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承春阁
释义

在抚州民间瓦缸煨汤馆的东边,有一条小巷,名叫承春阁巷。 这条小巷,为何要叫承春阁呢?原来,在古代,这儿有一座承春阁。

承春阁始建于唐朝末年。当时,天下大乱,黄巢农民起义,烽烟遍地。南城县富绅危全讽、危仔倡兄弟,招募同乡青壮年,组织武装,保家卫乡。经多年征战,危全讽占领了抚州,当上了抚州刺史。危全讽担任抚州刺史后,将州治由地势低洼的连樊水边(今城西街道办事处所在地)向东移至地势险峻的羊角山(今抚州一中所在地)。光启三年(887年),他又组织当地百姓,修筑城墙,历时3年,修成了外城和子城。所谓子城,就是城中城,位于今抚州一中一带,周长1里225步(每步5市尺),约计875米,辟有三门,东门叫承春门,南门叫通教门,北门叫望云门,每座城门上建有高阁,承春门上的高阁叫承春阁,承春阁便从此产生。当时,承春阁与通教阁、望云阁“矗然鼎峙”,交相辉映。宋末,子城城墙倒塌,但承春阁依然挺立,因而将承春阁改名春台,以纪危全讽。承春阁因地处子城东门,周边店铺甚多,非常繁华,汤显祖曾在承春阁酒楼喝过酒,并写了《承春阁酒楼上逢姜十以剑换酒留别》一诗。

大顺元年(890年),危全讽铸了一口高五尺、直径三尺、重三千斤的大铜钟,悬于宝应寺。到了明代,宝应寺毁,改建县学,县学前二百步建了树声楼(又名“三元楼”),官府遂将这口大铜钟悬于树声楼。清乾隆七年(1742年),扬州唐松岩担任抚州知府,他认为承春阁是全城最高的地方,遂将大铜钟移来,悬于承春阁顶楼。到嘉庆七年(1802年),承春阁因年久失修,将要倒塌,“悬钟将坠”,知府邱先德很是忧虑。但因当年收成不好,又恐伤民财,不敢修葺,遂而自己捐献俸银百两,命人将大铜钟卸下,将阁楼拆毁,并将阁楼的朽楝颓楹堆于大钟之侧,以待新修。次年(1803年),风调雨顺,百姓丰收,危全讽后裔、临川嵩源人危警肇(字振龙)登临此地,见承春阁颓废,洪钟在地,慨然道:“这是我远祖的遗迹啊!我远祖功在乡国,历时千年,仅留这些遗迹。这些遗迹再不保存下去,实为我辈之羞!”于是打算独自捐资修建承春阁。知府闻讯,喜出望外,立即给予支持。于是,危警肇购料兴工,费时几月,费钱三千贯(相当于今人民币90万元左右),将承春阁修建一新。新修之阁,比旧阁更为雄壮。

在民间,还有一个危警肇承春阁退妻的故事。

相传新承春阁建成之后,危警肇的妻子患病亡故。安葬了妻子,有人来做媒,给她介绍一个十几里路外的寡妇。危警肇跟着媒人去看了,见那寡妇二十几岁,容颜美丽,知书达理,很是喜欢。听说她家欠了上百贯的债,就帮她还了债,把她娶了过来。一天,危警肇带着她来到承春阁游玩。忽然,有人送给她一封信。她拆开一看,立即掩面而泣。危警肇忙问:“出了什么事?”她便把来信给他看。危警肇接过,只见是首诗,云:“阴云漠漠下阳台,惹着襄王更不回。五度看花空有泪,一心如结不曾开。纤萝自合依芳树,覆水宁思返旧杯,惆怅嵩源危氏宅,春光无复下山来。”危警肇粗通文墨,知道诗中诉说诗人的遭遇,诉说诗人对旧情的难忘和无奈,便问她这是怎么一回事,其中有何缘故?她哽咽着说出了原委。

原来,写诗送来的是她的前夫。他是个秀才,家里很贫穷。六年前,他要外出求学,求取功名,四处筹借,凑足了可够她维持五年生计的费用,对她说:“我如果五年不回来,你可以随意改嫁。”他走后,五年没回来,杳无音信,生死不知,公公婆婆又相继亡故。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再加上债主逼债,万般无奈,只好改嫁危警肇。现在他回来了,知她改了嫁,非常伤心,所以写首诗送来。

危警肇听了,怅然良久,说:“当初,媒人说你夫已死,要钱还债。我哪里知道还有这些原委?我决不能做拆人婚姻的不义之事!”他估计其前夫就在附近,问明了她前夫的姓名和长相,即命人把她前夫找来,当场把妻子送还,并送他一百贯钱和一些衣物,把秀才夫妇感动得涕泪横流。

事后,人们都纷纷称赞危警肇的德行义举。有诗云:“承继祖风建高阁,成人之美退美妻。嵩源危氏德义在,承春阁上春悠悠。”

今天,承春阁虽不复存在,但人们并没有忘记承春阁,故仍将承春阁旧址小巷命名为承春阁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2: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