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贝姓 |
释义 | 贝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10位。贝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 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庶子姬?#93;后裔的封地郥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姬?#93;,就是西周初期著名的召公?#93;,在辅佐周武王灭了殷商之后,被封于燕国,都城在九州之一的蓟。 周武王病逝后,其子周成王姬诵年纪还很小,只有十二岁,因此召公?#93;与周公旦一样,都没有去自己的封国,而是留在宗周继续辅佐周成王,成为辅政大臣。 燕国传至召公?#93;的后裔召公康,赐封其支庶子孙食邑于巨鹿甘泉浿水流域,建立了郥国(今河北清河),为燕国的附庸国,其子孙遂以国名为姓氏,称郥氏。由于人口稀少,其势不强,燕国与郥国境内实际上以北戎民族(山戎)居多。 公元前七世纪,北戎民族乘郑、宋两国相争,齐、鲁两国合谋伐宋国之机,南下攻伐并逐渐蚕食燕、郑、齐诸国,燕桓侯被迫迁都至临易(今河北雄县)以躲避北戎民族的侵扰。 周惠王姬阆十三年(公元前664年),爆发了著名的北戎攻燕国之战,素来瘿弱的燕国一败涂地,燕庄公急忙向春秋霸主齐桓公姜小白求救。 齐国当时在贤相管仲、鲍叔牙的大力辅佐下,国力鼎盛,兵强马壮。齐桓公同时也为了解决多年的戎扰,遂发兵攻伐北戎,在巨鹿一线击溃北戎,将北戎驱赶至太行山以北孤竹(今河北卢龙),挽救了救燕国。之后,齐桓公乘机占据了甘泉一带大片肥沃地区,吞灭了郥国。燕国君主燕庄公也无可奈何,为表示感谢救国之恩,还亲自送齐桓公出境。燕庄公也很机敏,有意违反诸侯礼法,将齐桓公送进了齐国境内五十里。齐桓公挟恩霸占了燕国的大片土地,也很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在管仲的建议下,齐桓公假惺惺地奉送给燕庄公五十里齐国的边荒之地,取名为燕留(今河北沧州),以示回愦。 在占据了郥国之地后,齐桓公把甘泉改名为贝丘,成为了齐国的属邑。失国的郥国王族子民,遂去邑改姓氏为贝氏,世代相传至今,以河北清河为郡望。 到了战国时期,七雄相争,贝丘之地为赵国所有。到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赢政最后灭齐国,统一了中国,贝丘成为秦国之地。在定天下为三十六郡时,秦始皇将贝丘旧地划出一部,另建了一个厝县,归巨鹿郡管辖,一直沿袭到汉朝初期。 清河之名,因水而得。据典籍《战国策》仲记载,张仪游说赵国“奉告齐使,兴师渡清河”,就是指贝丘的清水河。大汉王朝建立之后,汉高祖刘邦把原来厝县之地从巨鹿郡划分出来,以境内清水河为名,建立了清河郡。 清河之地的名字,在历史商经常随着当地发生的事件而变换的。 汉章帝刘炟建初元年(公元79年),汉章帝立他的长子刘庆为太子,准备将来继承皇位。可是窦皇后怕刘庆的生母宋贵人以后夺她的地位,就在汉章帝面前大讲刘庆母子的坏话,并下毒手害死了宋贵人,把已立为皇太子的刘庆废为清河王。刘庆被废后,忧愤成疾,死后就葬在清河。 后来,清河王刘庆的儿子刘祜当了汉安帝,于汉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将父亲刘庆大加追封,给贝丘地方起了一个吉祥的名字叫甘陵。二十七年后的汉桓帝刘志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汉桓帝为了表示“尊帝陵之号”,不仅改清河郡为甘陵郡,连县名也改为甘陵县。从此以后,经过魏、晋、南北朝长期战乱,清河郡的建制虽有所恢复,但到宇文氏奠定北周政权后,又恢复古贝丘之名,在清河郡建立了贝州。隋、唐两朝基本沿用。 宋仁宗赵祯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农历11月,贝州发生了震惊全国的王则大起义。王则率领农民起义军杀贪官、释冤狱,攻占了贝州城,建立起一个安阳国。北宋王朝手忙脚乱,急忙派重臣文彦博率兵赶往贝州平叛。两个月后,文彦博因镇压王则起义有功,官升为一品宰相。此次事件后,宋仁宗赵祯为了表示自己”明察圣断,有恩于民”,于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农历2月,将贝州改名叫恩州。 第二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古代贝丘地区,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在先秦时期,称贝丘之地,除了今河北省的清河与巨鹿以外,还有今山东省的博兴与临湽、江苏省的镇江、广东省的肇庆、朝鲜的清川江等地,皆古称浿水、浿丘等,其地住民多有以居地名称为姓氏者,称浿氏,后省文简化为贝氏。 显然,贝氏源起多支,不可一论。 迁徙分布贝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也排序为第一百十位。 