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山国家森林公园 |
释义 | 北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北部,海拔2100—4308米,公园总面积112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4.3%,森林蓄积量428.86万立方米,辖两个藏族乡。公园交通便利,距兰州市220公里、西宁市110公里、县城78公里。境内群峰巍峨,山清水秀,天高云淡,空气洁净,高原特色突出,是旅游避署、疗养度假、科普考察的胜地,是首批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生态教育基地之一,也是青海省唯一的以森林自然景观为主体的生态公园,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风景区。 简介北国家森林公园即北山林场,面积400多平方公里,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北部,区内古木参天,松柏香馨,山花烂漫,峡高谷深,危崖壁立,有十八盘、黄垭豁、湖勒天池、老虎口、妖魔洞大呢感众多奇景。 公园总面积1127平方公里,海拔2100—4308米,森林覆盖率64.3%,森林蓄积量428.86万立方米。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被誉为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林区山川壮丽、峡谷幽深、两岸陡峭、险峰耸立、岭谷相间、谷底流水湍急。此景观是中生代燕山运动和新生代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而形成的山高谷深的山体地貌。 森林公园境内群峰巍峨,山清水秀,高原特色突出,是旅游避暑、疗养度假、科普考察的胜地,是首批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生态教育基地之一,也是青海省唯一的以森林自然景观为主体的生态公园。景区内天然林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景观带,针叶林、阔叶林、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等共同构成了丰富的自然景观,是青海省内自然生态系统最完好的区域之一。山体成为干旱区的绿岛、湿岛和凉岛,境内植被茂盛,享有“青海江南、绿色海洋”的美称。景区向社会开放后,先后建成了宾馆、药水泉、停车场、游步道、浪士当和扎龙沟瀑布等项目,吸引着各地游客。主要景观有:大通河“三峡”、“黄垭豁”、“龙尾观云”、“青岗松涛”、“摩崖石刻”、“十二生肖弯”、“玉兔窟”、“擎天一柱”、“药水泉”、“阎王砭子”、“密林仙踪”等等。 自然景观北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为11.2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2.6%,森林总蓄积量为420万立方米,是青海省境内保存最完好的天然森林资源之一,动植物种类丰富,有高等植物981种,野生动物近200种.由于气候、海拔和地理位置的缘故,天然林区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带,带谱清晰,针叶林、阔叶林与高山灌丛、高山草甸等共同构森林景观的多样性,是青海境内自然生态体系最完好的区域之一,被誉为青海高原上的“植物王国”和“天然动园”。山体成为干旱区的绿岛、湿岛、凉岛和水岛。地貌巍峨,山清水秀,天高云淡,空气净,年均气温4.8℃,气候特点冬长夏短,春温秋凉,高原特色突出。 公园由元甫达坂、浪士当、卡索峡、扎龙沟、下河五大景区组成,兼有雄、奇、险、秀四大特色,主要景点有“达坂红叶、龙尾观云、擎天一柱、圣母天池、石龙烟雨、高山牧场、药水瀑布”等80余处,各风景区石峰峭立、林海苍茫、山溪清澈、峡谷幽深;登高远望,峰峦叠障,云遮雾绕,天山相接,雪峰连绵,松涛阵阵;山谷间溪水潺潺,迂回曲折。黄河支流大通河,横贯公园67公里,哺育着这里的生命。浪士当作为森林公园的中心景区,是北山的一颗璀璨明珠,景区内的圣母天地、神龙潭瀑布、将军岩、仙山峰等景点都富有传奇色彩和历史故事。四季景色更是各有奇异之处,这里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海拔2100—4308米,天然林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景观带,带谱清晰,色调分明,山地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针叶林错落有致,林木葱郁挺拔,灌丛普天盖地,高山草甸如茵似毯。据调查,公园境内植物群系多达30余个,近1070种。