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序经传 |
释义 | 图书简介全盘西化的最有力鼓吹者?功勋卓越的岭南大学校长?含冤而逝的南开大学第六副校长?历史和历史中的人物是如此地纠缠不清,乃至于我们回头再望时竞是一片迷茫。 但无论怎样,作为现代教育史、文化史的一个标志性人物,陈序经博大精深、历经坎坷的一生是一个绝好的文本,足以让我们领悟20世纪中国文化变迁的轨迹。 编辑评论陈序经先生1909年随父去新加坡就读,1925年7月获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授予的学士学位;1926年获美伊利诺斯大学硕士学位,两年后再获该校博士学位,回广州岭南大学社会学系任教;1934年l1月15日在《广州民国日报》发表《中国文化之出路》一文,在全国引发一场激烈的文化大论战;1938年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法商学院院长,为该校最年轻的院长;1944年8月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赴美讲学一年,期间曾会晤爱因斯坦;1948年8月1日出任岭南大学校长。1956年任中山大学副校长。1962年任广州暨南大学校长;1964年调任天津南开大学副校长;1967年“文革”中被指控为“里通外国”“特务间谍”,2月16日患心肌梗塞在南开大学逝世。1979年5月南开大学为其平反。 本书为其传记,记录了其生平事迹。 作者简介夏和顺,1964年出生,安徽郎溪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学士,中山大学文学硕士。媒体从业人员,供职于深圳某报。近年从事自由主义文化传统与岭南文化研究,曾合作编写《深圳九章》,著有《叶启芳传》(合著)等。 目 录又见康乐园(自序) 引言说不尽的“全盘西化” 第一章 天涯海角 海南陈家 懵懂少年 第二章 南方北方 从南洋到广州 康乐园里好风光 沪上求学 第三章 美雨欧风 负笈美利坚 在美国的社交与生活 执教岭南大学 再度留学 第四章 教育论战 父亲去世 关注大学教育方针 教育的中国化与现代化 第五章 全盘西化 “把中国民族从根救起来” 广东的尊孔读经运动 驳“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 答胡适吴景超 答张东荪及其他 第六章 允公允能 私立大学的典范 南开经济研究所 第七章 都市乡村 质疑梁漱溟乡建理论 乡村建设运动的将来 国破山河在 第八章 弦歌不辍 西南联大最年轻的院长 在蒙自 旅行教授 战时困难生活 赴美讲学与研究 第九章 战后复校 胜利序曲 南开复校 与胡适先生论教育 第十章 重回岭南 张伯苓的选择 长校岭南大学 动荡中的发展 东北区号 第十一章 谈笑鸿儒 陈序经与陈寅恪 “抢来”姜立夫 重建岭大医学院 不拘一格搜罗人才 第十二章 风云变幻 举步维艰 “美帝分子”撤离 岭南大学的终结 第十三章 连番风雨 “奴化了我国的青年” “还需学习涵养” “学术争鸣更重要” 潜心著述 第十四章 归去来兮 再事行政 参加政协 最后的舞台 为暨大做贡献 第十五章 殒命北乡 南开“第六副校长” 经历“文革”风暴 含冤去世 附:陈序经先生年谱 参考书目 后记 基本信息·语言:简体中文 ·出版时间:2010-01-01 ·版次:1 ·总页数:274 ·印刷时间:2010-01-01 ·印次:1 ·字数:310000 ·ISBN:9787218065991 ·大小:16开 ·装祯:简装 ·纸张:胶版纸 图书摘要第一章 天涯海角 海南陈家 陈序经的故乡在广东省文昌县(今属海南省)清澜港瑶岛村。文昌位于海南岛东北部,其东南和北面是南海和琼州海峡,陈序经的家乡更是紧贴海岸线,可以说,他是地道的海的儿子,大海将蔚蓝色文明的因子注入了他的血液中。 海南岛是中国第二大岛,物产丰饶,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远在2000多年前的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即在海南岛建立珠崖、儋耳两郡,海南岛从此纳入中国版图。据说,之所以称珠崖、儋耳,是因“崖岸之边产珍珠”和当地黎民的耳朵上戴有大耳圈之故。从汉武帝至南北朝期间,海南岛郡县设置变动很大,并一度由合浦郡兼管。三国时海南岛归吴国管辖。至梁代大同中叶(540-441)又在海南岛重建崖州。隋朝一统中国后,将崖州改为珠崖郡,且在其西南部新建临振郡。唐朝时,在海南岛建立5州22县,许多名称至今仍沿用。 五代以后,战事频繁,大批汉民迁居海南岛。汉族的迁入带来了中原文化,推进了海南岛的文明进程。同时,由于海南岛远离大陆政治中心,被视为天涯海角,因此它成为历代朝廷要犯,特别是政治犯的流放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