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吊王寨 |
释义 | 人物介绍陈吊王,姓陈,名遂,别名陈吊眼,元初福建人,汉族、畲族人民起义首领。宋末元初,随叔父陈桂龙率众起义,曾助宋将张世杰攻泉州,讨伐降元的宋臣蒲寿庚。其叔父兵败为元兵所杀害后,陈吊王率众继续抗元,前后坚持了六年。由于当时漳属各县和闽粤边境一带,畲汉杂居,为了加强团结,壮大力量,陈吊王提出了“穷苦人同命运,畲汉一家亲”的口号,动员各地农民,不分畲汉,共同起来铲除残暴,荡尽不平。他联合畲族首领许夫人后,“势力遍及漳、汀、潮一带,号十万众,连营数百里”(《元史·世祖本纪》)。起义军所到之处,严惩贪污、诛杀残暴、开仓散谷,深得群众的拥护,给元兵以沉重的打击,至元十九年陈吊王在漳州被杀。 据漳州方志记载,陈吊王由闽南至粤东,归附者众,共有58寨。现在潮州地区很多地方还有陈吊王寨的遗迹。 在潮州市潮安县归湖镇砚田村对面的山上有一处陈吊王山寨遗址,据说陈吊王当年从福建漳州到凤凰山联合许夫人畲家兵后,军队曾驻扎在此。如今山顶上杂草林木丛生,但还可以看到山的东西两面各有一条宽约二尺,长约50——100米的残墙,墙外还挖有深约四尺的濠沟,山顶上还有一些宋代瓷器的残片。站在陈吊王寨山上,南面是凤凰溪,北面直接凤凰山,西面可以看见韩江。陈吊王寨周围还有风柜岭、旧马道、倒撤岭、蛤蟆石、曝银石等多处跟陈吊王有关的遗迹。 在饶平县新圩镇与渔村镇交界处,有一座四百岭,山上也有陈吊王的抗元遗址。据说陈吊王当年曾率领男女义军二、三千人,在四百岭建立营垒,驻扎抗元。山上顶端,筑有环山跑马道,在北面山坡,还有一处“校场”(练马场)。后人于这里垒筑一座石庙,放置陈吊王塑像,以表纪念,今残迹尚存。在山下长彬乡,后人还建有一座陈元帅爷宫,放置陈吊王大型塑像于大堂中,宫门两侧有一副对联:“百丈埔中昭大勇,四百岭上仰高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陈吊王忌日,当地百姓前往朝拜。 在饶平东山镇东明乡,与福建省诏安县太平镇哮峰村接壤处,有一座水尾山,山间有一岩洞,据说可通山巅,是陈吊王畲军的据点之一。洞内现存有“石眠床”和“石桌”各一张,相传是陈吊王住过的居所。而在洞东南的山坡上,当年开垦了九十九丘田种植,故该处又名“九十九丘”。在附近的“三层石”山坡上,有一块巨石,相传陈吊王用剑镌刻“微凤垣市”四个大字,今字尚存,字迹清楚。 另外,潮州现存陈吊王的军事遗址还有桑浦山的李古洞、铸钱洞、甘露寺、龙虎洞等处。 巧计退元兵南宋末年朝廷为了对付元兵入侵,派人跑到潮州畲族聚居的村落,组织畲家军配合文天祥抵抗元兵。畲家军有个将领叫陈吊眼,陈吊眼有武艺、有计谋。一伙畲族兄弟在归湖镇砚田村对面的山上安营扎寨,和元兵作战。百姓城他为陈吊王,把寨叫做陈吊王寨。 陈吊王占据山寨,时常劫元兵和关府船只,激怒了潮州守将文殿佐,他率领官军,浩浩荡荡杀奔陈吊王寨而来。可是,一连几天都无法攻下。