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常福清 |
释义 | 书山探胜 艺海泛舟——记书法家常福清的艺术之路 2005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书画大展上,一幅饱含浓墨之情、结体独具特色的行草书《沁园春·雪》吸引了众多观者驻足观赏,流连忘返。这幅荣获金奖的作品出自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沙流河镇安家坨村常福清之手。 常福清1943年生,笔名醉墨,号静觉山人,唐山市丰润区沙流河镇安家坨村人。自幼喜爱书法艺术,虽家境贫寒,却自学上进,古帖碑铭是他无声的老师,对照古帖,天天临摹。在书法的研习上,他坚持思大于行、悟大于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步步向书法艺术的高峰攀登。 常福清对书法艺术潜心研究数十年,有着深厚的功底和艺术修养。他初从唐碑入手,潜心数年,上溯汉魏,旁窥宋元,力追二王,倾慕晋唐小楷,兼习隶篆。他师法古人,又借鉴今人,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他在字的造型上追求跌宕奇险、苍郁雄畅、传神明快、率真自然的艺术风格。在无数次蜕变中趋于成熟,形成了自己拙中带稚、挺拔劲健、潇洒大度的艺术风格。观常福清的书法作品,体态奇崛,用笔纵横多变,或逆或顺,或中或侧,有方有圆,有重有轻,忽疾忽徐,时涩时畅,淋漓畅快,迎合了中国书法的审美要求,有丰富的哲学内涵,有完美的自然情趣。 常福清爱好广泛,在研习书法的基础上,又旁涉音乐,经常吹唢呐、玩葫芦丝,在吹拉弹唱间触类旁通,深化着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他认为,书法是有形无声的音乐,音乐是有声无形的书法,行笔的轻重缓急正好是音律的抑扬顿挫,二者相辅相成。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常福清多次参加全国性书法展赛并获奖,并为普及书法教育撰写教材,曾多次在《羊城晚报》等报纸上发表作品和专著论文。他的作品和业绩被辑入《中华人物辞海》、《中国书画家大全》等书中,其作品被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国藏家收藏。他还被聘为中国硬笔书法艺术家学会副主席、湖北省神州书画院高级书画师。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庆祝香港回归、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等活动中,均可见到他的作品入展。当印度洋发生海啸,他又创作数幅作品义卖赈灾,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誉。 如今,常福清已年逾花甲,书艺更加成熟。常福清说:“我虽然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艺无止境,还需继续努力,不断进取,只有这样,才能直求古人不到处!” 常福清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唐山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唐山市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文化艺术城特聘高级书画师、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辞条辑入《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中华人物辞海》、《中国书画家大全》等书。多次参加全国性举办的书法比赛并获奖,在首届“五环杯”书画大赛中获金奖等。多次在《中国书画报》、《国际气功报》、《牛城晚报》等报刊上发表作品。部分作品还走出国门,被国际友人收藏。其作品极具收藏价值,并且是装饰家居、美化环境、馈赠亲友的上好礼品。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