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碚区 |
释义 | 北碚区位于重庆市区西北郊的缙云山下,嘉陵江畔,幅员面积753平方公里,人口63万,是重庆的风景旅游区和智力型清洁工业基地。本世纪20年代末,由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开拓,抗战时期为陪都重庆迁建区,被誉为“陪都的陪都”。是重庆的历史文化名城,重庆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被命名为国家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和重庆市第一个山水园林城区。 概况重庆市北碚区 北碚位于东经106°18′14″、106°56′ 53″、北纬29°39′10″、10°3′53″,东接渝北区,南连接沙坪坝区,西界璧山县,北邻合川区。全区幅员面积753平方公里,城区建成面积16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12个镇,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区常住人口为68.04万人,人口密度842人/平方公里。其中非农人口28.49万人。以汉族为主,另有回族、满族、土家族、苗族、白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二千余人。 是重庆的风景旅游区和智力型清洁工业基地。20世纪20年代末,由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开拓,抗战时期为陪都重庆迁建区,被誉为"陪都的陪都"。是重庆的历史文化名城,重庆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被命名为国家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和重庆市第一个山水园林城区;同时还是国家卫生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并于2006年获联合国迪拜最佳人居范例奖。 北碚区是重庆市主城九区之一,以浓郁的文化氛围、著名的风景名胜、雄厚的科技实力、秀丽的花园城市而名扬四方,被称为“重庆后花园”。 自然地理概括北碚山多水美,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水资源以长江四大支流之一的嘉陵江为区内水系骨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九峰绵延,是长江流域保存较好的一座绿色宝库;北温泉公园水温洞奇、典故流芳;嘉陵江小三峡景色各异、意趣天成;金刀峡谷深壁峭、原始幽美;磨滩河悬岩飞瀑,水沫凝烟。旅游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北碚属西南坳褶带,华蓥山隔挡式复背斜帚状弧形构造区重庆弧一部分。牛鼻峡、温汤峡、观音峡三个背斜与转龙、歇马、静观三个向斜,自东南向西南相间平行排列,嘉陵江从西北向东南横流而过。境内由低山槽、山麓裸丘、浅丘和沿江河谷构成,海拔最高1312米,最低175米。土壤以紫色土、水稻土为主。盛产水稻、玉米、红薯、水果等。 嘉陵江是流经北碚的最大河流,北碚段长45.1公里,支流有璧北河、黑水滩河、龙凤溪、马鞍溪、明家溪等。最高洪水位214米,最低枯水位176.61米。水系丰富,理论发电量13423 千瓦。现有水电站17座。 气候北碚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有春早、夏热、秋短、冬迟特征。最高气温43℃。最低气温-1℃,年平均气温18℃。 土地资源区内多山地丘陵,平坝较少,水系丰富。全区是“六分丘陵、三分山地,一分平坝”的自然特征。 土壤类型有五个大类。即:水稻土、潮土、紫色土、石灰土、黄壤土。又分为7个亚类,18个土属,54个土种。其中,水稻土和紫色土占全区土壤面积的81.7%。这类土壤适合耕种,有利农作物和森林植被的生长。全区土地面积为1131294.6亩。其中耕地面积为444668.4亩,林地面积为27779.1亩,水域面积53658.2亩。 矿产资源区内矿产资源储藏十分丰富,有煤、磷铁、硫铁、石灰石、石膏、天青石、方解石、白云石、矽石、石英砂、耐火粘土等,另外还有砂岩、河沙、卵石等。特别是非金属矿,品位高、储量大。其中,石灰石20亿吨,石膏10亿吨、煤上亿吨。 水资源北碚地处嘉陵江下游,嘉陵江由北而南纵贯全境,区域内除嘉陵江外,还有黑水滩河、后河、璧北河、梁滩河、马鞍溪、明家溪、车盘溪、底洞沟、马桑溪、山王沟等大小河流20余条。全区水资源总量为42676.55万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总量为41510.86万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总量为 2061.25万立方米。蓄水总量为3435万立方米。平均过境水量为657.7亿立方米。 植物资源境内自然条件复杂,植被层次丰富,种类繁多。天然生长的森林植被有7个植被型。维管束植物有198 科,776属,1422种。本区特有植物有:缙云四照花、缙云黄岭、缙云琼楠、缙云紫金牛、北碚槭、北碚土密树、北碚花椒、缙云密花树、四川白兰花等,珍稀植物有珙桐、水杉、柳杉、南方红豆杉(美丽红豆杉)、香果树、中华观音莲座、松叶蕨等,是重庆市植物独特资源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在栽培植物中,粮油作物品种有200多个,蔬菜品种180多个,果树30余种,品种和品系250个,桑树品种27个,茶叶5种,中药材45种。 