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吹笛的男孩
释义

【名称】吹笛的男孩

【类别】油画 、 名画

【年代】约作于1866年

【作者】爱德华·马奈

【规格】161×97厘米

【属地】现藏巴黎印象派美术馆

【简介】

起初,马奈是不同意象印象派画家那样,专在户外的阳光下作画的。但他极爱在画上运用明暗大块对比,如在《奥林比亚》、《草地上的午餐》等画上所作的。马奈为左拉所画的一幅肖像,上面有三样东西,可以作为马奈的艺术信念的标志,其中之一就是日本画家喜多川歌?的一幅版画。东方版画在色彩上的概括性和形象的平面性,使他的油画不得不寻求对比色。这幅《吹笛的男孩》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为了加强这种平面性,他有时故意移动视角,甚至把视平线提高。

在《吹笛的男孩》上,人物是在哪个地平线上,似乎已不重要了,说它悬浮在空中也行,或者如他的另一幅《带狗的小孩》一样,视平线偏离画面的中心也行,目的全在于这个形象的平面性的鲜明印象。这种画派不仅与当时的沙龙绘画格调相悖,也与库尔贝的画风截然不同。有人咒骂他是破坏透视学"罪犯",而他的这些新画法又由于政府的宽容而硬是闯进了沙龙,对他的艺术的激烈争论自然成了画界公议的话题。

1865~1866年,由于"落选者沙龙"接受了马奈的《奥林比亚》以及另一些印象派画家的作品而引起官方的极大愤慨。于是到1867年的世界博览会,官方沙龙虽已改由巴比松画家泰奥多尔·卢梭来主持。马奈的这幅《吹笛的男孩》的命运也不佳,仍遭到了官方沙龙的拒展。这样一来,马奈又成了一批青年画家拥戴的中心人物。他的朋友,作家左拉在《事件》报上以署名克洛德写了一篇文章,预言马奈的画必将在卢浮宫占有一席地位;他是一位有光明前途的大画家。

马奈受到青年朋友们的鼓励,决定举办个人画展,自己另设木棚,与阿尔马码头附近的库尔贝木棚展室相毗邻,借以向官方画展分庭抗礼。他在展品目录的序言中提出了艺术家应有向公众展出自己作品的权利。自这一年起,马奈认识了不久将成为印象派队伍中唯一的一位法国女画家的摩里索。摩里索不仅成为他的学生,还是他的画室中一位自愿的模特儿。

说来有趣,马奈最初并不与印象派画家同路,他也不大喜欢在外光下作画,可是有了这位学生之后,马奈开始步入印象派绘画的轨道。在此以前,即使那幅名作《草地上的午餐》,也是在室内构思并完成的,他不曾到野外去写生过。后来他改弦易辙,采用了新的艺术方法,出现了许多户外作业的杰作,如他在1874年于巴黎郊区阿让特依画的《花园中的莫奈之家》、《在画室里的克洛德·莫奈》、《阿让特依》等等。 综览马奈的全部艺术道路,我们发现,《吹笛的男孩》一画是他改变风格的第一个转折。他对东方绘画的喜爱,以及他用强烈对比的反差色来描绘平面性的形象,终于被他越来越热中的外光油画作业所代替。1879年,他在画那幅《弗里-贝热尔酒吧间》时,正在与病魔作斗争,但肉体的痛苦也没有丝毫冲淡马奈对充满光幻与眩目的绘画色彩的热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2: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