文殿佐急得团团转。 陈吊王寨有个叛徒偷偷跑下山向文殿佐告密,说山上兵力少,要是能把退路断绝,山上缺粮、缺水,陈吊王不战自败。文殿佐听后,立即定下困山计,把山寨围得水泄不通。十多天过去了,山上的情况十分危急,将士们纷纷请求下山决一死战,陈吊王没有接受大家的意见,他早已想到一条退兵之计。 有一天,天气晴朗,烈日当空。文殿佐正自爱树下与叛徒碰杯饮酒。突然,士兵来饱:“寨上正在晾衣服、被帐,谷场正在晒谷子,风柜还在摇着!”他们向寨顶望去,果然水汽朦胧,谷壳满天飞。殿佐看后想,山上洗衣服肯定有水,风柜在摇可能大米还没有吃完。困寨是困不成了,只好下命令收兵回营。 其实,寨里的水和米早已喝关、吃光了。依据、被帐上的水汽不是水是陈吊王叫士兵们拉尿撒在上面的风柜里飞出来。全是粗糠没有米,陈吊王不动一兵就解了围。 现在寨北的风柜坳,不管什么时候,总有风从寨上吹来,据说就是当时陈吊王的风柜还在摇! 蛤蟆石陈吊王寨树木多,荆棘丛生,蚊子满天飞,士兵们常常被蚊子咬德睡不着觉,还害了疟疾。天上的蛤蟆大仙听知,特地感到寨上来,专门食蚊子。保护陈吊王和他的士兵,蚊子没有了,大家睡觉安稳了,也不还疟疾了。蛤蟆大仙怕自己走后,别处的蚊子还会飞来作孽,临走时,就把寨里的一块大石头,点化成蛤蟆。从此,寨上的蚊子就绝迹了,后人就把这块大石头叫做蛤蟆石。 将军山有一次,陈吊王的探马来报:官府正运一批民财从韩江逆水而来,准备运往福建。他马上带领一帮士兵抄小路赶到浮石码头,不料等了半天,还不见船影。陈吊王叫人再探,原来,所有财物早已被驻扎在韩江西岸将军山上的贼王所劫。陈吊王得知,立即写信给贼王,要把他夺得的财物送来,如不答应,就要踏平将军山。 贼王怎肯接受,发誓要与陈吊王决一死战。 第二天,双方兵马各自摆开阵势,陈吊王和贼王在阵前交锋,胜败难分,陈吊王架开贼王的铜锤,取弓连射三箭,箭都被贼王用手接住。 陈吊王见箭不生效,便捏了一把鼻涕向将军上摔去,顿时,将军山化为石山。从此,山上的石壁终年象流鼻涕一样,湿漉漉的。 贼王怒发冲冠,把手里的铜锤掷向陈吊王寨,陈吊王寨本来树林折天,花草盖地,骤然间变成“和尚头”,光秃秃的。陈吊王不敢恋战,只得鸣金收兵。 埋金银有一日,士兵向陈吊王报告,官军又在调兵遣将,又要进山攻眨了。 陈吊王招呼几个头领商议,他对大家说,眼下山寨破碎,不如趁次机会撤退到别处去。 临走,陈吊王叫人把平时积蓄的金银一瓮一瓮抬到队伍跟前,对大家说,:“官军杀来了,我们先避一避。这些破铜烂铁太重,难带走,又不能丢,得有人看着,愿意留下的站出来。” 有的士兵看到金银,心里痒痒的;听大王这么说,便一个一个都站出来,一连站出来十八人。陈吊王想:哼,这都是些见钱眼开的家伙!他二话没说,便从身上抽出了宝剑,把十把个贪心的士兵的头全砍下来拿去做瓮盖,让他们每人各守一瓮金银。随后又叫人把这十八瓮金银秘密藏起来,这十八个刀下鬼有一个是陈吊王的妹妹。这位女将死的冤枉。她实在是好心好意想替哥哥守卫金银的啊。可是,陈吊王却把她当成贪心的人杀了。 紧银刚埋好,文殿佐的官兵已到,把陈吊王寨围得严严实实。