动物资源北碚区共记载陆生野生动物234种,隶属于26目,63科,159属。其中,两栖类12种(1目,4科,8属)。爬行类24种(2目,8科,16属)。鸟类163种(16目,35科,106属),兽类35种(7目,15科,29属)。 人口数量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34.39万人,占总人口的50.5%;女性为33.65万人,占总人口的49.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2。 年龄构成:15—64岁人口78.6% 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6.73万人,占总人口的9.9%;15-64岁的人口53.48万人,占总人口的78.6%;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83万人,占总人口的11.5%。 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大专以上10.8万人,文盲人口近2万 全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10.84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12.39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23.82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16.15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15936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为18218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为35017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为23736人。 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99万人,文盲率为2.9%。 人口地区分布 天生街道人口最多,为124728人,施家梁镇最少,8773人。 历史沿革南齐时曾设东阳郡,清代为巴县之白碚镇。因有巨石伸入嘉陵江中,曰碚,又因在渝州之北,故名北碚。 1916年设立江巴璧合特组峡防营。 1923年设江(北)、巴(县)、璧(山)、合(川)四县特组峡防团务局。 1936年划设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 1942年改为北碚管理局。 【从1936年设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到1942年改为北碚管理局期间,是最早期的北碚,是由一下地区组成 北碚管理局北碚镇地区原属巴县,1942年北碚镇更名为朝阳镇,今北碚区朝阳街道和天生街道。 北碚管理局金刚乡地区原属巴县,今北碚区北温泉街道金刚村以及北温泉街道其他行政村,具体待考。 北碚管理局二岩乡地区原属江北县,今北碚区东阳街道部分,具体待考。 北碚管理局文星乡地区原属江北县,今北碚区天府镇文星社区、文星村以及天府镇大部,具体待考。 北碚管理局黄桷镇地区原属江北县,今北碚区东阳街道黄桷社区以及东阳街道大部,具体待考。 北碚管理局澄江镇地区原属璧山县,今北碚区澄江镇大部,具体待考。 北碚管理局转龙乡地区原属璧山县,今北碚区澄江镇转龙村以及澄江镇其他行政村,具体待考。 北碚管理局沙溪庙乡地区原属合川县,后划回合川,时间待考,今合川区盐井街道沙溪社区以及盐井街道部分其他行政村,具体待考。 北碚管理局白庙乡地区于1940年6月由原黄桷镇十九、廿一、廿二保及原文星乡六、七、八、九、十保合并改组而成,今北碚区龙凤桥街道白庙子以及白庙子周边地区,待考。】 1949年改称北碚管理处。 1951年为川东行署辖北碚市,1953年为重庆市北碚区。 1995年初,重庆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北碚区辖天生、朝阳2个街道办事处的歇马、龙凤桥、天府、童家溪、澄江、蔡家岗、东阳、北温泉、施家梁9个镇,从江北县划入的水土、复兴、静观、柳荫、三圣、偏岩6个镇和皮家山、石坝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碚峡西路。 1997年,面积753.4平方千米,人口62.2万,辖15镇2乡2个街道。区政府驻天生街道峡西路。2000年,北碚区辖天生、朝阳2个街道办事处;歇马、龙凤桥、天府、童家溪、澄江、蔡家岗、东阳、北温泉、施家梁、水土、复兴、静观、柳荫、三圣、偏岩、石坝、金刀峡17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646577人,其中:天生街道87054人、朝阳街道35027人、东阳 镇47623人、歇马镇56346人、澄江镇38974人、蔡家岗镇29543人、童家溪镇17837人、天府镇44737人、龙凤桥镇31958人、北温泉镇35217人、施家梁镇11757人、水土镇44993人、静观镇54490人、柳荫镇26589人、复兴镇38745人、三圣镇12170人、偏岩镇14058人、石坝镇15902人、金刀峡镇3557人。 2002年7月31日,北碚区人民政府驻地从碚峡西路9号迁至新区9-11号地(渝府[2002]124号)。 2002年,北碚区辖2个街道办事处(天生、朝阳)、17个镇(东阳、澄江、歇马、蔡家岗、董家溪、天府、龙凤桥、施家梁、北温泉、水土、静观、柳荫、复兴、三圣、偏岩、石坝、金刀峡),73个居委会、301个村委会。