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邙行
释义

《北邙行》犹言北邙之歌。北邙,山名,亦作北芒,即邙山,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汉魏以来,王侯公卿贵族的葬地多在于此,后因此泛称墓地。云门大师有洛阳之行,见城内车水马龙,人头攒簇,而城外(邙山)坟冢垒垒,墓草芊芊,不由得感慨万千,遂作这首七言古风。以规谏人们不要贪图富贵,迷恋功名。此诗多用比喻,写得形象生动,发人深省。

作品名称:北邙行

创作年代:唐代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者:文偃

作品原文

北邙行

前山后山高峨峨,丧车辚辚日日过⑴。

哀歌幽怨满岩谷,闻者潜悲薤露歌⑵。

哀歌一声千载别,孝子顺孙徒泣血⑶。

世间何物得坚牢?大海须弥竟磨灭⑷。

人生还如露易晞,从来有会终别离⑸。

苦海哀伤不暂辍,况复百年惊梦驰⑹。

去人悠悠不复至,今人不会古人意。

栽松起石驻墓门,欲为死者长年计。

魂魄悠扬形化土,五趣茫茫井轮度⑺。

今人还葬古人坟,今坟古坟无定主。

洛阳城里千万人,终为北邙山下尘。

沉迷不计归时路,为君孤坐长悲辛。

昔人送人哭长道,今为孤坟卧芳草。

妖狐穿穴藏子孙,耕夫拨骨寻珠宝⑻。

老木萧萧生野风,东西坏冢连晴空⑼。

寒食已过谁享祀?冢畔余花寂寞红⑽。

日日相催苦流矢,贫富贤愚尽如此⑾。

安得同游常乐乡,纵经劫火无生死⑿。

作品注释

⑴峨峨:高峻,高耸。辚辚:象声词,形容很多马车行驰。⑵薤(xiè)露:古挽歌名。晋崔豹《古今注·音乐》:“薤露、蒿里,并丧歌也。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减也,亦谓人死魂魄归乎蒿里,故有二章。至孝武时,李延年乃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为挽歌。”薤为草本植物,又名荞头,其鳞茎名薤白,可食,并入药。

⑶泣血:极其悲痛而无声的哭泣。谓哭泣者已哭干了眼泪,继续哭而从眼中流出了鲜血。

⑷须弥:佛教传说中之高山名。

⑸晞(xī):干。《诗经·蒹葭》云:“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⑹辍(chuò):停,中止。况复:何况。

⑺五趣:佛教语,即五道或五恶趣。《俱舍论》八云“谓前所说地狱、傍生、鬼及人、天,是名五趣。”傍生,指畜生。井轮度:谓往复轮回如水井上的辘轳旋转。

⑻妖狐:狐狸。因其多奸善诈,故俗传中常指为妖。子孙:此处指小狐狸。寻珠宝:指盗墓。

⑼萧萧:树木摇动貌。屈原《九歌·山鬼》有“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句。

⑽享祀:祭祀。

⑾流矢:流者飞也,矢者箭也。本意为无端飞来的乱箭。这里仅指飞箭。

⑿常乐乡:指出家隐修处。劫火:佛家语,指世界毁灭时的大火。一般也把乱世的灾火称劫火。

作者简介

文偃

(864-949)唐末五代诗僧,十国南汉韶州云门山僧。字匡真,俗姓张,姑苏嘉兴(今浙江省嘉兴市)人。幼依空王寺志澄律师出家。资质敏颖,好学善思,以精究律部为己任。后参雪峰义存,极为投机,义存以禅宗密法传授。其后历谒洞岩、天童、归宗、曹山、疏山、干峰、灌溪、南华诸方。机锋健捷,名声益盛。抵灵树,知圣禅师奉为首座,嗣后接任灵树住持,终成禅宗青原下六世,云门宗创始人,著作极丰,多为前代经典疏注,宗门奉为圭臬。偶尔作诗,亦有可观。

唐代王建诗作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北邙行

【创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王建

【作品体裁】七古

作品原文

北邙行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

堆著黄金无买处。天涯悠悠葬日促,冈坂崎岖不停毂。

高张素幕绕铭旌,夜唱挽歌山下宿。洛阳城北复城东,

魂车祖马长相逢。车辙广若长安路,蒿草少于松柏树。

涧底盘陀石渐稀,尽向坟前作羊虎。谁家石碑文字灭,

后人重取书年月。朝朝车马送葬回,还起大宅与高台。

注释译文

北邙:山名。即邙山。因在洛阳之北,故名。东汉、魏、晋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汉梁鸿《五噫歌》:“陟彼北芒兮,噫!顾瞻帝京兮,噫!”唐沉佺期《邙山》诗:“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红楼梦》第一回:“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

洛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西部,市区面积79平方公里,人口97万。中国著名古都,有“九朝古都”之称,中国佛教祖庭白马寺位于市东,其南龙门石窟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河南省第二大城市,陇海铁路、焦枝铁路交汇于此。

归葬:人死后将尸体运回故乡埋葬。《史记·管蔡世家》:“悼公死於宋,归葬。”唐韩愈《董府君墓志铭》:“明年,立皇太子,有赦令,许归葬。”《儒林外史》第三九回:“他今求的他太翁骸骨归葬,也算了过一生心事。”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作为母系大家族的成员,其中还包括出嫁死后必须归葬于本氏族的男子。”

冈坂:较陡的山坡。《后汉书·耿弇传》:“自行精兵上冈阪,乘高合战,大破之。”

毂:车轮中心,有洞可以插轴的部分,借指车轮或车。

铭旌:竖在灵柩前标志死者官职和姓名的旗幡。多用绛帛粉书。品官则借衔题写曰某官某公之柩,士或平民则称显考显妣。另纸书题者姓名粘于旌下。大敛后,以竹杠悬之依灵右。葬时取下加于柩上。《周礼·春官·司常》:“大丧,共铭旌。”唐李白《上留田行》:“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於此举铭旌。”清蒋士铨《临川梦·哱叛》:“铭旌字,谁结个灵堂挂?”郭沫若《满江红·天外人归》词:“高树铭旌三叩首,跪参导弹孤哀样。”

盘陀:指不平的石块。宋陆游《小园》诗:“倦就盘陀坐,闲拈楖栗行。”清曹寅《题姚后陶比丘小像》诗之一:“香海横流事特奇,盘陀安稳胜须弥。”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享年约六十七岁。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著有《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4 16: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