其中,已定名的高等植物981种,隶属92科391属,主要乔木树种有青海云杉、祁连园柏、冬瓜场、山杨、桦树等,祁连园柏、冬瓜杨为青藏高原所特有,有较高的科研价值。观赏价值较高的草本植物达300余种,如杜鹃花、绿绒蒿被誉为高原名花。蕨菜、柳花菜、鹿角菜、雪山木耳、蘑菇等森林蔬菜资源也很丰富,无污染,营养价值高,是备受推崇的绿色食品,现已有部分产品投入市场。这里不仅是野生植物的宝库存,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野生动物达190余种,其中,爬行类2种,兽类40种,鱼类14种,鸟类139种,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共35种,如雪豹、马麝、马鹿、棕熊、金雕等。 春季,远山雪峰林立、冰雪溶溶,山下却是小草刚刚萌发的嫩绿,几许烂漫的山花点缀其间,赏心悦目,使人不禁惊叹生命的力量; 夏季,真可谓是“青海江南,绿色海洋”,青松翠柏遮天蔽日,一泻千里,杨桦或亭亭玉立,或旁逸斜出,枝叶迎风招展,风姿百态,各类花灌木竞相疯长,开花结果,令人目不暇接。若遇雨后初晴,在“山路本无雨,空翠湿人衣”的林间感受着自然的宁静,享受着森林的沐浴,则会是另一种心境; 秋季,是野生植物生命的黄金时期,各类果实缀满枝头,到处是成片的金黄,夹杂着火红,而松柏君子风范不改,青葱挺拔,墨绿依然,更有那高高的蓝天白云下,悠闲的牛羊,简朴的牧户,构成了一幅恬静自然的牧园风情画,在这样的人间仙境中,万物都沉浸在收获的喜悦当中,谁又能感觉到秋之萧瑟,秋之凄凉呢! 冬季,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白雪覆盖着枯荣的树木,唯有青松翠柏迎着山风而立,永远是一道不变的风景。公园山体地貌雄伟壮观,既有华山之险峻,泰山之伟,又寓峨眉之灵秀。大通河流经卡索峡,青岗峡、下河峡,涛声轰鸣,浪花飞溅,蜿蜓流,形成了“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奇特壮丽景观。各大景区内均有清冽的溪水,甘甜爽口,扎龙沟的药水泉更是神奇, 建筑古迹西宁北山,又名土楼山。土楼山上曾建土楼山神祠,在神祠的旧址又修建寺庙,旧称北禅寺,也叫永兴寺。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曾记载:“湟水又东,经土楼南,楼北依山原,峰高三百尺,有若削成,楼下有神祠,雕墙故壁存焉。”由此可见,北山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土楼山的古迹主要有佛寺、道观、砖塔、洞窟、壁画和露天大佛。经历代的扩建增修,在峭壁断崖间凿成洞窟,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着“九窟十八洞”。洞与洞之间“天梯石栈相勾连”,数里丹崖,曲经通幽。据专家实地考察,有直洞39个,偏洞18个。在洞窟前依山而建的斗母殿是土楼山上最雄伟的建筑。斗母殿正殿和附廊共17间,殿中斗母神像,四头八臂,十分奇伟。斗母殿左前方是山门,题额“土楼观”,山门上有门楼,叫魁星楼。 在洞窟中部,有一座崖体陡然突出,高数百米拔地而起,形成露天金刚,这就是西宁人叫的“闪佛”。露天金刚雄伟高大,造型粗犷,极具唐代艺术风格。在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自然风化后,其躯体、头脸、五官仍依稀可辨,看上去既是佛像,又似宝塔,为西北景观中所独有。 土楼山上的神祠、寺庙具有浓厚而神秘的宗教色彩,是古代宗教活动的场所,尤为奇特的是土楼山上的神祠、寺庙、佛、道、儒均可互见,藏族、汉族的神话传说都有遗存。这里既有佛教崇拜的释迦牟尼、观世音,又有道教敬拜的斗母、太上老君,还有汉族儒家敬重的忠君偶像“关帝庙”,而且是凿洞立像,这种洞窟文化很有艺术研究价值。 高原的气候乍雨时睛,而到土楼山游玩,最佳胜景则是雨中观游土楼山。清朝诗人张思宪曾描绘到:“北山隐约树模糊,烟雨朝朝入画图。”在烟雨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土楼山隐约模糊、水墨入画的意境。站在斗母殿,殿檐滴水如珠,雨幕中的群楼像笼罩了一幅轻纱,道路纵横像是几笔粗墨,片片树林犹如淡墨渲染。遥望南山,似见似不见,形隐而神存矣。唯有北山顶上那座具有唐代建筑风格的宁寿塔,在烟雨朦胧中依然矗立,像是一位久经风霜的老僧,在思谋着苍茫的人世。至今仍成为西宁市的旅游胜地。 旅游信息交通前往西宁以北40公里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可乘西宁长途汽车站的中巴,15分一班,票价10元,行程1小时30分.互助县汽车站每天都有私营中巴车开往这里。 装备北山气候变化大,会有突然的暴雨,需要防水冲锋衣。山下山上温差很大,要带鸭绒衣或其他保暖的衣物。鞋子要防水。雪线附近属于多年冻土,地面很凉,如果山上扎营需要配备防潮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