2002年末户籍总人口64.0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46万人。2005年8月23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 [2005]172号)批复:同意撤销北碚区偏岩镇、石坝镇,调整金刀峡镇、三圣镇行政区域。具体调整为:(1)金刀峡镇辖原金刀峡镇和偏岩镇的行政区域,辖8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69.20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偏岩场16号。(2)三圣镇辖原石坝镇和三圣镇的行政区域,辖10个村民委员会,2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59.22平方千米,镇政府驻三圣场。 行政区划北碚区位于重庆市区西北部,总面积755平方千米。总人口65万人(2006年末)。 目前北碚区辖天生街道、朝阳街道、龙凤桥街道、北温泉街道、东阳街道、歇马镇、金刀峡镇、三圣镇、施家梁镇、童家溪镇、蔡家岗镇、柳荫镇、澄江镇、静观镇、复兴镇、水土镇、天府镇共五个街道,十二个镇。区政府驻北温泉街道。 经济发展北碚工业拥有存量资产68亿元。形成了以四联仪器仪表集团为主的全国三大仪器仪表工业基地之一。以华光仪器厂、重庆光学仪器厂为主的光学仪器工业,以华伟电子设备厂、重庆专用汽车制造厂、红岩机器厂为主的机械制造工业,以重庆荣事达洗衣机公司为龙头的家电制造业,以大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首的医药制造业,以北玻仪器总厂、北盛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为骨干的玻璃制造业等六大工业支柱产业。许多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近100个产品远销海内外120个国家和地区。 北碚水陆交通方便,襄渝铁路穿越全境,可直达成都、武汉、郑州、北京等地。有212国道贯穿全境,并有跨省公路及专用线12条,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邮电网络遍布各镇、乡,有11.4万门程控电话;移动通讯基站6座,实现了电话程控化和长途传输数字化,可与国外190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000多个市县直通信息。已实施的国家示范项目北碚智能化信息网络已联通国际互联网。全区铺设和安装了天然气管道400多公里及相应配套储气罐站,城区天然气气化率达到90%以上。城市年供水能力达到3000万吨以上,地区工农业和居民用电、用气、用水丰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功能日臻完善,北碚城区花团锦簇、绿树成荫、华灯普照,建筑物造型独辟蹊径,古今中外、长优兼容,被誉为"重庆花园城"。 北碚是国家级仪器仪表研制基地,是重庆市的小型动力机械和玻璃制品生产基地。2003年,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7%,其中轻工业产值14.48亿元,增长22.9%,重工业产值42.28亿元,增长25.5%,实现工业增加值16.66亿元,增长21.6%,工业产销率达97.5%。主要支柱产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全年生产自动化仪表及系统28.72万台,增长25.8%;汽车、摩托车配件9.76亿元,增长52.3%;水泥111.47万吨,增长24.6%;日用玻璃制品5.91万吨,增长19.4%;原煤163.41万吨,增长2.9%。形成了仪器仪表、机械制造、玻璃制品、光学电子、化工医药等六大行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体系。北碚生产的记录仪、测速仪、报警仪、柴油发电机组、人工刻花玻璃器皿、注射葡萄糖等20多种产品分别荣获国家金奖、银奖和金龙质量奖,100多个产品获部优、省优、市优称号。有100多个品种,出口到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亿元达到80.9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65亿元,增长5.2%,为1991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2.88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 32.44亿元,增长10.4%。生产总值增长的主要动力仍然是来源于第二、三产业,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5%、62.89%、 34.36%,分别拉动全区经济增长0.33、7.55、4.1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比上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003年的6.3:52.7:41.0调整为2004年的7.0:53:40,第一产业由于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比重比上年增加0.7个百分点。2004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457元,比上年增加1464元,按现行人民币汇率计算达到1506美元。 