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长衫旗袍里的“明国范儿” |
释义 | 基本信息书名:长衫旗袍里的“明国范儿” 书号:ISBN978-7-5495-9035-9 著者:王凯 开本:16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01月 定价:32.00 内容特点展现一个多元的民国、性情的民国。范儿,一种打扮,一种“样子”,那么什么是民国范儿,民国是个什么样子?本书分五辑共计50篇小文章,勾勒出民国世像百态,在这幅多彩的“民国风情画”里,无论是学界精英还是商界名流,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各有各的范儿。 作者简介王凯,专栏作家、文史撰稿人,主要从事民国史的探究与写作,著有《民国的背影 那些人那些事》。 内容简介《长衫旗袍里的“民国范儿”》诉说的是一段尚未凝固的历史,一个不一样的民国。这是一个色彩斑斓的时代,这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时代,这是一个包容开放的时代,这是一个坦然率真的时代,这是一个典雅从容的时代,更是一个有脊梁有气节有风骨的时代,当然也是一个饱受战祸和灾难摧残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文人有文人的范儿,武夫有武夫的范儿,名媛有名媛的范儿,市民有市民的范儿,艺人有艺人的范儿,政客有政客的范儿。各种元素纷纷出场,或时尚,或传统,或智慧,或愚昧,或高尚,或卑鄙,或光明,或黑暗,构成了一个多元的民国,一个如今已然绝迹了的民国。本书以细腻灵巧的笔触,温暖简洁的语言,将那些曾经鲜活的人物和细节一一复活,带我们走进了那个并未远去的世界,那段余温尚存的岁月。 编辑推荐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下,民国诞生了,作为现代中国的开端,它的开放包容造就了中国又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塑造了一代人物的个性、品格和风骨。这种多元的文化、丰富的个性就是陈丹青所说的“民国范儿”吧。 图书目录自 序/ 高处不胜寒/ 袁世凯导演的政治婚姻/ 在中国历史上,联姻一直是政治人物笼络对手羁縻部属的惯用手法,这种披着温情外衣的外交工具长期以来屡试不爽,深得历朝历代官僚政客的青睐。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袁世凯就是一位这方面的高手。 黎元洪与袁世凯的一次较量/ 在袁世凯、段祺瑞这些北洋武夫眼里,黎元洪只是一枚可供利用的棋子,需要时奉若神明,不用时弃如敝屣。黎元洪对他们也都是唯唯诺诺,从来不敢发出不同声音,但袁世凯怎么也没有想到,黎竟然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了自己致命一击,两人之间的这次交手以袁世凯的彻底失败而告终结,从中人们也可看出貌似“柔暗”的黎元洪在大事上其实并不糊涂。 历史上的“北京兵变”/ 不管袁世凯是不是这次兵变的主谋,但他的确是这一事件的最大受益者。从这个角度讲,北京兵变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北洋政权的国务总理/ 那些走马灯般的内阁轮换,背后其实都有各方势力角逐博弈的身影。 张勋的下落/ 孙中山在致两广巡阅使陆荣廷的一份电报中说:“张勋强求复逆,亦属愚忠,叛国之罪当诛,恋主之情可悯。文对于真复辟者,虽以为敌,未尝不敬也。”孙中山对张勋的这番评价,将其政治态度和个人人格区分开来,可谓公正之言。 《大公报》记者的民国高官访谈录/ 历史就是如此,总是弥漫着阴谋和算计——徐铸成当年笔下的新闻,如今已成为历史。 韩复榘恶搞蒋介石/ 如果说韩复榘的恶搞之举招致了这场杀身之祸可能有些危言耸听,但此事在蒋介石心里埋下了阴影却是毋庸置疑。从自保的角度看,韩复榘选错了调侃的对象,或者说错的是他自己——他没有政治人物的智慧,却有街头混混的狡黠。 徐铸成笔下的蒋经国/ 徐铸成与蒋经国还有过几次接触,他都一一作了记录。平心而论,徐铸成对青年蒋经国印象颇佳,正如他晚年在回忆录中所说:“总之,蒋经国先生在赣南勤政爱民及礼贤下士之精神,迄今犹留深刻印象。” 喋血孤城后的余程万/ 一代抗日名将没有战死沙场,最后竟不明不白地死于香港。 1948年的中国“大选”/ 蒋的反对恰恰正是李宗仁获胜的原因,这个结局恐怕是蒋介石万万没有料到的。 作为军人的“李白”/ “是文人又是武人,是今人又是古人,是一人又是二人,是二人仍是一人。”这是一则有趣的谜语,谜底是“李白”,既指唐代大诗人李白,又指国民党新桂系军阀首领李宗仁和白崇禧。 雨打风吹去/ 鲁迅在仙台的日子/ 在鲁迅的印象里,仙台的天气是寒冷清冽的,“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在这个寒冷陌生的城市里,给鲁迅的生活带来一抹亮色和暖意的是他的解剖学老师藤野严九郎。 鲁迅与沈从文之间的一场误会/ 这两位曾经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文学大师却有着深深的隔阂,他们从来没有会过一次面,甚至连一次直接的通信都不曾有过。