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城市学概论 |
释义 | 城市学概论城市学概论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社科图书。 图书城市学概论详细资料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条形码: 9787500470731 ; 978-7-5004-7073-1 I S B N : 9787500470731 出版时间: 2008-8-1 开 本: 16开 页 数: 429 《城市学概论》:我们正处在城市时代。2007年世界有50%以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近45%。2050年世界城市人口将达50亿以上,中国的城市人口将占总人口的65%。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化的动力。城市有利于提高社会要素整体配置效率,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基础支撑。快速的城市化增强了资源环境压力,也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依托,为治理污染提供了规模化的需求。享受同等生活水平,在城市消费比在农村更节约。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不仅是产业中心、人居中心、知识创新中心,而且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体。研究城市规律,解决城市难题,是时代的需要,是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由此,城市学应运而生,城市学也因此而兴旺繁荣。 城市学是研究城市发展、变化和运行规律及调节机制的科学。城市学研究的对象是城市整体和城市系统,为城市(中观)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城市学科群包括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管理学、城市文化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生态学、城市史等学科。《城市学概论》是构建城市学理论体系的一次尝试。 章节《城市学概论》由总论和十四章组成。总论主要讨论城市及城市学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第一章至第六章主要讨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城市管理、发展战略、规划、空间结构、土地利用及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第七章至第十一章主要讨论城市各组成部分的管理问题;第十二章至十三章主要讨论城市与所在区域关系问题;第十四章主要对中国的城市和城市化进行了探讨。 城市学概论目录总论城市与城市学 第一章城市管理 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 第三章城市规划 第四章城市空间结构 第五章城市土地 第六章城市基础设施 第七章城市经济 第八章城市社会 第九章城市社区 第十章城市文化 第十一章城市环境 第十二章城市与区域 第十三章城市密集区 第十四章中国的城市与城市化 后记 城市学概论文章节选《城市学概论》为城市学研究专著。全书十四章,主要包括城市的起源、发展、本质和职能,城市管理和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和空间结构,城市土地和基础设施,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城市环境和城市社区,城市密集区,城市与区域,中国的城市与城市化等。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市学概论》对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城市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际指导价值。 城市学概论相关资料 第一章城市管理 第一节管理和城市管理 一管理的定义 在探讨城市管理之前,有必要对管理和城市管理的基本概念作一界定。在管理学发展的100多年历史上,关于管理的定义有几十种之多。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变得更有效的过程。这里,过程的含义表示管理者发挥的职能或从事的主要活动,这些职能可以概括地称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①这一定义把管理视为一个过程,并指出这一过程的着眼点在于“使活动变得更有效”,强调管理对组织或者系统活动效率方面的重要意义,即实现“1+1>2”的功效。但是,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管理在提高效率的意义上既不是绝对的,更不是唯一的。管理活动能否提高系统活动的效率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提高系统活动的效率,要受到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因素制约。 后记《城市学概论》的编写于2003年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城市中心)的年度科研计划,拟于2004年末完成。但在完成全书框架设计和部分章节之后,因为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几乎中断。2005年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提出编写100本教材的任务,《城市学概论》作为城市发展系承担编写的三本教材之一列入计划。由于本书各章节成文时间相差数年,个别早已完成的章节所用数据截止到2000年,因调整难度较大,未作更换,但不影响分析的结论。 在中国,城市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其范畴、内容、体系、研究方法等均有待于深入探索,本应由对城市研究有较深造诣的人士通力合作完成,但基于城市中心学科建设和培养队伍的考虑,负责本书各章编写的均为城市中心的在职科研人员。所以书中难免有许多疏漏、不足甚至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本书各章节的撰写人,总论:黄顺江(第一节、第二节),牛凤瑞(第三节);第一章:李学锋;第二章:李红玉、王建武(第三节);第三章:宋迎昌、朱光辉(第二节);第四章:李健;第五章:李景国;第六章:李庆、邓静茵(第二节);第七章:李学锋(第一节)、盛广耀(第二、三节)、李药(第四节);第八章:李国庆、李恩平;第九章:单菁菁;第十章:袁晓勐;第十一章:李宇军(第一节)、罗勇(第二节)、侯京林(第三节)、何丽(第四节);第十二章:梁本凡;第十三章:宋迎昌;第十四章:黄顺江(第一节)、牛风瑞(第二节、第三节);牛凤瑞对全书进行框架设计和统编。虞梅仁、李菲菲完成了第十四章第二、三节数据汇总,廖茂林对全书编写和出版进行协调组织,彭沛燃对全书进行文字编排和打印。应该说,本书是城市中心集体攻关的成果;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城市中心在城市学领域研究成果的展示。城市学理论和方法体系正在发展中,我们所作的只是第一步。 城市学概论作者介绍牛凤瑞,1946年10月生。曾任河北省社科院农村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现任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199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2项,获省部级一等、二等、三等优秀研究成果奖、科技进步奖11项。已出版的专著、合著主要有《县级农村规划方法》等14部;发表的论文、调研报告主要有《中国农业经营规模问题思考》等180多篇。2003年以来主编《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提出未来几十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总趋势是供不应求,判断房地产形势不能简单以同比数据为依据等观点;发表《中国三农问题求解与城市化》等论文10篇,明确提出: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减少农民的基本途径是推进城市化,中国农村不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相对不发展,在当前农村要素向城市聚集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