945年8月,全庙喇嘛不足500名,后来时增时减,1957年时,总数也达到过800名。 贝子庙喇嘛清规戒律很严。如诵经不分心,学道要潜心,削发守戒,衣冠端正,生活俭朴等。还有不取妻,离姿色,戒芋酒(鼻芋例外),不偷盗,不杀生,不妄语,杜淫荡等。对不法者视其情节轻重,予以法杖、法鞭、秉香谢罪、面壁思过,甚至驱逐庙门等惩罚。旗民俗人来庙叩头拜佛时也有不出芋、内留宿等注意事项。但平时与家族、朋友之间往来通信是自由的。 贝子庙大小法会不胜枚举。但可分年读经会、月读经会、日读经会及早晚读经会等。每年的正月初一早晨到腊月除夕,几乎不间断地进行。此外,还有全庙性的纪念宗喀巴诞生日、本庙历世活佛降生日、圆寂日读经会等。而日期最长的则是却日经会,一年里通常进行160多天。各经会均定期召开,从二里以外即能听见众僧的读经声和伴奏的鼓乐声。此时又是朝拜者的集会时期,叩头者、上供者、布施者,背着经卷环绕经堂者川流不息,虔诚拜佛。 上世经以来,贝子庙地区逐渐向集镇发展经常商也陆续到贝子庙附近设点经商,于是形成了“西”。地区变为最大商贸活动集散点,基本满足了牧民、喇嘛们日常生活的需要。1930ururl]入侵东阿纳旗,将贝子庙地区变成扩大侵略的大本营,无所不1945年8月8日上午,[军[/将日寇在贝子庙附近的驻地轰炸成灰,黑烟冲天,整整燃烧两天两夜。日寇投降后,乌兰夫等老一代革命家先后带领一批共产党员和各旗优秀儿女来贝子庙放 手发动草原人民,坚持武装门争,积极开展民族自治运动。1946年起,贝子庙地区成了中共锡察盟工委所在地。本庙的年轻喇嘛不少自愿参加人民解放军行列,还有的在基层当干部或从事领导工作。 宗教活动1949年后,贝子庙宗教活动仍然正常,国内外客人来庙参观者逐年增多。盟市领取措施,保护了筑。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本庙遭到惨重的破坏,宗教活动完全停止。据调查报告,其全部损失折合当时人民币八千万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重点建筑被保护起来修了个别庙了部分喇嘛的生活困难问题。都巴殿、却将进一步修缮朝克沁殿。贝子庙rl]章龙.迪德;二世]阿格旺.毕扎拉钦;三世]罗布桑.丹木吉木楚;四rl]布桑金扎木楚;五世]罗布桑.海都布.帕赖拉巴杰;六世活佛罗布桑.图布登.;rl]阿格旺.罗布桑.巴勒登却金。[title活佛e任第名丹僧:普仁赖.隆德布,1生于拉玛达木丁之家。1[u/url]、班禅等高层喇嘛认定后请他作贝子庙葛根,此后,庙方专派苏德宝(大夫)等人前]拉]服侍他九年。1984年,他被选为拉萨市政协委员。31岁首次来贝[u尔经》[/部。1于北京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 2006年05月25日,贝子庙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寺庙传说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内额尔敦敖包山下,有一座绿野古刹---贝子庙。它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寺庙共分五大殿,中为行政教务殿(朝克沁殿),两侧分别为活佛殿(拉布楞殿)、哲学殿(却日殿)、医务殿(满巴殿)、天文数学殿)。此外建有十几座小殿和两千余间喇嘛住宅,忠建筑面积达1.2平方公里公里。乾隆七年),一位34岁的西藏传教喇嘛叫班觉伦布,在草原上展转传教来到锡林郭勒草原贝子旗的牧民太及家。女主人正要给蒙古包内供奉的佛上香,忽见喇嘛登门,忙提桶鲜牛刚点燃的佛香,急忙走出蒙古包门去迎接来客。班觉伦布喇嘛见状认为这是一个吉兆,便决意在此地住下来。他取得贝子(管辖3个旗的王爷)班觉多吉的资助和支持后,便在额尔敦敖包前建造了一座木结构的小庙,开始传播喇嘛教。