北碚城郊商品农业极有特色。依托西南大学等本专科院校,科研机构,以及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江北中学,朝阳中学,兼善中学等重庆市重点中学。坚持"优质、规模、高效"的原则,以建设西南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区为龙头,大力发展花卉、优质水果、无公害蔬菜、种苗、珍禽养殖等五大支柱产业。北碚已成为全国的柑桔科研基地、蚕种研制基地和我市重要的副食品供应基地。尤其是花木产业发展迅速,静观镇被国家林业部评为重庆市唯一的"中国花木之乡"。2004年5月,北碚区在静观镇成功举办了重庆市第二届花卉园艺博览会。现在,每年静观镇都将举办一次重庆市花卉园艺博览会,静观镇也因此被称作北碚的“后花园”。名优土特产品有缙云毛峰、北泉银丝面、静观醋、三峡西瓜、447锦橙、北碚蜜柚、无核红心等。 旅游资源北碚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缙云山、北温泉、嘉陵江小三峡、金刀峡、胜天湖等著名景点60多处; 有文物景点104处;其中列入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有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抗日名将张自忠墓;还有晏阳初、梁实秋、老舍等文化名人故居;北碚还是恐龙之乡,已发掘恐龙化石遗址13处。 还有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金果园,四季如春,每个季节都可以吃到新鲜的水果,自己摘,自己种,很有意义!正在开发的十里温泉村又是一个新的旅游胜地。以北温泉为依托,向澄江方向发展! 北碚是著名的花园城市。荣获"国家级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区"、"全国首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区"、"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2003年获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区有公园8座,小游园和绿化广场 20多处。绿化面积5.52平方公里,绿化覆盖面积5.7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30%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公共绿地1.15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8.7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达 14.3平方米。北温泉公园集山、水、林、泉、洞、寺庙为一体,堪称重庆市公园的典范。 北碚生态环境优美,青山常翠、碧水长流。缙云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上游亚热带阔叶林植物宝库,这道绿色生态屏障,减少了主城区的"热岛效应"。北碚气候宜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是最适宜居家、求学、创业的"花园城"。 北碚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缙云山、北温泉、嘉陵江小三峡、金刀峡、胜天湖等著名景点60多处,有文物景点104处,其中列入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有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抗日名将张自忠墓,还有晏阳初、梁实秋、老舍等文化名人故居,北碚还是恐龙之乡,已发掘恐龙化石遗址13处。 缙云山风景区:缙云山总占地面积76平方公里,海拔350米—951米,山间早霞晚云,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古人观云雾之奇称“赤多白少为缙”,故名缙云山。 北温泉风景区:北温泉是中国开发最早的温泉之一,其古刹温泉寺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距今约1600年。景区集山岳江河,温泉峡谷、溪流瀑布、丛林古刹、奇葩异卉于一体。 金刀峡风景区:主要景点有惊魂台藏刀洞、悬天飞瀑、天犬洞、神鹰峡、狮头峡、一线天、沙溪湖、中峡天然浴场千幻古岩、弥乐佛、心形潭等四十多个景点。 金果园风景区:景区集生态农业观光科普休闲、健身娱乐、购物为一体。园区种有各类水果40多种,形成春夏有桃、李、枇杷、葡萄、瓜果,秋冬有各类柑桔的的生态景观。 雅舍:梁实秋在雅舍寓居七年,创作雅舍小品20篇,反响很大,风动一时。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雅舍小品》流传。 老舍故居:老舍纪念馆,陈列有老舍的各类照片160余幅,文献160多册,是了解老舍人格魅力、感悟老舍文学精神的重要地方。 张自忠陵园:位于北碚梅花山,系抗日民族英雄张自忠上将墓。1940年5月16日,张将军殉国后,忠骸运抵北碚,蒋介石和冯玉祥亲自扶灵下葬。 文化教育北碚是全国文化教育卫生先进区,2001年成为重庆市唯一的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6年,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区。