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长羽针茅
释义

种中文名:长羽针茅

种拉丁名:Stipa kirghisorum P. Smirn.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针茅属

属拉丁名:Stipa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秆丛生,高40—60cm。叶鞘长于节间,叶舌钝圆,长1—1.5mm,叶片内卷,条形。花序长10—18cm,小穗含l花,脱节于颖之上,颖几等长,长3.5—6cm,外稃圆筒形,长14—18mm,背面的3列柔毛较长,基盘锐尖,具须毛,芒长20—60(29)cm,二回膝曲,第一芒柱长5—6cm,第二芒柱长约2cm,芒针具4—5mm的羽状毛,芒柱无羽状毛;内稃于结实时被外稃紧裹而不外露(图38)。细胞染色体2n=32

地理分布:分布于我国新疆天山、阿尔泰山和准噶尔西部山地,国外在蒙古、中亚也有分布。

生态特征:长羽针茅为旱生密丛型下繁禾草,是草甸草原和草原草场的优势种,亚优势种或主要伴生种。它适应于夏季温和,冬季寒冷而多雪的气候。一般年均气温在2—5℃,降水量在250—500mm。适宜的土壤为黑钙土、暗栗钙土。长羽针茅在新疆常见于伊犁谷地和天山北坡海拔1600—1800m的低山带,分布于博乐和温泉山地1300—1800m的范围内。在海拔2000m以上的中山带,则多呈零星分布。以长羽针茅为建群种所组成的山地草甸草原中参与有大量的杂类草,常见的草场类型有长羽针茅+鸢尾(Irissp.)十杂类草。群落中主要伴生杂草有蓬子菜(Galiumverum)、山地糙苏(Ph-lmisoreophlia)等。草层高度30cm,群落盖度为50—60%。在伊犁谷地和海拔稍高的天山北坡山区的针茅(Stipacapi-llata)+沟羊茅(FestucavalesiacaSubsp.)草原草场中,长羽针茅常作为亚优势种或主要伴生种出现,在天山东段的博格达,海拔2300—2800m的山地草甸草原中,长羽针茅为常见的主要伴生种。在新疆玛纳斯河上游的草地有时也可成为优势种。群落盖度为40—45%,禾本科草叶层高度10—20cm,生殖枝高达60Cm。长羽针茅春季萌发较晚,5月返青,6月下旬至7月抽穗开花,8月结实。

饲用价值:长羽针茅茎细,叶柔软,鲜绿,营养价值高(表38)。适口性好,各类家畜均喜食,马最喜食。耐牧,冬季残存尚好,成 为各类家畜冬季采食的主要牧草。分蘖力强,再生速度快,株丛生 长茂密,叶量亦很丰富,适于放牧利用。由于长羽针茅在种子成熟 时芒柱很易与稃体分离,对绵羊不会造成危害。结实期干草在阉牛 瘤胃中48小时的损失率为64.75%。所含营养物质较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5:3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