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肠损伤 |
释义 | 基本概述疾病名称:肠损伤其他名称: 疾病编码:ICD-9:863.802 ICD-10:S36.401 所属部位:腹部, 所属科室:急诊科,普通外科,腹部外科 疾病分类:消化系统疾病 肠包括小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结肠、直肠),是空腔器官。腹部受伤后以小肠损伤多见,次为脾肝损伤,大肠损伤列后。 症状1 小肠损伤:小肠盘曲于中、下腹,可发生多处肠管破裂、穿孔,有时伴有肠系膜血管破裂出血。小肠穿破,碱性小肠液流出形成强刺激的化学性腹膜炎,后继发感染为细菌性腹膜炎。主要表现是:腹部特别是腹中部受伤后,出现持续腹痛,疼痛剧烈,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膈下有游离气体,肠鸣音消失。若肠壁未完全破裂(挫伤)或伤口小为大网膜或邻近肠管粘连堵住,则自觉征状较轻,表现主要是局部触痛和肠鸣音减弱。 2 大肠损伤:大肠位于空回肠外周,大部分肠管位置固定,故钝器伤不多见,绝大多数是腹部穿透伤,且常伴有腹内器官损伤,大肠损伤发生率中低但因肠腔含菌量大、污染重、肠壁薄、血运差愈合力弱,所以处理较困难、麻烦。大肠损伤在内容物漏出慢,化学刺激性轻,早期症状体征一般不明显,容易漏诊,应引起医生和患者注意。 3 结肠损伤:结肠损伤出现腹膜炎较晚,腹痛、压痛相对较轻,而感染中毒症状生,因此凡有腹部周围受伤史,疑有大肠损伤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 治疗1 治疗原则 1.1 小肠损伤:应急诊手术,修补破裂穿孔,损伤广泛者做肠切除吻合手术。此外,有腹部外伤史且腹痛持续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不宜在家中盲目使用止痛药物,以免贻误病情,带来后患。如同时出现腹壁穿通伤,肠管从伤口脱出于腹壁外,此时不应将肠管送回腹腔,可用大块湿敷料(毛巾)遮盖,以防止干燥,保持正常血液循环,然后在其上盖上碗,外面再加以包扎,急送医院。 1.2 结肠损伤:结肠损伤疗效好坏主要取决于能否及早手术,对可疑者必要时可行剖腹探查。由于大肠血液供给不及小肠丰富,肠内容物较硬,故愈合较差,肠漏发生机会较多,处理方式基本有三种:①先在肠破裂处造口腹壁外,待病情稳定再剖腹;②在肠管修补或切除吻合后,在近侧插管造口引流,愈合拔引流管,造口自愈;③将修补吻合的肠管全置于腹壁外,并在其近侧造口插管,待愈合后再手术回入腹内。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