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子,是绥化地理范畴词汇,是民间沿袭的绥化建制旧称。
绥化建置开始---清光绪十一年十月十四日(1885年11月20日)设理事通判厅即绥化直隶厅,厅治在北团林子。北团林子南北一带有3个圆形林子,以泥河为界,位于泥河南岸的称南团林子,北岸的称腰团林子,最北的称北团林子,绥化建置时将北团林子改名为绥化。
绥化书语史载,“绥”为安好、安抚之意,《诗·小雅·鸳鸯》:“福禄绥之。”
《周颂·桓》有“绥万邦”记载。多为祝颂安好用语。“化”则“变也”,造化、教化之意。绥化有安抚教化、造化发展、吉祥安顺的意思,可谓寓意之深。
1.约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北林有古人类繁息
2.夏商:为肃慎地、“肃慎者,虞夏以来东方大国也”
3.虞舜至夏商周:肃慎与中原华夏各族密切
4.西周-西汉:东北部、东部为肃慎地,西部、西南为涉貊地;两地称涉貊
5.东汉-两晋:属夫馀地,夫馀世居东北,是貊族的后裔
6.:大部属夫馀的寇漫汗、夫馀地仍臣服于当时的中原王朝
7..南北朝:绥属勿吉地。勿吉先后与南朝、北魏王朝建立了臣属朝贡关系
8.隋唐:属靺鞨地,唐代分别归属于唐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
9.宋辽金:绥先后归契丹族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管辖
10.元:绥归元朝的开元路管辖区,这一时期农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11.明:为努儿干都指挥史司所辖,主要居住着女真、汉、蒙、朝、其它民族
12.清:归镇守黑龙江将军管辖
13.清初:为“龙兴之地”,实行封禁政策
14.1860年经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奏准,开始出放民荒
15.1885年设绥化理事通判厅
16.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厅升府
17.1907年在东北设东北三省总督,绥化市全境归黑龙江省管辖
18.民国初,东北三省实行省、道、县三级管理制
19.民国二年(1913年)由府改县,绥大部县属绥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