渐渐地,他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被当地牧民称为班第。 清乾隆八年年)开始建起,先盖正房五间为拉布楞殿,作为佛堂兼宿舍,接着又兴建正殿朝克沁大殿。贝子庙建成后,草原上的人们都称之为。后l]皇帝亲赐汉名“崇善寺”。贝子庙雕梁画栋,重楼复阁,汇集了许多人的智慧。那飞檐斗拱的建筑,千姿百态的佛像,富丽堂皇的绘画装饰,都民族曾有100余年的兴盛时期,喇嘛最多时达1200余人,因此,它被列为内宇之一的上层喇嘛与西藏拉萨和五台山等地的宗教上层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常常跋山涉水徒步到拉萨等地超神、取经。后来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贝子庙也逐渐衰败了。 相关介绍 ] [/ur贝子庙位于锡林浩特市北部的额尔敦陶力盖敖包山南坡下,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因当年主持修建此庙的是当地贝子巴拉吉道尔吉,而且是建在贝子旗,寺庙因此而得名。 整个建筑群共分为七大殿,分别为朝克钦、明干、却日、珠都巴、甘珠尔、丁克尔、额日特图等,在这7座大殿之外,还有十几座小殿和两千多间僧舍,规模庞大,气势雄伟。在title=贝子庙 style=right src=dbf69b31c/im后的该庙成为的主要场所,香火极盛。寺内存有大量的反映蒙古民族历史和生活的壁画,是研究蒙古族史和民族艺术的宝贵史料。清雍正年间,有一名叫巴拉吉尔隆德布的活佛从遥远的青海历经干辛万苦,一路诵经布道来到锡林河畔,深受巴拉吉尔道尔吉的崇拜和赏识。 为了表示对活佛的谢意。于1741年巴拉吉尔建造了之、出小庙里拥挤不堪,乾隆八年(1743年),开始修建规模宏大的庙宇,砖瓦石佛像经卷,均是驼运、勒勒车拉从张家口、r的运1786赐封为一世活佛以“阿日旺,章龙,斑智达”称号。意为“聪明传教师”。并赐给满、荣、汉、藏l]l]书字匾额颁发了度牒。“班智达葛根庙”由乾隆帝钦赐汉名“崇善寺”。到时佛殿扩充。 具有百多年的兴盛时期。清光绪年间达到极盛。喇嘛最多时达1200多人。庙寺的上层喇嘛与西藏拉萨和山西五台山等地的宗教上层保持薯密切的联系。贝子庙雕梁画栋,重楼复阁。飞檐斗拱的建筑风格,千姿百态的佛像塑造。富丽堂皇的绘画装饰。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贝子庙历经苍桑,在1966年“破四旧”运动中,几天之内庙顶被砸、塑像捣毁、堆积如山的经卷图书付之一炬。 相关资料2006年05月25日,贝子庙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美食贝子庙美食手把肉是呼伦贝尔草原蒙古、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游牧、狩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品。即用手把着吃肉之意。羊、牛、马、骆驼等牧畜及野兽的肉均可烹制手把肉,但通常所讲的手把肉多指手把羊肉而言。 手把肉是草原牧民最常用和最喜欢的餐食,也是他们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食品。常年似乎已形成这样一种概念,即到草原观光旅游不吃一顿手把肉就算没完全领略到草原食俗风味和情趣,虚此一行。牧民不用手把肉招待客人,就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心意。因此,用手把羊肉款待远方客人,在呼伦贝尔地区已成为一种定规。 住宿呼和浩特酒店2003年10月21日新近开业,有洲际酒店管理集团管理。楼高9层,共有客房198套,标准间面积31平方米起。假日酒店位于市中心繁华地带,周围有国贸大厦、天元商场、民族商场、青城公园。