有人说造成他们之间隔阂的原因是两人政治观、文学观的不同,也有人认为是由于性格上的差异,这些说法当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当年鲁迅与沈从文交恶的直接起因却是缘于一场非常偶然的误会。 老舍的生日及身世/ 老舍的生日很特别,农历腊月二十三,恰好是“祀灶日”,民间俗称“过小年”。 老舍和梁实秋笔下的老北京年景/ 在他们笔下,皇城根下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那么精灵剔透富有精气神儿,而极富中国民俗文化特点的老北京春节,更是被他们的如椽大笔演绎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梁实秋的最后时光/ 梁实秋幼女梁文蔷在谈及这段往事时说:“爸爸的手一生中写了不知几万万字,没想到,留在人间最后字迹竟是求生的呼号,每念及此,肝肠寸断。” 最后的萧红/ 她平静地倚在病床上对骆宾基和端木蕻良说:“我本来还想写些东西,可是我知道我就要离开你们了,留着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去了……生活得这样,身体又这样虚,死,算什么呢!我很坦然的。” 民国教授的高薪生活/ 大学教授是民国期间一个非常体面的职业,当然,说这个职业体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经济原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大学教授们过着非常优越的物质生活,当时的政府哪怕财政捉襟见肘,也不曾亏欠这些学者们的薪水,他们的幸福生活常常让后人感叹不已。 民国年间的“高考”试题/ 看着这些当年的老试题,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感慨良久,与这些简洁、精炼的试题相比,我们今天的教育还能让孩子领略到学习的快乐吗? 沈从文与王林交往杂记/ 汪曾祺说:“他教的学生后来成为作家的,也极少。但是也不是绝对不能教,沈先生的学生现在能算是作家的,也还有那么几个。” 雷洁琼的年轻时代/ 在当代中国,没有听说过雷洁琼这个名字的可能不多,但大多数人眼中的雷洁琼,是作为国家领导人和党派领袖的雷洁琼,是老年时期的雷洁琼。年轻时代的雷洁琼是个什么样子?她又经历过哪些风风雨雨呢? 关于《沁园春·雪》的几阕和词/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在重庆《新民报》“西方夜谭”栏目刊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时和者甚众,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南社盟主”柳亚子和“三湘才子”易君左。 论政犹书生/ “苏报案”本事/ 苏报案之所以成为中国近代言论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今天看来,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 宋教仁的宪政理想/ 随着1913年3月20日22时许上海火车站的一声枪响,正在建设的中国民主宪政大厦轰然坍塌,辛亥革命为国人燃起的希望之火迅速熄灭,宋教仁为之奔走呼号一生的民主宪政理想也随之付诸东流。 一场关乎民主与独裁的论争/ 1933年至1935年间,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一场关于“民主”和“独裁”的论争。与以往“新月”文人与左翼作家之间的论战不同,此次论战双方的主角皆是深受英美文化浸染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其中蒋廷黻、胡适、丁文江等人还都是“独立评论”社的同仁和私交甚佳的朋友。 关于周作人遇刺的罗生门/ 当年的刺客究竟是什么人?有何政治背景?刺周的目的何在?这一事件已过去70余年,却一直没有行刺者的任何踪迹,有的只是各当事方自说自话式的辩解和指责,一起扑朔迷离的枪击事件逐渐演化为一场各取所需的政治罗生门。 张申府一篇文章引发的风波/ 《呼吁和平》成了张申府一生命运的转折点,并决定了其后半生的道路。◆张奚若:志士与学者/ 张奚若在国民参政会上发言,批评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独裁,蒋介石感到极度难堪,便粗暴地打断了他的话:“欢迎提意见,但别太刻薄!”张奚若一怒之下拂袖而去,从此不再出席参政会。等到再一次参政会开会,国民党政府寄来开会路费和通知,张奚若当即回电一封:“无政可参,路费退回。” 宋云彬笔下的新政协/ 1949年春天,当时正在香港的宋云彬应邀北上准备参加新政协会议,其间在其《北游日记》中记下了一些颇为真实生动的历史细节,他的这些率真鲜活带有生命体温的私人记录,为后人了解和纪念这段历史书写了颇有价值的一笔。 名士自风流/ 酒桌上的胡适博士/ 胡先生交游广,应酬多,几乎天天有人邀饮,家里可以无需开伙。徐志摩风趣地说:“我最羡慕我们胡大哥的肠胃,天天酬酢,肠胃居然吃得消!” 京戏名票张伯驹/ 人们常言人生犹舞台,在这个大舞台上,痴迷了一辈子京戏的张伯驹如云般飘然而来,又如风般悄然而去,就像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个无法复制的传说。 