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庄村
释义

村庄名称,在我国山西、海南、陕西、山东、河南、云南等省份均有以此命名的村。因为历史、地理、自然资源等原因,这些村在经济发展、人口、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等方面,发展并不均衡,但各具特色。

山西省临汾市侯马市张村乡辖村

北庄村位于侯马市北郊,侯马温泉西侧,北与曲沃县高显镇接壤,西与襄汾县永固镇隔河相望,全村5个村民小组,193户,891口人,1310亩耕地。

北庄村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同蒲、侯月铁路绕村而过,晋侯高速路穿村西行,高速路侯马连接线出口位于村东门口,侯马陆港口岸—宝特仓储公司设在晋侯高速出口南2公里处,是山西南部最大的商贸仓储集散中心,交通运输,货贸物流快捷方便。俗称侯马北大门经贸商阜小金三角。

北庄村人杰地灵,土地资源广阔,文化底蕴深厚,封建历史时代,古庙宇建筑十多处,气势恢宏。198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20年间全村大中专以上学历的学生达66人,比例之高在当地小有名气。

北庄原址在现村址西边约两华里的坡下,从1963年开始,全村逐步迁移到现村址。

关于北庄的历史,据当地人与周围村比较说,先有北庄后有南庄,根据是:北庄原址过去建有不少庙宇,而大南庄则庙宇很少。

侯马解放前后,北庄有五位同志先后参加了革命队伍:

郭全福: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东征路过侯马,宣传抗日救国,他加入了红军队伍。参加过平型关战役,后因负伤退役。1960年从河北阜平县南石头村回到北庄,已去世多年。

郭成域:1915年生,1947年10月参军,后随军南下,在部队搞后勤工作,正团级,离休后在乌鲁木齐市。

陈诚礼:1928年生,小名九妮,1946年参军,先后在南京军区,蚌埠军分区,南京城西湖农场工作,副师级,已离休。

郭成湖:1926年生,1948年从曲沃中学保送到临汾行署晋绥干校学习;1949年10月南下到成都,曾在省委工作;后又调至南充市工作,正处级;六十年代,调回临钢运输处处长。八十年代去世。

李文章:1920年前后出生,1947年加入我革命队伍,后南下到了云南部队,任团政委。八十年代去世。

北庄温泉,位于北庄村东。是洗浴,游泳,健身的好去处。七十年代初,山西省地质勘探队从水文地质勘测考虑,打了这眼深井。井深800余米,水温40℃井水常年自流。附近村民利用其浇灌土地,露天洗浴。九十年代初,侯马市政府对北庄温泉始开发利用。修建道路,建筑浴馆、泳池,绿化了环境。九十年代末,地区商检局在此又修建了温泉宾馆。

北庄村西,有侯马市地震局建立的地下水文观测站(现已交地区地震局管理)。内有七十年代初侯马电缆厂打的深井,井深774米,水温32℃,后无偿交付市地震局,作为地下水观测井使用。

北庄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在落实第二轮土地延包工作的基础上,积极研讨农村工作的新路子,向新的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前进。

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黑山乡辖村

大黑山乡北庄村位于长岛县西南部的大黑山岛东侧中段,为大黑山乡政府驻地。村庄聚落近似三角形,三面环山,东临北庄湾,因位于大山之北,相对南庄而名,现有200户,501人,经济结构以海参、扇贝养殖和渔业捕捞为主。

明天启年间,相继有葛、张姓从蓬莱,侯姓从栖霞,李姓从荣城迁入建村。清道光年间起属北庄社,1934年属北庄乡,1945年属庙岛区,1946年属黑山区,1948年属黑山乡。1956年成立黑山乡前进社,1958年为黑山大队北庄生产队,1962年为黑山公社北庄大队。1984年建立行政村,1985年4月隶属大黑山乡,2003年,属黑山乡。

古墓群。北庄村西曾出土古墓群一座。墓型多为土坑竖穴,内填牡蛎皮。出土文物有青铜舟、青铜剑和陶鬲、陶豆等,据专家考证,认定为东周至汉代墓群。

北庄村以辖区内有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而闻名。

北庄古遗址。位于村东北部山坡上,因村而名。南临小河,东靠海,西倚老黑山。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140米。遗址南部被现代村落所压,发掘面积约500平方米,清理出半地穴式房屋基址73座,合葬墓4座,出土大量陶器和部分石器、骨器等,根据北京大学考古工作者的测定分析,确认北庄古遗址为新石器时期的村落遗址。文化层自下而上分别为:北庄下层距今6000~7000年,北庄一期距今5100~6000年,北庄二期距今4500~4600年。此遗址因与西安半坡遗址属同一时期,被专家们称为中国的“东半坡”。

