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出洋考察与清末立宪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8月1日) 丛书名: 天津财经大学法学学术文库 平装: 37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7511822916, 9787511822918 条形码: 9787511822918 尺寸: 20.8 x 14.4 x 1.8 cm 重量: 8 Kg 作者简介柴松霞,1979年生,山东青岛人,2009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期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以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身份留学德国明斯特大学,研究方向为法律史。近年来在《政法论坛》、《时代法学》、《法律文化研究》、《天津法学》、《西部法学评论》、《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韩)、《国际中国学研究》(韩)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编著作数部,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 内容简介《出洋考察与清末立宪》主要内容简介:清末派考察团出洋,是在国事凋敝、权力失衡状态下的不得已之举,这却成为“预备立宪”的肇兴。虽然晚清法律改革从1902年就已开始启动,但对法律近代化产生实质性作用的,却是从五大臣出洋之后。清廷根据考察团成员的建议,抛弃了持续两千多年的专制政体,向君主立宪政体转变,这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并且对以后的法制建设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清政府在立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没有超出考察团成员所设计的蓝图。但由于清政府本身的腐朽,他们的宪政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践。在出洋考察过程中,考察团对大陆法系国家的偏好与向往,也对中国由传统的中华法系向大陆法系迈进,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目录绪论/1 一、选题意义/1 二、研究现状/10 三、研究方法/22 四、资料情况/24 第一章 内忧外患萌发宪政意识/26 第一节 权威合法性的流失/27 一、帝国主义的侵略/27 二、革命形势的发展/36 第二节 日俄战争的影响/44 第三节 立宪思潮的勃兴/51 一、在野立宪派的“立宪救国论”/52 二、官僚立宪派的“立宪固本论”/59 第二章 择善而从寻求宪政理念/68 第一节 政治考察团出洋/68 一、成员介绍/69 二、行程/81 三、立宪国的态度/00 第二节 考察宪政的活动/103 一、参观议会、议院/104 二、拜访宪政名家/113 三、整理宪政资料/121 第三节 宪政观的形成/126 第四节 中外的评价/138 一、国内舆论/139 二、国外看法/148 第三章 预备立宪践行宪政思想/157 第一节 考察人员的主张/158 一、应行宪政/159 二、改革官制/173 三、三权分立及责任内阁/179 四、其他方面/187 第二节 宪政与专制的交锋/195 一、立宪有百利而无一害/195 二、官制改革为立宪之基/206 三、责任内阁是三权分立之要/213 四、其他论争/217 第三节 清廷对宪政理念的践行/221 一、决定立宪/222 二、官制改革中的妥协/230 三、接受三权分立/238 第四章 师法德日确认宪政模式 第五章 上下求索继续宪政之路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