北碚有普通高校4所,中专中学30所,小学109所,在校大中小学生总数109200人。区内拥有全国重点大学、中央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南大学。在全区较出名的小学有:朝阳小学、西南大学附属小学、人民路小学、中山路小学、梨园小学、天生桥小学、实验小学、东阳小学、双凤桥小学、澄江小学、水土小学、静观小学、龙凤桥小学等。中学: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朝阳中学、兼善中学(原市十三中)、江北中学、王朴中学、48中等。职教:北碚职教中心。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初级教育学院。并且有医院20所,全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992人,其中职业医师932人,全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1人。有各类科研机构67个,其中部级科研机构3所,中央、市属大中型企业科研所 20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000人,各类科研人员6000余人。仪表材料、工业自动化仪表和煤矿安全仪器、水文、光学、微电子、生物技术的技术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02年经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批准,建立了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 交通运输北碚交通发达,是重庆进出川北的咽喉要地。襄渝铁路横穿东西,嘉陵江黄金水道纵贯南北,区间干道连接四面八方。北碚距重庆市中心24公里,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27公里,交通极为便捷。 目前,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1124.5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7.82公里,国省道62公里,(县)区道215.51公里,乡道163.57公里,专用道32.23公里,村道613.43公里,全区乡镇通畅率100%,通村通畅率76.5%。通航河流一条,航道里程48.62公里,港口(码头)34个,水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全区所有客渡船完成标准化改造,北碚、澄江等码头、渡口已具规模。现有襄渝铁路、遂渝铁路两条铁路线路过境,另有兰渝铁路在建。境内共有9个等级客运站场,85个客运招呼站。 嘉悦大桥 横跨嘉陵江,联接北碚蔡家与渝北悦来,全长3.97公里,宽44米,目前已通车。 嘉陵江朝阳复建桥 是重庆通往川北、陕西、甘肃的重要干道,大桥全长1001米,双向四车道,总投资17743万元,计划工期34个月。目前已通车。 重庆绕城高速公路西、北段 国道统一编号G5001。其中,西段长约55公里,起于北碚区附近,与北段相连,与渝武高速公路交叉形成北碚枢纽互通,止于九龙坡与江津交界的滴水岩,与南段相接。有北碚、歇马、青木关、曾家、金风、走马、滴水岩互通7处。北段长49.29公里,起于鱼嘴长江大桥北岸新龙湾,止于北碚区朱家坪。全线设有复盛、朝阳寺、天堡寨、仁睦、水土、施家梁6座互通立交。全程联接北碚、渝北、江北、巴南、江津、九龙坡、沙坪坝等区,现已建成通车。 缙泉路 南起张家沟,北至温泉高速路出口,全长1760m,双向四车道,现已通车。 城市快速干道 联接北碚蔡家和渝北悦来,向西通过蔡家中梁山隧道通达歇马,向东通过嘉悦大桥接渝北金兴大道,现中梁山隧道以东段已通车。 212国道整治(二期)工程起于沙坪坝井口镇,止于三溪口道班,今年7月竣工。 碚青路白改黑工程 全长9.7公里,现已建成通车。年内还将进行碚青路拓宽改造,双向六车道。 龙凤路及龙成路计划投资1000万元,已完成300万元。 文星湾隧道改造工程 由之前双向两车道改为双向四车道,连接老城文星湾与滨江路,现已通车。 轨道交通六号线 北碚境内25公里,其中车站7个,大桥1座,配电站2个,车辆段1个。目前进展良好,预计2013年底开通试运营。 北碚换乘枢纽 城南客运中心已于2008年1月1日投入使用,北碚所有省际班车已在此发车;北碚换乘枢纽公交站场由重庆城市公交站场集团实施,目前已经竣工投用,先期已开通客运站-加州区间公交车。 2012年,将着力建设畅通工程。完成轨道交通6号线土建工程。推进三环高速北碚段前期工作,开工建设蔡北干道、观音峡快速干道、碚青路改造工程、缙云山防火通道、绕城渝武立交和渝广高速北碚段等项目,完成龙凤大道二期工程和文干路、北金路改造。加强老城区交通设施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升畅通水平。加大水土高新园开发建设力度。开工云汉大道北段、万兴路二期、竹溪河东路等道路45公里,建成悦复大道、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2号路等道路14公里。全面推进蔡家组团城市综合开发。建成横二路、纵三路等道路10公里。加快二环以内公交覆盖进程。新增14个行政村通客车,全区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到82%以上,让更多农村居民享受到交通发展带来的好处,实现缩差共富、公交惠民,着力打造畅通城市示范区和公交都市示范区。 工业发展北碚工业拥有存量资产68亿元。形成了以四联仪器仪表集团为主的全国三大仪器仪表工业基地之一。