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红波
释义

陈红波1978年出生於中国重庆,2001年毕业於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现就读於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硕士研究生。他从美院毕业开始就参加过社会生态(重庆)、重庆首届油画展、“重释当代”四川美院、广州美院研究生联展(重庆/广州)、“川美观2008”川美新锐油画精英联展(杭州)、“我在流通”三面体艺术小组第一回展(重庆)、伤.感”四人展(深圳)、“末日地球”艺术家呵护地球生态主题联展(杭州)等重要展览。

创作来源

随著人类在各个领域不断的发展,全球化日益明显,人们逐步改变著以往以“族群”的方式生活,开始以“类”的方式生存,这意味著传统人类具有的语言、宗教、民族等文化属性将被改变;网路为代表的数位技术使得用时的长短已不能表明空间距离的远近,从而改变了我们以往的空间认知,使得我们对於空间的感知与认识更为的混杂。这些变化在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中显得尤为的迅猛,以致於新旧空间形式相互碰撞、叠加、交织从而造就出了更为混杂的空间。所以这时我们所感知到的空间必然是一个混杂的、综合的、整体的空间。

创作特点

他把西方绘画的空间表现和中国文化的空间意识结合在一起,以“心见”的方式感悟出了“虚”的无限和包容。因为混杂空间化为“虚”的无限,我们才在“虚”中感应出了一个“大千世界”。基於对“虚”的现实意义的提出,陈红波认为在绘画中运用抽象背景空间表现当下我们所感知到的混杂空间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并且这种作者假定的无限定的空间在观者的参与中还会得到不断地扩展与丰富。於是他就在平时的创作中开始运用这种空间表现方式。为了使观者易於参与,他以回忆的形式来引起观者的回忆。回忆使当下的空间与过去的空间交织,使本已混杂的空间更为混杂虚无。在他的作品中,除主体形象外,画面中大量的面积都空著,只有一些将主体与背景衔接的无意义的抽象的痕迹,使之主体形象融入整个画面的氛围中。甚至对於主体物也弱化其个体的特徵,只是以人的普遍形象示人,或只留下所表现群体的群体特徵。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9: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