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友儒 |
释义 | 陈友儒,字东陵,印江峨岭镇甲山村人,生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万历初以选拔贡士授河南省治水县驿丞。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友儒告假回乡,适遇洪涝。印城西门坝数千亩良田被洪水淹没,一片汪洋,洪水之后便是干旱,致使当年谷物无收。友儒当即与地方官绅计议治水防旱、防涝,带头捐助纹银300两、谷300挑,倡导修筑从狮子尾巴至甲山桥头的穿城通渠,得到城里、中寨口、甲山等处居民和农民的拥护及官府绅士的支持,受益户按每半亩田捐银3钱,其他则取其自愿。友儒凭着自己的水文知识测定渠道、绘制图式、拟制修筑方案。经官府及城寨绅民审定,即行动工。渠由城东狮子尾巴起修,顺太阳山麓经东桥头、上河街进城,出正街澄清楼,下纳东、北门沟水,随街巷曲折出城西门坝,经中寨口至西城桥侧入北门河,长2200余米,宽3米许,上游深2米许,下游1.5米许,两侧砌以料石,底铺毛石,于澄清楼大桥下分一条支渠经中大街、西大街,由城西南角水洞出西门坝南,折至陈家碾房汇入印江河支流,长1500余米,宽1米许,城内段深1.5米,下游1米许。两侧及底均砌以卵石,二渠坚固,至今部分仍保存原貌。在修狮子尾巴拦河堰渠时,为了动员广大群众出力,加快进度实行抱一石头给一粑粑,以示慰劳,故称此拦河堰为“粑粑堰”。穿城堰修成后,流水畅通,田亩得以适时灌溉,计主渠灌溉1800余亩,支渠灌溉500余亩,共2300余亩旱涝保收。且城内外居民卫生、消防、人畜饮水均得到满足,渠堰的管理是每年由甲山寨陈姓组织堰夫队清理淤积,修补拦河堰。秋收季节,由受益户按每年半亩捐田谷一双升(约7公斤)作管理开支,故曰“堰夫谷”,直至1950年中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