几种不同版本的“民国四公子”/ 关于民国四公子,流传着许多不同的版本,他们均系清末民初高官大员的后人,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 被遗忘的民国帅哥王赓/ 新月诗人徐志摩与民国名媛陆小曼的那场情感纠结世人皆知,而其中另一位男主角王赓的情况却一直鲜为人知,有关书籍或资料提起这段往事时对其也是语焉不详一笔带过,“陆小曼前夫”成为王赓一生最知名的“头衔”。 汪曾祺眼里的联大教授们/ 汪曾祺笔下那些可爱的教授们在今天已成为一种绝响,我们能够循着汪先生的文字走近他们,去敬重并感受他们的风采,其实是一种福祉。 多情才子吴雨僧/ 对于吴宓的这些“恋爱的浪漫史”,其清华同学兼同事顾毓琇以“千古多情吴雨僧”一语概括,可谓神来之笔。 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往事/ 在鲁迅的蜜月旅行中,他的学生一直与他和许广平共居一室,直到离开杭州。 王右家的婚姻生活/ 今天知道王右家这个名字的恐怕已经不多了,但曹禺名剧《日出》中交际花陈白露的形象却是妇孺皆知,据说此人的原型之一就是王右家。 蓝妮其人其事/ 她的一生便是一部很好的长篇小说,如果有人写出来,必然是一部巨著。 周培源的爱情/ 今天看来,周培源与王蒂澄的爱情就像默声片电影里的一个动人场景,那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做派,值得我们用心去细细品味。 旧事谁与语/ 哈同遗产案往事/ 1931年6月19日,素有“远东第一富翁”之称的上海房地产大鳄哈同撒手人寰。哈同去世后,留下了1.7亿元的巨额财产,其中包括460亩土地、1300幢房屋和价值百万英镑的金银珠宝。哈同一生并无亲生子女,在他死后十余年间,其遗孀、管家、中外养子女以及垂涎其财产的各色人物相继登场。 红尘传奇话德龄/ 随着一些晚清宫廷题材影视剧和文学作品在大陆的传播,才女德龄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中国近代史上到底有没有德龄公主其人?真实的德龄究竟是何许人也? 老上海的出租车/ 上海是中国较早拥有出租车的城市之一,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租车就已经成了“阿拉上海人”出行的首选和最爱。 中国童子军史话/ 当1907年英国军官贝登堡爵士在英国南部海岛上成立童子军5年之后,中国也创办了童子军,其创始人便是湖北武昌的严家麟先生。 民初的一场体育盛会/ 1915年的上海远东运动会是华夏古国与现代体育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中国从此迈出了体育强国的第一步。 日本的关东大地震及其余波/ 地震带来的灾难固然严酷,但人类自身之间的伤害却更令人伤感。 易培基案:一场不了了之的司法游戏/ 这本是一次正常的人事安排,不料却引发了故宫内部的派系争端,为日后的“故宫盗宝案”埋下了伏笔。 “黄克功事件”中的女主角刘茜/ 1937年10月5日傍晚,红军高级将领、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第六队队长黄克功因逼婚未遂,竟残忍地将陕北公学学生刘茜枪杀,此即当年轰动一时的“黄克功事件”,年仅16岁的刘茜成为这场悲剧的主角。 军统“黑马”/ 长篇小说《狼烟北平》中塑造了一位国民党军统特工“黑马”的形象,此人潜伏于古都北平,策划指挥了一系列针对日伪的暗杀制裁行动。这位神秘的“黑马”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就是曾任军统局驻华北办事处主任、北平市民政局局长的马汉三,据说戴笠之死与其有关。 1942年的中原大旱/ 在中国历史上,饿死人的荒年不可胜数,但如1942年这样的惨景却不多见。为何会如此残酷?究其缘由,既有自然原因,也有社会原因,而后者可能还是最根本和最主要的原因。可以说,发生在1940年代初的这场大旱,是天灾,更是人祸。 鲁迅母亲鲁瑞旧事/ 鲁瑞虽然爱读书,却不喜欢看鲁迅的小说。有人拿鲁迅的小说给她看,老太太看了之后说:“我们家乡那儿就是这个样子的,我觉得也没什么好。” 后记/ 精彩书评我经常在想,民国这样一个乱世,为什么会涌现这么多可钦可佩的人物,发生这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使得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们有时甚至不知好歹地怀念和嫉妒起那个时代来。 ——资深出版人、电子工业出版社人文图书事业部主任 李影 透过这些舒服、流畅、淡然的文字,我们触摸到了一个时代的背影,一个有趣的民国。长衫旗袍里的那些人和事,虽已坠落在历史深处,却一刻也不曾从我们的心底逝去。 ——法制日报社《法治周末》编辑 邬蕾 如此精约、好看的文字,勾勒出民国年间的那些人那些事,像回放的一个个电影短片。从这里可以品人、可以明史、可以知事、可以记言,正可谓亦史亦文亦故事,宜读宜赏宜收藏。 ——《团结报》文史周刊编辑 陈晓燕 本次词条编辑来自广西师大社市场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