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训彝 |
释义 | 陈训彝(1869~1955年) 陈训彝,号杰人,洋尾乡霞楼村(今莆田白塘镇洋尾村)人。清末,举家迁居镇内延宁街萝苜田(今涵西街道办事处延宁居委会)。生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排行十六,人称为“十六妹”。 训彝曾经营碾米作坊和油行。20年代初,往新加坡经营橡树胶园;并经营“聚华公司”脚车业。民国14年(1925年),在涵开设亨利侨批业。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训彝捐助创办涵江兴郡崇实中学堂。民国13年,训彝倡办涵江公立中学(即私立涵中中学前身,今莆田六中),连任校董会董事长至民国38年8月。民国16年,训彝与陈澍霖、曾振先捐建一院校舍。民国28~29年,涵中校舍被日本飞机轰炸,他捐资修理。民国36年,训彝八旬寿庆,将国内外亲友贺仪共14000多元为涵中捐建“训彝堂”教学楼。 民国17年,训彝协力创办福建省立实验小学(今涵江实验小学)。民国24年,任莆田国医专科学校董事会董事长。民国35~38年,福建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迁至涵江时,曾捐款以助。 40年代,莆田城内古谯楼年久失修,训彝捐款并代募经费,予以修葺。 抗日战争期间,“法币”贬值,米价暴涨,训彝与友人合资多次向外地购回大米平粜,抑制米价。 民国29年,莆田县长林梦飞向训彝劝募地方慈善事业基金,他首捐银元3000元。涵江西湖陡门漏水,他也捐3000元重修。 民国35年,海军耆老萨镇冰来涵,住在训彝家中近一个月。中共地下革命党人林汝楠、林汝梁、金英和康金树等人,与其孙陈长城进行革命活动时,往往住在训彝家中,他亦热情接待。 1955年,病逝,终年86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