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出大汗·拨陵 |
释义 | 出大汗·拨陵:(公元?~537年待考),匈奴族,即破六韩·拨陵;沃野镇人(今内蒙古五原)。著名北魏后期农民起义领袖。 北魏王朝末期,六镇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兵变。 六镇,是北魏王朝沿长城而筑的六个军镇。自西向东,有沃野镇(今内蒙五原)、怀朔镇(今内蒙固阳)、武川镇(今内蒙武川)、抚冥镇(今内蒙四王子旗)、柔玄镇(今内蒙兴和)、怀荒镇(今河北张北)。北魏王朝当初为了防御柔然等民族的入侵,专门派鲜卑部兵马长年驻守于此。六镇的汉人和其他民族的人都是内地的犯罪官民或被发配到这里来的。 在北魏王朝早期,对边镇军民的待遇不错。但在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快速实行汉化,王公朝士多以清流自居,而六镇兵民却不仅被边缘化,还受到朝贵的鄙视和轻蔑,从前以军功得官的机会再也没有了,变得像南朝那样以门第、才学取人。 北魏孝明帝元诩正光四年(公元523年),柔然王朝再次南侵,怀荒镇的兵民无粮可食,请求军政统领镇将开仓放粮,吃饱肚子好打仗。但是,当权镇将为了倒卖军粮以求私利,拒绝了兵民们的请求。兵民们饥饿难耐,忍无可忍,终于激发了聚众杀镇将起义的事件,由此引起其它五镇一起大乱。 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的匈奴族首领出大汗·拨陵,联合了敕勒部酋长胡琛在乌梁素海的西海岸召圪台一带张旗起义,聚众起兵,各地饥饿的兵民们积极响应,一时间声势浩大,席卷北魏边城。 北魏王朝大惊,在北魏正光六年(孝昌元年,公元525年),下令北海王元颢率大军前往镇压出大汗·拨陵。出大汗·拨陵率起义军转战于河北、淮河一带,一直坚持斗争了十三年之久。 后来北魏王朝联合了敌对的柔然王朝,一同对起义军予以残酷镇压,在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天平四年(公元537年),出大汗·拨陵终因寡不敌众,在与北魏大军的作战中壮烈牺牲,起义遂告失败。 之后,北魏王朝将二十多万被俘兵民全部安置到河北一带地区。而河北本来就连年水旱灾害不断,一下子又来了这么多俘囚,引起迁民与住民之间的矛盾激化,反叛不断,接连有杜洛周、鲜于修礼、葛荣等镇兵镇将发动的起义,而且彼此间亦相互兼并攻杀,中原地区乱成一团。 最后,这些起义、叛乱皆为北魏王朝的权臣尔朱荣率军队所一一镇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