以华光仪器厂、重庆光学仪器厂为主的光学仪器工业,以华伟电子设备厂、重庆专用汽车制造厂、红岩机器厂为主的机械制造工业,以重庆荣事达洗衣机公司为龙头的家电制造业,以大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首的医药制造业,以北玻仪器总厂、北盛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为骨干的玻璃制造业等六大工业支柱产业。许多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近100个产品远销海内外120个国家和地区。 2007年以来,北碚区强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围绕“做大做强、翻番升位”这一主题和“扶优扶强”和“招大招强”两大重点,加快推进北碚区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推动北碚工业经济更快更好发展。上半年,全区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主要指标完成1-6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86.61亿元(总量在主城9区中列第8位,在“1小时经济圈”的23个区县中列第9位),同比增长38.76%,高于全市平均增幅8.75个百分点(增幅列主城第2位,列“1小时经济圈”第6位);增加值26.55亿元(总量在主城9区中列第5位,在“1小时经济圈”的23个区县中列第6位),同比增长32.4%,高于全市平均增幅5.6个百分点(增幅列主城第2位,列“1小时经济圈”第6位)。其中27户大中型企业完成增加值17.79亿元,同比增长34.4%。工业经济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6%,拉动全区经济增长10.4个百分点。 支柱产业运行1、机械制造业 机械制造业在去年较快增长的基础上,今年1-6月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全行业实现总产值23.86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5.37%;同比增长29.87%,高出全区平均水平1.65个百分点,拉动全区工业增长10.43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达到49.63%,企业创新能力增强。 上半年机械制造业较快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受全市汽车、摩托车增长强劲影响,北碚区的相关配套企业得到拉动以及北碚区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力度加大,产品出口高速增长。 增长强劲的企业主要有:环泰机械(66%)、新兴齿轮(75%)、田中科技(165%)、华伟联龙(203%)等。 2、仪器仪表业 上半年,仪器仪表业实现总产值21.1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1.28%,同比增长18.48%,低于全区平均增幅11.39个百分点。 全行业增幅不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华立电能表公司在“两网”改造完成后,电能表需求降低(正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总产值同比下降29.85%;二是嘉陵华光受母公司(重庆嘉陵集团)破产和今年上半年军品订单减少等因素的影响,生产下滑,总产值同比下降26.6%;三是大唐称重因煤炭行业整顿,汽车衡需求减少导致生产同比下降5.4%。 该行业骨干企业中,只有四联集团保持了良好增长态势,上半年实现总产值12.93亿元,同比增长24.6%。 3、资源加工业 上半年,资源加工业快速增长。实现总产值19.22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8.50%;同比增长41.85%,高于全区平均增幅11.98个百分点,拉动全区增长10.78个百分点。1-6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38%。 全行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纺织行业受市场回暖影响,1-6月实现总产值3.64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东方纺织、灯塔织造等企业生产增长都超过了60%;二是煤炭采掘、洗选企业生产增长较快,特别是刘家沟煤业、胡安工贸、程凯公司等企业,1-6月总产值增长均在70%以上(关闭了非法开采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小煤矿,打破了原有的供求关系,加之国内主要产煤地区煤企囤煤等待涨价,使国内煤炭价格上涨)。三是典发钢业快速恢复性增长(产值同比增长382%,净增1.4亿元)的拉动。 4、生物制药业 上半年,生物制药业增长速度较低。完成总产值1.42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11%,同比增长23.20%,低于全区平均增幅6.67个百分点。 增长速度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大新药业的洛伐他丁技改扩能项目尚未投产,受国家药监局案件影响,华立药业报批的药号迟迟未能批准,影响了这两家企业的正常生产。 