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洋军医学堂 |
释义 | 简介北洋军医学堂始创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是今天台湾国防医学院(National Defense Medical Center,NDMC),或称国防医学中心的前身。以此称谓使台湾国防医学院成为中华民国军事院校中历史最悠久之学府。 学校由1902年11月,为当时的天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所创立,聘请日本驻军医院的院长陆军二等军医正平贺精次郎为总教习,以徐华清担任总办。专门培养北洋陆军军医为目的,最初学生为四十人,从天津附近居民中招募。最初地址在天津南斜街原浙江会馆馆址的中国房屋充任校舍(天津东门外海运局旧址)。从同年十二月开始授课,以后学生每年增加,校舍感到狭小,所以到了1906年6月,在海河北岸的河北新区黄纬路盖建新校舍,同年十二月竣工,学校搬迁。新校舍是欧式楼房,能容纳二百名。现有学生一百五十名,分为三个班。在1907年2月,第一期毕业生三十五名,全都担任官职,配属北洋各镇。学校因为抗战和内战几经迁徙、更名,所以鲜为人知,学校也失去最初的面貌,而且人们经常把它和保定军医学堂相混淆。 年表1902年(清光绪28年)袁世凯于天津东门外海运局创立北洋军医学堂,开始招收医科学生。 1906年(清光绪32年)移至天津黄纬路。 1912年(民国元年)因为被陆军部接管,更名为陆军军医学堂。 1914年(民国7年)迁至北京。 1928年(民国17年)该校被南京国民政府接收,学校迁至南京汉府街。 1936年(民国25年)更名为军医学校。 1937年(民国26年)日本侵华,9月迁往广州。 1938年(民国27年)广州危急,学校先迁往桂林,后迁至贵州安顺。 1947年(民国36年)迁到上海江湾,转年学校改组,与军医预备团及陆军卫训所合并为国防医学院。 1949年(民国38年)迁至台北水源地。 1999年(民国88年)迁至今天台北市内湖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