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朝鲜1950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朝鲜1950 作 者:刘峥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9月1日 ISBN: 9787010090283 开本: 16开 定价: 59.00元 内容简介《朝鲜1950》内容简介:朝鲜战争是决定中美对弈胜负的关键一仗,这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战争,一场不对称的战争,一场与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的较量。朝鲜战争使中国人民记住了一个人——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朝鲜战争使世界人民记住了一个民族——中华民族。朝鲜战争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推到了可以与世界比肩的地位。 图书目录引子 第一章 仁川登陆 朝鲜战争爆发后,麦克阿瑟力排众议,毅然选择在仁川登陆,乘虚而攻,力图将朝鲜人民军拦腰斩断,从而彻底扭转朝鲜半岛的战局。 出人意料的是,他成功了。 第二章 东北边防军 总参作战室参谋雷英夫,发现了美军企图在仁川登陆的阴谋,立即向周恩来做了汇报。其实,在身经百战的中国军人中,发现麦克阿瑟图谋的又何止一个雷英夫?在此之前,邓华等已经向中央报告了13兵团的判断。 第三章 台湾:错失的机遇 1949年5月下旬,中央军委命令粟裕在上海战役结束后,立即组织第三野战军做好攻台准备。6月,决定采取“逐岛攻击,最后夺取台湾的战略”。 然而,朝鲜战争的爆发为困顿中的国民党政府注人了强心 第四章 艰难的抉择 毛泽东力主出兵朝鲜,但支持者却寥寥无几。关键时刻,彭德怀不顾个人安危,用实际行动支持了毛泽东的主张。 面对彭德怀的试探,毛泽东大手一挥:不提他,林彪这个人,打起仗来一向是谨慎有余,胆略不足…… 第五章 风雨鸭绿江 1905年的旧中国给麦克阿瑟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象,在他眼里,积贫积弱的中国依然是被任意宰割的羔羊。 经过5次战役之后,朝鲜人民军被分割成3部分,短时期无法形成战斗力,金日成倍感国力空虚和身心疲惫,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到来为危难中的朝鲜带来了胜利的曙光。 第六章 狭路相逢 韩军第6师2团在团长咸炳善率领下,按照战斗队形,向中朝边境挺进。他以为前方的道路上已经铺满了金达莱,他将成为韩国的英雄,万古流芳。 不幸的是,志愿军已经在他的前面布下了“口袋”,等他来钻。 志愿军第40军在两水洞、丰下洞对韩军的围歼战,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 第七章 云山:中英军队的首次较量 白善烨从战斗中判断,眼前的敌人不再是朝鲜人民军。因为志愿军的出现,这位刚被提拔的韩军第2军军长又跌回了师长的位子。 志愿军第39军意外地发现,与之交锋的是美军骑兵第l师——一支来自美国、成立100多年来没有败绩的王牌部队,两军在朝鲜细长的国土上狭路相逢。 第八章 黄草岭,赴战岭 麦克阿瑟将两支大军分成东西两路,发动“钳形攻势”。但是他忘了,老虎钳之所以能够夹断金属条,是因为有一个可以整合两股力量交叉的支撑点。 彭德怀敏锐地发现了这个支撑点,随即派兵坚守。使得麦克阿瑟的“钳形攻势”,变为两股各不联系的单独力量。 第九章 “英国黑人团 38军虽然忠心耿耿地执行“志司”的命令,却因为一个未经核实的假情报贻误了战机,打乱了彭德怀在第一次战役中歼灭李承晚两三个师的战略部署,造成熙川的韩军第8师逃跑彭德怀大为恼火,连问了三个为什么,吼道:“让38军给我追! 第十章 攻守飞虎山 飞虎山是通往军隅里和价川的必经之路。如果“联合国军通过这里,就可以继续北上;如果志愿军占领了飞虎山,那么“联合国军”的脖子就卡在了志愿军的手里。 335团在断水断粮的困难情况下,扼守飞虎山5天5夜,歼灭“联合国军”1900余人,为志愿军转移集结,积蓄力量,准备进行第二次战役立下汗马功劳。 第十一章 补给线 由于中美两国国力的巨大差异,“联合国军”并未出现运输线长、补给困难的问题;相反,真正发生后勤供应问题的却是志愿军,成为束缚志愿军进一步扩大战果的绊脚石。 然而,麦克阿瑟却得出“敌人的后方近在咫尺,其补给随手可得”的臆断。 第十二章 诱敌北进 尽管38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还是没有完成“志司”布置的任务,军长梁兴初受到了彭德怀严厉批评。梁兴初觉得委屈,不免要申辩几句。 彭德怀见梁兴初不服气,顿时火冒三丈:“我彭德怀别的本事没有,挥泪斩马谡的本事还是有的! 第十三章 圣诞节攻势 第十四章 冻馁长津湖 第十五章 土耳其旅的噩梦 第十六章 生死“闸门” 第十七章 血战松骨峰 第十八章 回归“三八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