贝氏远祖起源于西周时期,上古时周文王的一个儿子被封在今天的河北省巨鹿浿水,建立了郥国,公族子孙就时代以国名为郥姓,后来他们去掉“邑”字边旁,改姓“贝”。因此,“贝”姓也是出自周朝王室之姓,即姬姓。 后来,有一支贝氏从河北巨鹿浿水迁移到今山东省博兴县东南一带,由于贝氏人口逐渐增多,该地被称为贝丘。另一些居住在贝丘的人,也有的人就此起姓为“贝”。贝氏后来在清河郡发展成望族,世称清河郡望。 郡望堂号1.郡望清河郡: 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 2.堂号留任堂: 明朝时贝恒任邵阳知县,后改东阿知县。他为官仁察明恕,甚得民心。朝廷调他另有任用,东阿耆老数百人到朝廷挽留,朝廷只好升他一级仍留东阿。 东武堂: 东汉时期,黄门令(中常侍)贝瑗曾因诛权臣梁冀家族有功,被汉桓帝封为东武阳侯。他的贝氏后裔为了纪念贝瑗的丰功伟绩,所以把东武作为贝氏的一个堂号。 修史堂: 明朝初年,贝琼被召修《元史》,因此“修史”成为贝氏的另一个堂号。 丰谷堂: 宋朝贝钦臣任江阴县令时,重视开垦田地、发展生产,政绩显著,全县民众欢歌庆丰收,素有县歌丰谷之称,因以为丰谷堂。 清河堂: 以祖籍地为堂号,今广西、广东两地贝氏春节对联横批“清河堂”,有时也写“东武第”“丰谷第”修史第“、 光裕堂: 吴越世泽;太学家声。明代太学士贝泰,字宗鲁,金华人。少以文行闻,永乐举人。(浙江金华义乌~光裕堂) 家谱文献江苏苏州吴中贝氏族谱五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苏州吴中贝氏宗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珂罗版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苏州市博物馆。 江苏苏州吴中贝氏家谱不分卷,(民国)贝传礼、贝光礼等纂,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精抄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 江西苏州吴中贝氏家谱四卷,(民国)贝仁元重修,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石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浙江义乌都贝氏宗谱七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字辈排行贝姓 江苏吴中贝氏字辈:“聿念世德淑善尔身贤良文学蔚振维新”。江苏洪泽贝氏字辈:“维德永守学怀邦”。 湖南浏阳字辈: 旧派:“万代兴隆开宗大福良国崇光显荣华耀世德允昌”; 续派:“远承先志达宏启裕昆祥抡才文治美佐政英名扬”; 新派,“富贵繁发久忠孝映辉煌”。 广东、广西贝氏字辈:“顺镇永远衍德崇廷仲元希汝士盛必进朝荣为学定邦国期达大家声令传通毓秀一本贯天经位立名高尚欣逢富贵成应爷同日久还向等兰馨前后皆英俊古今各振兴广生明辅治喜得信中心贤哲光文焕良才亘有呈龙章联凤诏钦赐福宗亲”。 南洋沙劳越、广东揭阳贝氏字辈:“顺镇永远衍德崇廷仲元希汝士盛必进朝荣为学定邦国期达大家声令传通毓秀一本贯天经位立名高尚欣逢富贵成应爷同日久还向等兰馨前后皆英俊古今各振兴广生明辅治喜得信中心甘棠遗厚泽钦赐福宗亲”。 贝氏一支字辈:“堂亭宇孟应潜绍模廷孟承毓受宗衡”。 楹联典故1.四言通用联源自姬姓;望出清河:全联典出贝氏的源流和郡望。 卷封东武;史著清江: 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金华人贝泰,字宗鲁,少年时以文才和德行闻名,中举后,官至国子祭酒,执掌太学四十余年。“东武”,即乐府调曲名。下联典指明朝初期的崇德人贝琼,字廷琚,博览经史,尤工于诗,洪武初年应召修《元史》,著有《清江集》等。 吴越世泽;太学家声: 全联典指明朝时期的贝泰,金华人。前后在太学四十余年,六馆之士,翕然从化。 2.五言通用联点画惊鹰鹘;乔诗壮宇城: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画家贝俊,工花鸟,尤工鹰鹘。见《历代名画记》。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诗人贝青乔,字子木,江苏吴县人。诸生。鸦片战争时,曾为奕经幕僚,于浙东抗击英国入侵军,目睹清政府腐败,写了许多爱国诗篇,影响较大,有《半行庵诗存》。 梁碑留墨宝;运河传政声: 上联典指南朝梁国时期的书法家贝义渊,吴兴人。书有《梁始兴忠武王萧詹碑》现存江苏南京,碑文残损过半,留存的字,带有行草笔意,颇为雄健。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江阴知县贝钦世,上虞人,有惠政。县有运河久湮,钦世欲浚治之,大姓争捐金为助,不逾月而成。 民享浚河利;县多丰谷登: 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贝钦世,疏浚治理运河,有惠政。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贝恒,仁察明恕,百姓勤耕,五谷丰登。 3.六言通用联: 解字九千三百;坐席五十余重: 此联为清朝时期的变法先锋谭嗣同赠清朝文学家贝元征联。 