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川滇蹄盖蕨 |
释义 | 基本信息种 名:川滇蹄盖蕨 学 名:Athyrium mackinnonii (C. Hope) C. Chr. 别 名:阿墩子蹄盖蕨、稍坚蹄盖蕨、变异蹄盖蕨 科:蹄盖蕨科 属:蹄盖蕨属 形态特征根状茎短,直立,先端和叶柄基部密被鳞片,鳞片中央黑褐色,边缘褐色,狭披针形;叶簇生。能育叶长(25-)50-85(-120)厘米;叶柄长(12-)25-40(-60)厘米,基部直径(1.5-)2.5-3.5 (-7)毫米,黑褐色,向上禾秆色,近光滑;叶片长三角形或三角状长圆形,长(13-)35-45(-60)厘米,宽(15-)24-30(-50)厘米,先端略急狭缩,基部不变狭,一回羽状,羽片全裂至二回羽状,小羽片深羽裂;羽片(10-)14-20对,互生,斜展,有短柄(长3-5毫米),基部一对羽片:在小株上缩短,在大株在和第二对羽片近等长或略长,近对生,长圆状披针形,长约(3-)22-30厘米,中部宽约(1.5-)5-7厘米,先端短渐尖至尾状渐尖,基部急变狭,羽状全裂至一回羽状,小羽片深羽裂;小羽片可达20-24对,互生,斜展,长圆披针形,中部的长2.2-3.5(-4)厘米,宽9-12毫米,短尖头或急尖头,基部近对称,上侧近截形,略成耳状凸起,下侧圆楔形,略与羽轴合生,两侧浅裂至深羽裂;裂片可达8-10对,长圆形,长3-6毫米,宽约2.5毫米,圆头,有少数短尖齿;从第二对羽片起,以上各对与基部的同形而逐渐缩小,但基部略变狭或较阔。叶脉两面可见,在裂片上为羽状,侧脉2-3对,斜向上,单一。叶干后纸质,灰绿色,两面无毛;叶轴和羽轴下面禾秆色,疏被灰白色短直毛,上面有贴伏的钻状短硬刺。孢子囊群短线形、弯钩形,少为马蹄形,每裂片1枚,但基部上侧裂片2-4枚;囊群盖同形,褐色,膜质,近全缘宿存。孢子周壁表面无褶皱。染色体数目 n=40, 80, 120。 产地分布分布于陕西(宁陕)、甘肃东南部(康县、文县)、湖北西北部(宣恩、神农架)、湖南(桑植、石门、武陵山、永顺、沅陵)、广西、四川(大相岭、丹巴、峨眉山、康定、古蔺、都江堰、雷波、马边)、重庆(南川金佛山、酉阳)、贵州(安顺、毕节、道真、梵净山、雷公山、绥阳、桐梓、威宁、印江)、云南(昆明、嵩明、禄劝、宜良、麻栗坡、泸水、贡山、兰坪、中甸、维西、德钦、漾濞、鹤庆、丽江、大关、永善、绥江)和西藏东南部(察隅、波密)。 生长习性生杂木林下阴湿处,海拔800-3800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