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成德宁 |
释义 | 成德宁,1969年12月5日出生于湖南省绥宁县。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武汉大学,1992年)、硕士学位(武汉大学,1995年)、经济学博士学位(武汉大学,2000年)。2001年至2003年在清华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现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从事发展经济学、技术创新与发展,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移民安置规划与咨询项目、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移民安置规划项目4 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 项,主持多项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和武汉市软科学研究项目。出版专著1 部,参著6 部,发表论文40 多篇。获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已出版的主要著作与论文: 1.中国“贫困人口城市化”的趋势与对策,《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5),独著。 2.城镇化、劳动分工与农村市场扩展,《南都学坛》2007(4),独著,《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观点摘录。 3.城市化、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发展经济学研究》(第四辑),独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 4.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南都学坛》2006(6)独著,《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观点摘录。 5.论城市偏向与农村贫困,《武汉大学学报》2005(6),独著。 6.实现公平增长与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经济评论》2005(2),独著。 7.贫困城市化与反贫困的新思维,《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1作者。 8.公共财政政策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5),独著。 9.振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海派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独著。 10.知识密集型企业薪酬设计的原理与策略,《南都学坛》2005(3),独著,《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观点摘录。 11.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政策,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个人学术专著。 12.各种发展思路视角下的城市化,《国外社会科学》2004(6),独著。 13.我国入世后的城市发展战略分析,《南都学坛》2004(1),独著,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14.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新方向与中国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独著。 15.城市化的效应分析与发展思路,《南都学坛》2003(2),独著,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16.高技术产业经济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副主编。 17.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21世纪的城市发展,《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2(10),第1作者。 18.湖北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与对策,《湖北社会科学》2002(11),第1作者。 19.国外学者关于城市化作用的再认识,《经济学动态》2002(7),第1作者。 20.以信息化推动城市发展的战略思考,《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0),独著。 21.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比较与启示,《经济评论》2002(1),独著。 22.发展中国家应在“公平中实现增长”,《宏观经济研究》2002(6),独著。 23.农村工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难点与对策,《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1),第1作者。 24.知识经济与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经济地理》2002(3),第1作者。 25.英国前工业化时期的农业革命及其在社会转型中的作用,《安徽史学》2002(3),独著。 26.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城市发展的战略思考,《经济经纬》2001(6),第1作者。 27.经济结构调整与我国就业问题的战略思考,《生产力研究》2001(5),独著。 28.以信息化推动城市化,《发展研究》,2001(7),独著。 29.湖北的老龄化,《湖北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00~2001),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 30.经济结构调整与再就业工程,《中国再就业工程》,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1.移民与库区社会转型,移民与库区文化转型,《跨世纪的迁徙: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2.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意义与战略选择,《中国人口科学》,1999(3),第2作者,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33.乡镇企业向城镇聚集无坦途,《中国改革》,1999(8),第1作者,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34.知识经济时代农业技术进步的对策,《学术界》,1999(3),第2作者,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35.户籍制度改革与人口城镇化,《经济经纬》,1998(3),第2作者,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36.人口素质的提高与中国经济起飞,《经济评论》,1997(4),独著,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37.城镇化:世纪之交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学习与实践》1996(8),第2作者,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38.21世纪中国经济学前瞻,《高校社科管理研究》,1996(3),独著。 39.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在哪里?《理论月刊》,1996(8),第2作者。 40.17世纪英国的社会流动与结构变迁,《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1994(1),独著。 主持的科研项目: 1.城市化,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04~2008年。 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经验教训与湖北城市化问题研究,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7~2008年。 3.公共财政政策与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全国工商联重大软科学研究课题子课题,2006-2007年。 4.湖北省人口城镇化战略研究,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项目,2005-2006年。 5.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武汉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项目,2004-2005年。 6.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武汉市雨水项目移民安置调查与规划,武汉市城市建设利用外资管理办公室委托横向项目。 7.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城市污水处理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武汉市城市建设基金管理办公室委托横向项目。 8.世界银行贷款大唐托克托火电项目移民安置监测与规划,内蒙古大唐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横向项目。 9.世界银行贷款贵阳交通项目移民安置行动计划编制与咨询,贵阳市世界银行贷款交通项目办公室委托横向项目。 获奖情况: 1.2007年获第四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专著类)一等奖(本人专著为获奖丛书中的一本)。 2.2005年获武汉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本人排名第3)。 3.2003年获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4.2002年获湖北省第三届人口与计划生育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5.2001年获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994~1998年)一等奖(本人排名第2)。 6.1997年获湖北省委宣传部“改革、发展、稳定”专题优秀文章二等奖(本人排名第2)。 个人文集: 参与式发展与中国城市治理模式创新 论产业集群与新产业政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