重点企业运行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长28.22%,增幅再创今年新高。其中,17户重点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9.13亿元[不含电力公司、华立药业和力帆汽车],同比增长26.63%,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总量的58%;40户成长型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5.13亿元,同比增长25.26%,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总量的22.43%,重点(成长型)工业企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到80.43%。 主要产品中,汽油机同比增长90.55%、纺织品同比增长82.8%、棉纱同比增长97.54%、自动化仪表及系统同比增长22.17%、摩托车配件同比增长13%,日用玻璃同比增长5.53%、水泥同比下降10.85% 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全区工业投资总量快速增长,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入12.69亿元,增长35.2%,低于全市增幅3.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32.3%,高于全市1.5个百分点。 全区现有企业技术改造项目76个(41个就地技改,5个迁建项目,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34个),项目计划总投资27.49亿元,已完成投入10.56亿元,项目达产后,预计总产值42.8亿元,可创利税3.5亿元。 已完成技术改造项目24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7个,完成投入2.36亿元,计划产值5.2亿元,已完成产值1.27亿元,1-5月新增产值8000万元。 正在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52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27个),已开工建设47个,计划投入25.13亿元,实际完成投入8亿元,预计产值37.6亿元,38个项目有望年内投产。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重庆顺安爆破器材有限公司整体搬迁项目,即将上报国土资源部争取用地指标;重庆富皇水泥(集团)有限公司4000吨/天新型干法综合节能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正在进行土地预审;重庆石坝石膏开发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石膏粉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已进入开工前期准备阶段;碚城光电仪表都市工业园、绿色纺织工业集中区、玻璃工业集中区、接纳“退二进三”中小企业集中区、三圣石膏工业基地发展规划和可研报告已进入编制阶段。 镇、街道、园区、基地重点镇街支撑作用明显。北温泉、水土镇、天府镇、歇马镇、童家溪、天生街道6个重点镇街上半年完成总产值54.38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的62.77%;同比增长41.92%,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拉动全区增长18.32个百分点。 其中,北温泉街道发展形势较好(光电仪表都市工业园拉动);水土镇、天府镇、歇马镇三镇经济增长的后续优势明显(特色工业基地支撑)。 目前同兴工业园区已投产企业共有8户,2007年上半年累计完成总产值2.36亿元,同比下降8.89%。产值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新投产企业尚未达到设计产能;二是华立药业青蒿素产品同业竞争加剧,新产品药号迟迟不能通过审批,不能按期投产;三是银钢科技目前销售不畅,订单缺乏,生产能力闲置。 入驻在建企业21家,1-6月累计完成投入4.68亿元。其中力帆微型车工业园、重庆祥意高低开关柜生产基地、重庆巨融大型电气成套系列生产基地、重庆苯特钢构生产项目等项目因决策原因,影响了投入力度和建设进度。 主要生产要素供配1、天然气供求情况:北碚区天然气工业用户主要是玻璃、化肥和摩配企业,另有商业、加气站和居民。其中,工业用气需求日均24万M3,约占全区用气总量的60%。经过区政府和区燃气分公司做大量工作,今年北碚区供气状况有所好转,1-6月我区天然气供给总量为6411万M3,日均供气量为35.42万M3,同比增长18%。受全市天然气供气时段性的影响,1-3月,部分工业企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4月以来,我区天然气供给总量已能基本满足现有企业生产需求。 2、融资情况:2007年上半年,北碚区各金融机构加大了对区内经济建设的贷款支持力度,1-6月,各金融机构放款7923户,金额30.14亿元,同比增加9.75亿元,其中工业企业贷款:户数445户,金额13.84亿元,同比增加4.31亿元;非工业企业贷款:户数7478户,金额16.3亿元,同比增加5.44亿元(其中:企业户数141户,金额7.19亿元,同比增加2.04亿元;非企业户数7337户,金额9.11亿元,同比增加3.40亿元)。 