陈吊王拉弓打箭,使出吃奶力气向围山官兵射去,箭飞一里多外,恰好射中军营中的一块大石,插进石里好几分,吓得官军屎尿直流。这次射箭,震动了山神,山神便把陈吊王脚下那座山化作将军搭弓形状。后人就把这山称为“将军搭弓山”。陈吊王临走前,还从身上撕下一小块衣角扔下,衣角越变越大,最后变成鸟笼把许多官兵罩住,后人便把这座山称做鸟笼山。 陈吊王趁官军哭爹喊娘时,带着一帮好汉从倒撤退,向凤皇山进发。 文殿佐不赶追赶,光在山上搜查,忽见石壁上有陈吊王的诗“神箭穿裂虎山石,泡尿扬糠官兵退。 略施小法罩众鸟,安步当车出重围。 文殿佐老羞成怒,喝令兵士把字迹毁掉。刚要回归,突然晴天一声霹雳寨墙骤然裂出一条大缝,缝里数起一根高大的石柱,上面出现”陈吊王妹在此“六个字,官军看了非常害怕,连滚带爬逃下山去。裂缝现在还在,被人们称为”大岭“。 陈吊王埋金银 异文南宋末年,元兵进犯中原,小皇帝赵昺带着身边几个大臣南逃。这时,各路绿林好汉,纷纷起兵保护小皇帝。决计灭元复宋。就在这潮州绕平交界的青岚山一带,驻扎着绿林巨头陈吊眼和他的妹妹陈赛花。兄妹把历年搜聚的金银财宝装进一个大午瓮。然后召集全寨的将士,问谁愿随军和元兵打仗?谁愿留寨守财?阵中那些贪财怕死的,当即站出阵外,报名留寨。陈吊眼心里有数,便命这些将士将财宝扛进周围山洞和地穴,一切就绪后,他把这些将士一一砍头,再命人没个迕瓮上放一个头颅,并乘夜封穴堵洞。然后向全体将士宣布:贪生怕死者,依次为例。众将士一直表示与陈吊王共生死。 为了使这批傪宝不致永世被埋没,陈赛花请来当地名匠,在”鹰鼻岩“的大石上刻上”离此一箭之地“六个大字:又请军师爷写了一首示藏宝之地的诗文,再译成”蝌蚪文“拆成字旁,随手拈贴在一块巨石上刻成碑文,完工后,兄妹俩便带兵寻找送帝昺去了。 这块巨石一直保存到今,但是谁也无法把这”蝌蚪问“拆成字旁,这样一来,也就无法识破陈吊王当年藏宝的地方了。 险石银水泉好多年后的一天,有个姓张的官员路过凤凰山险石,见险石奇险,真好玩,就在四周转了一圈,后来累了,便在石脚下打了个盹。忽然梦见十八个无头鬼跑到他跟前,哭哭啼啼要求超生;还说出陈吊王那十八瓮金银掩埋的地点,姓张的官员醒来后,心想,金银是身外之物,我要不得;但那十八个无头鬼到是要把他们赶走,免得这里不清净。回衙后,他就请和尚在险石边念经做佛事,并请来石匠在石上刻佛语,中间一句是”南无阿尼陀佛“,右边是”制煞“二字,意思是不让鬼魔做怪;左边刻的是金银埋藏的地点,其实那些字都是些偏旁笔划,谁也看不懂。 又过了些日子,有个人从险石经过,老远就望见石壁下面猾啦哗啦留下一股白银。他知道那便是陈吊王埋的金银,跑上前一看,银水又不见了,他断定,白银一定埋在石头里面,就找俩铁钎,想把白银的出口撬开,好把白银抠出来,谁料,一连撬了十八个洞,洞里流出的都不是白银,而是鲜红的血,他一无所获,只好回去,知道现在。洞口旁边的石头,都是红色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