目前该遗址之上建有北庄遗址博物馆一座。

山西省原平市楼板寨乡辖村

北庄村位于进入楼板寨的必经之处,与闻名全市的“观上水库”遥遥相望,全村气候潮湿,空气清新。地貌以丘陵为主,远远望去,层层梯田象等高线一样排列。

全要现有耕地1040亩,其中水浇地有260亩,其余均为坡梁地;全村共有194户610口人,人均土地为1.68亩。农业种植以玉米为主,兼种豆类等小杂粮。改革开放以后,村里曾大规模种植萍果树,产生了不错的经济效益。近几年,因萍果品种老化,产量低而被淘汰,相继发展了核桃树。村外有一铁矿精选企业,名为原平市平原选矿厂,属民营企业。经济来源以出售粮食、民办企业、家庭放牧、家庭养殖(养鸡)、外出打工等为主。

2005年,新修一条水泥通村公路,长1500米;2007年,新修村委会活动场所一处,并开通了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村里有小学一所,教师3名。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辖村

北庄村位于在云龙镇东北部,北庄村现有农户29户,人口100人,耕地面积267亩,其中水田103亩坡地164亩;该村的经济作物主要有瓜菜、水稻、橡胶、荔枝和香蕉等水果,2004年人均收入达3410元。北庄村原都是杂草丛生、牛栏、猪舍到处乱建、乱搭,村容村貌脏、乱、差的村庄。

该村2004年2月成立了文明生态村创建领导小组,充分利用共享资源,以整治环境入手,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按“四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资金,统一施工的要求,大力开展文明生态村联合创建活动。拆除影响村容村貌旧房子12间,搬迁牛栏猪舍21间,清理庭前屋后杂草杂3080平方米,清除垃圾和杂石1000车次,修建水泥硬板道路25条,总长2800米,其中3米宽村道3条长750米,村巷道22条长2050米,建一间113平方米的文化室,一个标准篮、排球两用球场等文化活动设施一批,三个休闲景点。现在北庄村村民团结友爱,和睦互助,文明守法,勤劳致富,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在积极抓好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创建同时,不放松生态经济建设,在大旱之年,水稻不能播种的情况下,水田全部改种辣椒,形成规模生产,采取打深井、挖深塘、挖田头抗找水源,用机抽水、用车运水、用肩挑水等积极抗旱措施。战胜旱魔,取得胜利。现在北庄洋千亩辣椒生长茂盛,喜获丰收。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贞元镇辖村

北庄村北庄村共2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287户,1204人,耕地1682亩,人均1.4亩。有苹果、桃等经济林289亩,主产小麦、玉米。总收入2833012元,人均纯收入1355元。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龙门镇辖村

北庄村地处吕梁山下,系韩城市龙门镇的镇中村。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331户,1386人,现有耕地面积861亩。交通便利,108国道穿境而过;经济发达,有村属企业4家,股份制企业2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村先后荣获“省级文明村”、“省级敬老模范村”等殊荣,连年被龙门镇评为各项工作先进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雷正民被评为韩城市2005、2006年模范共产党员,他创立的企业秦星水泥厂被中国建筑材料企业管理协会评为2005年度“中国优秀建材企业”,企业生产的大麦山、普硅水泥被评为“中国优秀建材产品”,他本人亦被授予 “ 中国建材企业管理成就奖 ” 光荣称号。2006年9月被评为 “ 陕西十大红旗人物”。

山东省莱西市水集街道辖村

村名由来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曲式好由水沟头迁此建村以已名名村“式好村”。尔后,周、赵两姓相继迁入。至民国末年又因该村地处水集村北,复以方位名村为“北庄村”。

政区人口

北庄属莱西市水集街道办事处,距办事处1.5公里,2004年有居民510户,人口1507人,面积18万平方米。

经济状况

北庄村现有青岛洪全房地产开发公司;青北方建筑工程安装公司;青岛北方构件厂;月湖服装厂,惠宝制衣有限公司;超敏电器有限公司;俊熙服装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为北庄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截止2004年北庄村经济总收入5830万元,人均收入5850元。

山东省平度市崔家集镇辖村

村庄由来

宋末元初,江苏镇江市丹阳县一荆性者游历至此定居,死后葬在距住处北硐公里处,其后代为守祖坟,在坟地西侧建房居住,取村名为北庄。

政区人口

位于镇驻地西部,东邻坊头村,西靠大阳照,南连院上村,北接大兰村,耕地面积406亩,全村72户,232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花生加工为经济发展的重点。2005年,有餐饮、服务业2户,从业4人,固定资产3万元,经济总收入150万元,人均纯收入5000元。

