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车载主动拒止系统 |
释义 | 主动拒止技术是远距离使用毫米波电磁能以阻止、延缓和挡回前进之敌的一项突破性非杀伤技术。在杀伤性对抗出现之前,以非杀伤方法阻止单兵前进有望能拯救无数条生命。 该技术是由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和美国国防部非杀伤武器联合董事会合作研发的。在过去10年里共耗资近4000万美元。 车载主动拒止系统打算用来保护军事人员免于遭到1000米有效射程的轻武器火力,但据称其有效作用距离仅为640米。 对抗车载主动拒止系统的措施很简单,如穿上厚衣服、携带金属片甚至是可盖的废料作为屏蔽或反射器。 主动拒止技术作用一台发射机对实验对象反射95GHz毫米波的窄波束。该波束以光速传播,其能量抵达实验对象并穿入皮肤不到1/64英寸深,其表面很快发热。数秒钟内实验对象感到一股高热,当反射机关闭或实验对象离开波束时高热感觉即消失。据报道,2秒钟的高热足以将皮肤加热到摄氏54℃ 。摄氏50℃时,疼痛的自然反射使人能在不到1秒钟内自动离开。有人在该波束下停留250秒钟而皮肤未被烧伤。 由于主动拒止技术采用了低能量波束,尽管使人感觉高热,但却无伤害。由该技术产生的热致感觉与用手触摸一下已点亮片刻的灯泡的感觉大致相同。但是,与触摸灯泡不同的是,由于该技术产生的毫米波波束的较浅穿透深度和较低的电磁能量而不会快速烧伤皮肤。反射机只需开机几秒钟,即可产生所需的热致感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