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昌邑县志
释义

昌邑编修县志始于明代。明万历五年(1577) ,清康熙十一年(1672) 、乾隆七年(1742) 、光绪三十三年(1907)及民国12年(1933)、1960年6次修志,现仅存清康熙、乾隆、光绪年间3部旧志。明万历《昌邑县志》修于万历五年(1577),万历六年(1578)九月县令贾世康汇纂刊行,已佚。清康熙《昌邑县志》由知县许全临主持编修,现有孤本,藏于国家图书馆,为现存《昌邑县志》中最早的版本。清乾隆《昌邑县志》由知县周来邰主持编修。清光绪《昌邑县续志》是知县陈嘉楷编修。民国《昌邑县志》始修于民国23年冬,县长刘毓章主持,刘选卿任总撰,至1937年完稿,因“七七事变”未及刊印,现仅存残本一册,藏于县档案馆。

新编《昌邑县志》于1982年2月始修,共征集各种资料3000余万字,1987年付印。本志记述时限,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5年,个别资料进行必要的上溯或下延。志书结构除志首设概述、大事记,志末设人物、附录外,中间主体专业篇按先自然后社会,先经济后政治、军事、文化的顺序排列,共设31篇: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渔业、工业、盐业、交通、邮电、城建、商业、粮食、财税、金融、经济管理、党派·群团、政权、政法、民政、军事、劳动·人事、侨务·外事、教育、科技、文化、医药·卫生、体育、风俗·宗教、方言。

昌邑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渤海莱州湾南岸。秦时建县,古称?邑、都昌,迄今已历两千余年。自秦至宋1500年间,其建制变化极大,境域范围无一定数,直至宋代,方大体立局。宋建隆三年(962) 析北海唐安乡置昌邑。1983年潍坊地区改为潍坊市,昌邑县隶属不变。昌邑县域纵长横窄,中若蜂腰,总面积1578.7平方千米。1985年底,全县共设7镇15乡、812个行政村,总人口639660人。昌邑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境域南端岗埠隆起,北缘滩涂辽阔,中部沃野百里。胶潍二水纵贯南北,公路铁路横穿东西,是山东腹地通向半岛地区和经由水路转往外省的重要枢纽。昌邑矿产资源丰富,地下蕴藏大量的卤水、石油、天然气、重晶石、膨润土等,特别是地下卤水,储量大,浓度高,为全国各地少有。昌邑海岸线长35千米,有着广阔的水域海面和辽阔的滩涂,海洋鱼类、贝类和虾蟹资源丰富。海洋渔业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期,“管仲相齐,为渔盐之利致齐富强”,“都昌已负盛名”。 昌邑土地广阔平坦,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是山东省商品粮基地县份之一。1978年以后,农、林、牧、副、渔五业俱兴。198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29169万元, 比1949年的5367万元增长4.4倍,粮食总产量达36945万千克,比1949年增长27倍, 粮食平均每公顷产量7785千克,比1949年增长6.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85元。在农业生产大发展的同时,林业生产亦大为改观,1949年全县仅存残林8公顷,果林197公顷,1985年实有林地达5253公顷,林木覆盖率达9.5%。1983年,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荣获国家林业部平原绿化“景泰蓝”奖杯和锦旗。 昌邑县工业历史悠久,技术、物资基础牢固。以“柳疃丝绸”为代表的丝织业源远流长。周朝时,龙池一带就“养蚕织帛,捻线就织”。清末民初,县内丝织业日趋繁荣。随着纺织业的兴盛,印染业也得到较快发展,明朝时,西南少数民族的“蜡染”传至昌邑,加以改革创新,染成有名的“昌邑蓝印花布”。至1985年,境内有县营丝织厂2处, 乡镇丝织厂5处。染炼的真丝绸、化纤绸、交织丝绸花色品种达200多个,深受日本、美国、南斯拉夫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的欢迎。历史久远的民间铸造、锻造业,是县内现代机械工业发展的基础。据考证,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密城一带就已具有刀币铸造能力。1978年以后,产业优势得到进一步发展,已形成了一个以轻纺为主,以机械、电子、化工、建材、食品、冷冻加工、服装为从的轻重合理布局的工业经济体系。 198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66101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9.4%。全县国营商业企业达到76个, 商品零售总额达25790万元。昌邑是山东省华侨最多的县份之一,素有“侨乡”之称,海外华侨遍布世界各地,为开展对外贸易提供了便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1: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