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昌宁乡 |
释义 | 地理位置昌宁乡位于民勤县城西南,东北与花儿园乡接连,西南与永昌县双湾乡为邻,面积124.3平方公里。乡政府驻昌宁村,距县城63公里。 历史渊源昌宁以昌宁堡得名,含昌盛安宁之意。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开垦。土地肥沃肥沃,宜于种植。且泉水丰富,历史上当地居民每于春夏秋三季挑挽泉眼灌溉农田。民国初,风沙倾压严重,致使大多数泉眼淤塞干涸,同时还埋压了大量农田。民国18年,居民迁望新疆、河套者占原人口的一半以上,使当地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行政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行政区划属大坝乡。1950年属八区为八乡。1954年属二区,为昌宁乡。1956年撤区并乡后仍为昌宁乡。1958年成立昌宁人民公社。1960年7月并入"八一"农场为八分场。1961年春从"八一"农场分出,归属民勤县,仍为昌宁人民公社。1983年设昌宁乡。显辖昌宁、安宁、中胜、永安、铧尖、阜康6个村委会,38个合作社,12个自然村。1985年共有1094户,5484人,内有回族4人。昌宁乡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380左右。全乡无河水来源,农业生产全部靠挖取地下水灌溉。地下水位原来较浅,水质较好。耕地面积1985年为23340亩。粮食作物以种植小麦为主,其次有糜谷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葵花、大茴香、油料等。1982年粮食总产为786.58公斤,1985年达到965.12万斤,增长22.7%。 自然状况昌宁乡自然条件较差,受风沙侵袭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大搞植树造林和农田水利建设,努力改变生产条件,先后打机井156眼。区内建成变电所1座,建设高低压农田线路193公里,森林面积8630多亩。 建设发展解放前有昌宁、多下沟小学两处,就学人数不多。解放后办起中学1所,小学5所。1980年共有中小学生1336人。乡有广播放大站、电影放映队等。有乡办医院1所。境内有汉代烽燧四方墩遗址,发现文物有灰陶器、五铢钱、小玉珠等。乡办企业有农具厂、拖拉机站、林场等。乡村有汽车、大中型拖拉机、手扶拖拉机,还哟联合收割机、平地机等大型农业机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