优势产业

种植、养殖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种植以小麦、玉米、花生为主,2005年有蔬菜大棚20个,以种植西红柿为主,年收入80万元。

社会事业

2005年硬化、绿化、美化街道1条,投资1万元,栽植杨树900棵。2005年该村居民吃上自来水,有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50部,有线电视用户42户。

该村历年获得的荣誉称号。青岛市级文明村庄。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匡远镇辖村

北庄村隶属于匡远镇瑞星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5 公里,距离镇22公里。国土面积1.31平方公里,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13.3 ℃,年降水量898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108亩,其中人均耕地0.84亩;有林地1022亩。全村有农户33户,有乡村人口122人,其中农业人口122人,劳动力7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2人。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4万元,占总收入的 28.33 %;畜牧业收入72万元,占总收入的 60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87头,肉牛11头,肉羊42头);渔业收入4万元,占总收入的 3.33 %;林业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 1.67 %;第二、三产业收入4万元,占总收入的 3.33 %;工资性收入11万元,占总收入的 9.17 %。农民人均纯收入3666元,农民收入以畜牧业、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9人(占劳动力的 12.33%),在省内务工9人。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辖村

北庄村是云龙镇云蛟村委会的自然村,坐落在云龙镇东北部,位于北庄田洋的东侧。北庄村现有农户29户,人口100人,耕地面积267亩,其中水田103亩坡地164亩;两村的经济作物主要有瓜菜、水稻、橡胶、玉兰笋、荔枝和香蕉等水果,两村2005年人均收入达3717元。

北庄村原都是杂草丛生、牛栏、猪舍到处乱建、乱搭,村容村貌脏、乱、差的村庄。2004年2月,村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在区、镇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两村分别成立了文明生态村创建领导小组,两村根据紧紧相邻的地理位置,提出两村联合创建文明生态村,充分利用共享资源,并以人为本,加强宣传发动,统一思想,提高群众的集体观念,两村群众讲团结、同心协力,艰苦奋斗联合创建文明生态村。村以整治环境入手,采取“政府拨一点,联系点单位助一点,外出人员捐一点,集体和群众出一点”的方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并按“四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资金,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的要求,大力开展文明生态村联合创建活动。两村共筹资金32万元,其中群众自筹资金1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8000多个。按照规划,遵循从村内到村外,先净化后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的原则,有步骤地抓好两村的联创工作,进行卫生整治和创建,拆除影响村容村貌旧房子12间,搬迁牛栏猪舍21间,清理庭前屋后杂草杂木3080平方米,清除垃圾和杂石1000车次,修建水泥硬板道路25条,总长2800米,其中3米宽村道3条长750米,村巷道22条长2050米,建文化活动设施一批,其中一间113平方米的文化室,一个标准篮排球两用球场,三个休闲景点。改水改厕31户,新建沼气池4个,修建5条挡土墙450米,填土方500多立方米,铺草皮4000平方米,种植各种花木5000多株。同时,村里加强村民的思想道路建设,开展创建文明家庭,开展“改陋习、树新风”法制教育等活动,使两村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群众的观念发生明显的转变。经过与相邻的角布村联心创建,北庄村团结友爱,和睦互助,文明守法,勤劳致富,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两村群众在积极抓好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创建时,不放松生态经济建设,2005年的冬季生产,北庄洋的水田全部改种辣椒,形成规模生产,群众喜获丰收,仅辣椒户均收入超2万元,现在角布北庄两村逐步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河南省新乡市徐营镇辖村

徐营镇北庄村简介

徐营镇北庄村位于获嘉县与武陟县交界,地处获武公路沿线,全村共有238户,980口人,耕地面积1350亩,28名党员。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文明户”、“平安家庭”评选活动,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农科实用知识、及时获取市场信息,通过举办培训班、外出学习参观等形式不仅解放了思想,更新了理念,增强了执政的主动性,提高了整体素质、致富带富能力和参政议政能力,在各项工作中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特色、特产

北庄村确立以生猪养殖为本村特色经济建设特色亮点。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优质商品猪示范养殖小区。推动农村改水、改厕、改养的习惯,实现人畜分离。一些党员通过学习课件中的农业科技知识,实用技术等方面内容,增强了致富本领,转变了自己的陈旧观念,大胆探索,带头发展养猪业,李瑞岭的猪场生猪存栏近千头,年生猪出栏达5000余头。同时在他的带动下,该村发展上规模养猪户25户以上。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中村镇辖村

基本情况

北庄村位于沁水县西部中村镇中部地区,有耕地1039亩,192户,684口人,有5个村民小组,党员39人,分三个党小组。

经济发展

本村辖区内有镇办年产30万吨煤矿一座,有民营企业年产60万吨焦焦化厂、60万吨洗煤厂,村集体企业沁水县北盛货运中心,年创造利润40万元,集体收入每年达60万元。2009年人均收入4398元。

