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贝羚散 |
释义 | 基本信息药品名称:贝羚散(开窍药) 性状:散剂。该品为土黄色粉末;具麝香特异香气,味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镇惊开窍。用于痰热咳喘,抽搐,神昏等症。 用法及用量:口服:成人每服0.6g,一日3次;小儿2岁以下每服0.3g,3~5岁每服0.4~0.5g,6~12岁每服0.6g,一日2次。 不良反应和注意:应用本品后出现恶心、呕吐、大便稀溏,应即停药。 规格:散剂:每瓶0.3g。 生产厂家: 是否医保用药:非医保 是否非处方药:非处方 药理作用贝羚散主要有镇咳祛痰,解热,抗菌抗炎等作用。川贝母总生物碱及非生物碱部分均有明显镇咳祛痰作用,礞石主含钾、镁、铝、硅酸等,有坠痰下气作用。羚羊角煎剂对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引起发热的家兔有解热作用,灌胃2小时开始下降,6小时后逐渐恢复。麝香酊的稀释液,在试管内能抑制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由分枝杆菌抗原注射液引起的大鼠关节炎,其消炎作用强于布他酮。 适应症清热化痰止咳。主治痰热所致的咳嗽痰黄,粘稠难咯,口干咽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主要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感染、小儿肺炎等。 1.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感染表现为咳嗽,痰黄粘稠而难以咯出,胸闷口干,口苦咽痛,舌苔黄腻或黄白相兼,脉滑数者,可用本方治疗; 2.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小儿肺炎表现为咳嗽,气促喘急,或鼻翼煽动,痰黄而稠,或喉中痰声漉漉,唇红而干,口干,尿赤,便秘,面红,身热或热甚惊风,舌苔黄、脉滑数者,可用本方治疗。 鉴别方法(1)取该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广卵形或贝壳形,直径40-6μm,脐点短缝状、人字状或马蹄状,层纹可察见。不规则碎块稍有光泽,均匀分布裂缝状或长圆形孔隙。具缘纹孔导管,内含淡黄色或黄棕色树脂状物。 (2)取该品约15mg,加60%醋酸2ml,充分搅拌,滤过,滤液加新制的1%糠醛溶液2ml,摇匀,将溶液分成甲、乙两管,甲管加硫酸液(7→10)10ml,乙管加硫酸液(4→10)10ml,于70℃水浴保温数分钟,甲管应显红至紫红色,乙管不显色。 (3)取该品0.3g,置具塞试管中,加乙醚振摇提取二次,每次2ml,滤过,合并乙醚液,挥至约0.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麝香6m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气相色谱法(附录ⅠE)试验,柱长为1.5m,以聚乙二醇戊二酸酯为固定液,涂布浓度为2.5%,柱温130℃,分别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适量,注入气相色谱仪。供试品应呈现与对照品保留时间相同的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