4.七言通用联: 洪武三助流芳远;永乐六馆播惠长: 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文学家贝琼,字廷琚,浙江崇德人。博览群史,工诗能文。明初召修《元史》,官国子监助教。与张美和、聂铉齐名,时称成均三助。有《清江文集》。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太学士贝泰,字宗鲁,金华人。少以文行闻,永乐举人。累官国子祭酒,前后在太学四十余年,六馆之士,翕然从化。后致仕卒。 清水一湾天然画;河山万里锦锈图: 此联为贝氏名门望族居住地“清河”(郡)嵌字联。 5.八言以上通用联: 修元代史书,才高班马;著清江文集,气迈欧苏: 全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文学家贝琼的事典。 历史名人贝瑗:(公元?~167年待考),魏郡元城人。著名东汉时期宦官。贝义渊:(生卒年待考),吴兴人(今浙江湖州)。著名南朝时期梁国书法家。贝义渊擅书法,其字精严遒劲,笔势灵动。贝义渊特别擅长大字,所书大字带行书笔意,更为雄健。存至今日的《始兴忠武王萧憺碑》和《安成康王萧秀碑》为他所书,现存江苏南京,其中前者为楷书,碑文残损过半,其书法舒和雍容,带有行草笔意,结体峻密,为南朝碑碣所罕见。 贝俊:(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画家。工花鸟,犹工鹰鹘。见《历代名画记》。 贝钦世:(生卒年待考),浙江上虞人。著名宋朝江阴知县。贝钦世十分重视农业水利,当时县境有运河,水久已湮没,贝钦世计划峻治。他组织村民出钱出力,不逾月而成。 贝琼:(公元1314~1378年),一名阙,字廷琚,号廷臣、清江;浙江海宁殳山任(今浙江海宁双山乡),一说崇德人(今浙江桐乡)。著名明朝文学家。 贝青乔:(公元1810~1863年),字子木,号无咎,又自署木居士;江苏吴县人。著名清朝诗人。贝青乔的诗结集为《半行庵诗存稿》八卷,共八百余首,由叶廷□等于同治五年刊刻。《咄咄吟》两卷单行,有1914年嘉业堂刊本。 贝寿同:(公元1875~1945年),江苏苏州人。著名近代建筑大师。早年入上海南洋公学,后留学德国,毕业于夏洛顿工科大学建筑科,为中国第一位到西文学习建筑者。他曾主持法院与监狱建筑甚多。晚年在南京开设咖啡馆,约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后逝世。为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从叔祖。贝寿同是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大楼的设计者,一般沿用“至国人留学欧美,归国从事建筑业者,贝寿同实为之先驱,北平大陆银行为其所设计。” 贝时璋:(公元1903年10月10日~2009年10月29日),宁波镇海人。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贝泰:明代太学士,字宗鲁,金华人。(义乌有他的后裔).少以文行闻,永乐举人。累官国子祭酒,前后在太学四十余年,六馆之士,翕然从化。后致仕卒。 贝汉廷:(公元1926~1985年),浙江镇海人。上海远洋运输公司指导船长,船舶高级工程师,优秀航海家。 贝聿铭:(公元1917~今),广东广州人。著名当代国际建筑设计大师。 贝嘉德:(公元1916~今),广东潮阳人。著名体操专家、教授。 贝浼智:(公元1931~今),江苏苏州人。著名化学专家、教授。 近现代名人贝时璋:浙江省宁波镇海人。杰出的生物学家、教育家。192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预科。1921年至1928年留学德国,获土滨根大学博士学位。1978年、1988年土滨根大学又先后两次授予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历任浙江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曾任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主任、研究生院生物教学部主任,《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副主编,《中国大百科》总编委会副主任,生物学分编委会主任;第一、二、三、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 贝聿铭:中国现代建筑师 林贝聿嘉:江苏苏州人。女。早年毕业于沪江大学社会学及社会工作系。1961年起任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执行总监。长期从事人口问题、性与弱智人口问题、青少年问题的研究工作。撰有《在香港推广家庭计划传播方法之经验》等论文。 相关词条利姓 黄姓 董姓 隋姓 卢姓 班姓 叶姓 郭姓 姬姓 刘姓 赵姓 高姓 牟姓 俞姓 查姓 解姓 薛姓 练姓 孙姓 周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