新农村建设

2003年以来,北庄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强抓机遇,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在全村广大村民、党员、干部共同努力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一定的贡献。2003年投资55万元,硬化村内胡同12000平方米;投资55万元,修通了1.7公里村级公路;投资50万元安装了加密电视,打坝1800米,修大桥2座,安装了村里的街道路灯,引进了年产60万吨的民营企业沁泽焦化厂;投资30万元,新建村集体企业沁水县北盛货运中心;投资30万元修建了北庄村牌楼;投资14万元对村委办公大楼进行了装新改造,改善了村委办公条件和办公设施;新修了篮球场一个,购回健身器材13套,增添了村民健身运动的各项设施;投资260余万元,改变了村民的饮水问题投资130万元,整治了村环境卫生和清洁工程;投资69.6万元,完成了改河改路工程;投资280万元,修建了北庄村休闲娱乐广场;投资45万元,修建了人民舞台;投资100余万元,对本村182户677口人实施了煤层气管道安装工程,树立了北庄村形象,美化了北庄村环境,改变了北庄村面貌。

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我村支部为实现跨越发展,转行发展理念,始终把造福群众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财富共创,成果共享,和谐共建,确保人民群众得实惠入手,班子成员带头,以村民联户的方式,带动村民办起了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200万元修建了养羊园区,为推动我村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山西省高平市三甲镇辖村

北庄村位于高平市区东北5公里处,隶属三甲镇。地势北高南低,北靠杏坡岭,紧邻长寿村,南与邢村毗连,西靠天狮岭,与李家、孟家山岭接壤,东与底池隔河相望。旧时四面山岭,村落环卧其中,宛若聚宝盆地。现村落扩大,避大道与高团路相连。全村约400余户,东面小东仓河、高团公路、207国道,长晋高速公路,纵贯南北,交通十分便利。

北庄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北庄遗址位于村东南约20米的台地上,东距东仓河约100米。地面散落有大量陶片,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但北庄村的真正繁荣兴盛当属明清时期。北庄村以郭姓为主,据《高平县志《郭氏家谱》和有关碑刻记载:郭氏“系出汾阳”,“其先太原人,始祖恩贾于泽之高平,乃后遂籍玉高平。”至明代,郭姓家庭兴旺,子孙繁衍,人口剧增,加之它姓先后迁入,村落渐次扩展,名震一方。

以郭姓为主的民居建筑,依势而建,高低错落,左右排列,加之纵横交错的街巷,别具特色的阁楼、庙堂,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北庄古村落。

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辖村

村落概貌

流村镇辖村,位于镇域西北部100米距昌平城20公里,与亚都科技园相隔一条公路。从流村环岛穿过迎宾路彩桥到亚都广告牌就是村口,交通便利。全村现有耕地300亩,52户人家,人口184人,其中男性88人、女性96人。姓氏以张为多数,另外还有10余种姓氏,除一人满族外,均为汉族。

历史沿革

成村于清朝末年,只有张、陈、沙三家人,兴盛于解放后,发展为50来户,曾用村名白洋河、张庄、沙庄等。因1958年修王家园水库,1960年全村迁到北流村归北流五队。1961年18户留在北流村,28户迁到刘庄归黑寨六队。1977年至1978年全村从刘庄迁回原址,改村名为北庄村。

自然环境

地处白洋河套南岸,土地贫瘠,水源匮乏。村东相隔一条公路处是北方驾校旧址、亚都科技园和流村镇政府;村南有流村供电所、王家园村。

村政建设

近年来,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村内街道5000多米,实现道路硬化100%;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在道路边和村委会院内砌垒小花墙300米,村内大街小巷安装路灯;2001年改造自来水管道1200米,购27千瓦水泵一台,解决了村民生活用水;残疾人每人每年享受2400元生活补贴;低保户每人每年1680元生活补贴。村投资1080元,为全村农业人员办理大病统筹医疗保险,减轻村民医药费用负担。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侯城乡北庄村

村情概况

山西省太谷县侯城乡北庄村地处侯城乡南山区,四面环山,环境优美。北庄行政村共有北庄、游家庄两个自然村,全村共54户,142人,耕地444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果树种植为主,养殖、劳务输出为辅。

近几年来,北庄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支部、村委一班人大力开展人畜饮水安全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极大的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三千余元。

地方特色

山西省太谷县侯城乡北庄村地处侯城乡南山区,四面环山,环境优美。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果树种植为主,养殖、劳务输出为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3: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