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朝阳区档案馆 |
释义 | 北京市朝阳区档案馆始建于1965年5月,“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各项业务活动。1980年恢复工作,为区委、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朝阳区档案馆建筑面积2880平方米,是北京市区县一级档案馆,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社会各界利用档案史料的信息中心。1996年被命名为朝阳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朝阳区档案馆馆藏档案门类齐全、内容丰富、较全面地反映了朝阳区的历史面貌。截止2005年馆内存有151个全宗,213421卷(件)档案,案卷排架长度为2134.2米,录音、录像档案186盘,照片档案9912张,底图74张,资料9869册。 馆藏档案中建国后形成的党政文书占馆藏总数50.3%,科技、专门档案占馆藏总数的49.7%,其中专门档案涉及有关农业规划、征地拆迁、建筑审批、水利工程、卫生防疫、科研成果、古树名木、公证、教学、婚姻、知青、招工等26种。还有少量的清、民国时期的旧政权档案和励志社华北盟军供销处双桥农场的档案。馆藏最早的档案为1738年(乾隆三年)房地契。年代最晚的档案是2004年形成的,历史跨度266年。1996年我馆建立了名人档案库,至今已征集了吴英恺、翁心植、司堃范、罗有明、马芯兰、关槐秀等13位社会知名人士的手稿、著作、证书、实物等个人档案资料,极大地丰富了馆藏,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材和教育场所。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