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齿鸠 |
释义 | 齿鸠(学名Didunculus strigirostris),又名齿嘴鸠,是一种鸽子。 特征齿鸠的体型中等大小,约长34厘米的。它们呈深色,脚及眼睛周围都是红色的。它们的下身、头部及颈部都是黑色的,略带蓝绿虹色;尾巴、翼底及飞羽都呈栗色,其余部份都是黑色的。它们的喙很大、弯曲及呈橙色,下颌有像牙齿的伸出物。雄鸟及雌鸟相似;幼鸟较为沉色,其喙除了基部是橙色外,其余都是黑色的。 分布及栖息地齿鸠只分布在太平洋萨摩亚内未被影响的森林,也是当地的国鸟。它们差不多只吃㭴木属的果实。 发现及分类齿鸠是齿鸠属下的唯一物种。 齿鸠可能是于1839年10月或11月由查尔斯.威尔克斯(Charles Wilkes)所率领的探索队所发现。后来于1844年9月由史垂兰(Hugh Edwin Strickland)公布这项发现。正式是由William Jardine所描述,并以Gnathodon strigirostris所命名,但此属名早已被一类软体动物所使用 齿鸠并没有近亲,它们可能是鸽子及已灭绝的渡渡鸟的连结。它们颚骨及舌头的结构,与及像鹦鹉的喙都被认为是与鹦鹉有关,但是这些特征也有可能是因特有的食性所致的。 保育状况由于持续失去栖息地,有限的分布地及细小的群落,加上间歇发生的自然灾害,故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齿鸠列为濒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