1-6月,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已先后向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推荐工业企业5户,推荐金额0.67亿元。目前,2户企业的0.14亿元申贷资金正在落实中。向三峡担保公司推荐贷款项目15户,推荐金额8.54亿元(其中:工业企业13户,推荐金额4.54亿元;基础设施项目2户,金额4亿元),7户项目正在落实当中,申贷金额5.39亿元(其中:工业企业5户,推荐金额1.39亿元;基础设施项目2户,金额4亿元)。向其他银行推荐工业企业20户,推荐金额1.45亿元(其中:5户企业的0.39亿元信贷资金已到位,4户企业的0.27亿元申贷资金正在落实中)。 二、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新产品快速增长。1-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产品产值42.58亿元,同比增长60.2%,新产品率达到49.2%,同比提高6.6个百分点; 二、出口高速增长。1-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9.66亿元,同比增长57.2%; 三、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综合指数149.9%(列主城区第5位,列“1小时经济圈”第16位),为历史最好水平,同比提高21.4个百分点;四是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05亿元,同比增长86.3%;实现利税总额5.46亿元,增长40.3%,企业亏损面为7.5%,同比下降6.3个百分点。 人居环境北碚是著名的花园城市。荣获"国家级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区"、"全国首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区"、"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2003年获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区有公园8座,小游园和绿化广场 20多处。绿化面积5.52平方公里,绿化覆盖面积5.7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30%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公共绿地1.15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8.7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达 14.3平方米。北温泉公园集山、水、林、泉、洞、寺庙为一体,堪称重庆市公园的典范。 北碚是全国文化教育卫生先进区,2006年,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区。北碚有普通高校4所,中专中学30所,小学109所,在校大中小学学生总数109200人,有医院20所,全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 1992人,其中职业医师932人,全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1人。有各类科研机构67个,其中部级科研机构3所,中央、市属大中型企业科研所 20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000人,各类科研人员6000余人。仪表材料、工业自动化仪表和煤矿安全仪器、水文、光学、微电子、生物技术的技术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02年经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批准,建立了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 北碚城郊商品农业极有特色。依托西南大学等本专科院校,科研机构;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北中学等重庆市重点中学。坚持"优质、规模、高效"的原则,以建设西南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区为龙头,大力发展花卉、优质水果、无公害蔬菜、种苗、珍禽养殖等五大支柱产业。北碚已成为全国的柑桔科研基地、蚕种研制基地和我市重要的副食品供应基地。尤其是花木产业发展迅速,静观镇被国家林业部评为重庆市唯一的"中国花木之乡"。2004年5月,北碚区在静观镇成功举办了重庆市第二届花卉园艺博览会。现在,每年静观镇都将举办一次重庆市花卉园艺博览会,静观镇也因此被称作北碚的“后花园”。名优土特产品有缙云毛峰、北泉银丝面、静观醋、三峡西瓜、447锦橙、北碚蜜柚、无核红心等。 北碚生态环境优美,青山常翠、碧水长流。缙云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上游亚热带阔叶林植物宝库,这道绿色生态屏障,减少了主城区的"热岛效应"。北碚气候宜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是最适宜居家、求学、创业的"花园城"。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