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齿果草(原变种)
释义

简介

齿果草(原变种),远志科、齿果草属植物,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越南、非律宾至热带澳大利亚,中国产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齿果草(原变种)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又称木兰纲。

亚纲: 蔷薇亚纲(Rosidae)

目: 远志目(Polygales)

科: 远志科(Polygalaceae)

族: 远志族(Polygaleae Chodat)

属: 齿果草属(Salomonia Lour.)

亚属: 齿果草组

种: 齿果草(原变种)

分布: 分布于热带亚洲和大洋洲;中国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齿果草(原变种) - 命名来源

齿果草(原变种) Salomonia cantoniensis Lour. var. cantoniensis

来源:中国植物志 第43(3)卷 || 远志科 POLYGALACEAE || 齿果草属 Salomonia Lour. || 齿果草组 Sect. 1. Salomonia || 齿果草(原变种) Salomonia cantoniensis Lour. var. cantoniensis

la.齿果草(原变种)莎萝莽(海南植物志),细黄药(云南屏边),一碗泡、斩蛇剑、过山龙(广西)图版47:1-4

Salomonia cantoniensis Lour. var. cantoniensis

齿果草(原变种) - 形态与用途

齿果草(原变种),一年生直立草木,高5-25厘米;根纤细,芳香。茎细弱,多分枝,无毛,具狭翅。单叶互生,叶片膜质,卵状心形或心形,长5-16毫米,宽5-12毫米,先端钝,具短尖头,基部心形,全缘或微波状,绿色,无毛,基出3脉;叶柄长1.5-2毫米。穗状花序顶生,多花,长1-6厘米,花后延长。花极小,长约2-3毫米,无梗,小苞片极小早落;萼片5,极小,线状钻形,基部连合,宿存;花瓣3,淡红色,侧瓣长约2.5毫米,龙骨瓣舟状,长约3毫米,无鸡冠状附属物;雄蕊4,花丝长约2毫米,花丝几乎全部合生成鞘,并与花瓣基部贴生,鞘被蛛丝状柔毛,花药合生成块状;子房肾形,侧扁,径约1毫米,边缘具三角状长齿,2室,每室具1胚珠;花柱长约2.5毫米,光滑,柱头微裂。蒴果肾形,长约1毫米,宽约2毫米,两侧具2列三角状尖齿。果爿具蜂窝状网纹。种子2粒,卵形,径约1毫米,亮黑色,无毛,无种阜。花期7-8月,果期8-10月。

齿果草(原变种)全草入药。有解毒消炎、散瘀镇痛的功能。

齿果草(原变种) - 产地分布

齿果草(原变种)产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生于山坡林下、灌丛中或草地,海拔600-1 450米。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越南、非律宾至热带澳大利亚。模式标本采自广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