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常州白泰官 |
释义 | 书籍简介《常州白泰官》是首部常州方言长篇评话,2011年3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常州市两获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的著名曲艺家周玉峰口述、常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张戬炜整理校注而成,分上下两册,共计52回94万字。首批出版的《常州白泰官》由各地新华书店上架,常州市新华书店已有销售。《常州白泰官》作为我市近30年来唯一系统整理出版的长篇评话,对我市曲艺传承意义重大,也使我市文化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据悉,该书将参与今年的省曲艺“芦花奖”的角逐。 成书过程2010年7月21日去世的周玉峰,艺龄近半个世纪,曾先后拜常州评话名家张唯一和苏州评话名家顾宏伯为师。他曾以《常州白泰官》选回《谢荷花》获得2002年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以论文《常州道情缺失探》获得2007年省曲艺“芦花奖”理论奖及2008年中国曲艺“牡丹奖”理论奖。 据张戬炜介绍,白泰官是清初“江南八侠”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常州人,有关他惩恶扬善的传奇故事,在常州地区广为流传。常州评话界的许多前辈,都曾不同程度地说演过“常州白泰官”,但各循自身路数,并未形成真正长篇的形制与规模。传到周玉峰的老师张唯一,已有二三十回,初具长篇规模。为让此顺利传承,周玉峰首先把它正式扩充为100多回的长篇,极大地丰富了作品内容;其次充实了大量常州地方文化史料和风情风俗,使之成为常州地方生活的生动写照;同时,还吸收了当今新武侠小说的许多手法和技巧,让作品更富有时代特点,贴近时代审美需求。 生前患多种疾病的周玉峰,曾多次约张戬炜深谈磋商,想把《常州白泰官》从口传变为文本。他在逝世前一个月,口述完成了该书的第二稿,计52回约60万字,这也是本次定本的由来。张戬炜根据约定,从篇幅、史实、方言、讹误等方面进行了长达1年多的整理、校注,最终成书。 该书还聘请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吴文科,北京大学中文系常州籍教授陈泳超分别担任艺术顾问和民俗顾问。 常州评话常州评话作为评话中具有地方性语言特色的一种,常州评话与苏州评话、南京评话、扬州评话的表演形式大致相当。清末常州城里曾出现过十几家茶馆,家家都有常州评话演出,曾出现一天两场、常演不衰的盛况。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