距火车站3公里,车程5分钟;距飞机场16公里,车程25分钟;距展览中心6公里,车程15分钟;距长途车站3公里,车程10分钟。 交通呼和浩特市近年来的公交事业发展非常快,市内交通非常便利,市区内现有运营线路有40多条,多为无人售票车,呼市市区内的主要景点,如白塔、五塔寺、大召、昭君墓、将军衙署、公主府遗址公园等,以及市内主要的购物场所等,都通有公交车。 旅游60年代中期该庙部分建筑渗到大为破坏,近年来政府投资进行了修缮。而今,珠都巴殿已经修缮完毕,焕然一新,庙内又有身穿袈裟的喇嘛在念佛诵经,重、现了贝子庙昔日的风采。 购物马奶酒是用鲜马奶经过发酵变酸酿制而成的一种酒精含量只有1.5到3度的饮料,是流行整个草原地区的传统饮料,最早始于秦汉时代,历史悠久,味道酸辣,有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誉为“蒙古八珍”之一,曾为元朝时期的宫廷和贵族的主要饮料,相传忽必烈曾以金碗盛着马奶酒来犒劳将士们。 贴士内蒙古草原旅游节是在那达慕大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融经贸洽谈、物资交流和竞技比赛以及文娱活动等为一体的民间传统节日,节会期间会邀请世界各地的人士参加,规模庞大、内容丰富,有马术、安代舞等各种表演节目,但最为吸引人的则是“好汉三赛”。 中药【出处】《本经》 【中文名】贝子 【拼音名】Bèi Zǐ 【别名】贝齿(《雷公炮炙论》),白贝(《日华子本草》),白海蚆(《简便单方》),白贝齿(《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宝贝科动物货贝或环纹货贝等的贝壳。5~7月间于海边捞取,除去肉,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产于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 【性状】全体略呈卵圆形,长约2.5厘米左右,宽1.5~2厘米,高1厘米余。表面光滑,黄色、黄白色、灰绿色。背部有横带及不明显的橘红色环纹,有的背部灰蓝色,周围有橘黄色环纹。壳口两唇周缘有齿12枚以上。质坚硬.气无,味淡。以个小、色白、壳厚、不碎者为佳。 【炮制】 贝齿:洗净晒干,捣碎。煅贝齿:取洗净的贝齿,置坩埚中,入炉火煅红,取出放冷,捣碎即成。 【性味】 咸,凉. ①《本经》:味咸,平。 ②《日华子本草》: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治伤寒热狂,水气浮肿,淋痛溺血,小便不通,鼻渊脓血,目翳,痢疾。 ①《本经》:主目翳,腹痛下血,五癃,利水道。 ②《别录》:除寒热温疰,解肌,散结热。 ③《药性论》:能破五淋,利小便,治伤寒狂热。 ④《海药本草》:主水气浮肿及孩子疳蚀吐乳。 ⑤《纲目》:治鼻渊出脓血,下痢,男子阴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宜先煎),2~5钱,或入散剂。外用:研末撒。 【附方】 ①治妇人热结成淋,小便引痛,或时溺血,或如小豆汁:贝齿一(二)两,葵子三两,石燕二两,滑石二两。上药捣细罗为散,研过,食前以葱白汤调下-钱。(《圣惠方》)贝齿散) ②治二便关格不通,闷胀:贝齿三枚,甘遂三铢。为末,浆水和服。(《肘后方》) ③治鼻渊脓血:贝子烧研,每酒服二钱,日三服。(《纲目》) ④治下疳阴疮:白海蚆三个,煅红研末搽之。(《简便单方》) ⑤治目中生息肉、肤翳,稍长欲满目,闭瞳子及生管珠:贝齿(烧末)七枚,真珠等分。上二味合治如粉,以注翳肉上,日三度。(《千金方》) ⑥治目风热亦,生肤翳:贝齿七枚(烧为末、细研),真珠一分(捣罗末、细研),龙脑(研)半钱。上三味合研如粉,每点如黍米大于翳膜上,日三度。(《圣济总录》贝齿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