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释义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前身为工程经济系,与北京邮电大学同龄,是当时全国三十个管理学科系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由最早的单一的邮电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发展到目前的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公共事业管理、会计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九个本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技术经济与管理、国际贸易学、行政管理和政治经济学八个硕士点,MBA和项目管理工程硕士两个专业硕士点,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发展

历史沿革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前身是1955年建校时成立的工程经济系。1980年重建为管理工程系,1997年成立了管理与人文学院,该系成为学院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我国电信和信息产业深化改革和迅猛发展的大浪潮,2000年5月,北京邮电大学以原来的管理工程系为主成立了经济管理学院。因此,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当时国内最早建立管理学科的30多个学校之一。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与积累,管理学科已形成自己鲜明的学术优势和特色。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通信领域中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特别在网络经济与信息经济学、通信管理理论、通信工程管理、通信网规划、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与应用、信息化与政策法规等方面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得到学术界同行的广泛认同。

建院50多年来,学院始终以振兴国家信息通信事业为己任,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心,成为新中国培养邮电通信人才的摇篮,迄今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国内许多重要的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上肩负重任,为国家信息通信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社会高度赞誉,被誉为“新一代IT精英的摇篮”。

现状

目前,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科领域横跨管理学、经济学、工学3个学科门类,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1个博士授权点,5个硕士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和5个本科专业(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经济学、电子商务),同时还具MBA授予权。学院学术研究机构包括:管理现代化研究所、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信息产业政策与发展研究所、邮政发展研究中心、系统仿真研究中心信息管理与GIS研究中心、信通网联信息系统研究中心和经济教研中心管理教研中心、系统教研中心、财会教研中心、市场营销教研中心等12个单位和若干个学术研究中心。

学院拥有教育部第一个管理类、开放式、高水平软科学重点实验室——信息管理与信息经济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通信管理理论与实践、网络经济与信息经济学、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与应用、信息化与政策法规等多个学科、技术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学院拥有一支以梁雄健首席教授为首的包括吕廷杰、舒华英、忻展红、唐守廉、阚凯力、林齐宁、曾剑秋、吴洪等知名学者的高水平、高层次的学术队伍,现有教授 14名(其中博士生导师8名),副教授 20名。同时,学院还从国内外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日本京都大学长谷川利治、丹麦理工大学V.B.伊沃森、国际电联标准局局长赵厚麟、国际电联电信发展咨询集团副主席戴维?米勒等20多人担任客座教授,定期和不定期地举行各种形式的讲座以促进学术交流,开阔学生视野。

目前,经济管理学院已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等广泛的合作关系。近年来,学院规模不断扩大,到2003年秋季学期为止,共有在校生1200多人,其中在读博士生42名,在读硕士生500多名。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尤其是IT信息产业界的欢迎,被社会各界誉为“新一代IT精英的摇篮”。

在Eduniversal世界年会上发布了“2011年度全球最佳1000所商学院”排名,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位列“中国地区杰出商学院”第16名,仅次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院一贯重视加强与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国际合作,目前已与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等广泛的合作关系,双边互派和接受对方教师作访问学者、客座教授,在国家高水平留学生项目中,定期派出留学生5名左右到国外从事半年至一年的联合培养等,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务实。目前我院正在实施的国际合作项目有与法国雷恩高等商学院合作的DBA(工商管理博士)教育项目、与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和法国电信工程学院的研究生交流项目。这些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开拓学生视野,让更多学生更早近距离接触到世界上最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创设了深造环境,国际合作的氛围对有效提高学生的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产生了深远影响。

使命与愿景

面对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和国家“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把信息产业作为带动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和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的喜人形势,学院的使命与愿景是:

到2015年,建院60周年时,

跻身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经管学院之列,

造就中国信息通信产业的管理精英,

贡献学术成果以推动通信产业和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

到2055年,建院100周年时,

自立于世界一流工商管理学院之林,

造就未来中国乃至世界信息通信产业领域的商业领袖,

贡献学术新知以促进世界信息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学院规模

办学规模

学院现设有经济教研中心、管理教研中心、系统教研中心、财会教研中心、市场营销教研中心、电子商务教研中心、国际经济与贸易等7个教研中心。有4个教学实验室,其中包括1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本科专业实验室。建有5个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和实习场所、1个企业经营模拟与电子商务创新实践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110人,其中专任教师94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20人(含兼职博导4人),副教授47人,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队伍的92%,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队伍的60%以上。涌现出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如吕廷杰、梁雄健、舒华英、唐守廉、阚凯力、忻展红、曾剑秋、金永生、茶洪旺、林齐宁等,其中吕廷杰教授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忻展红教授和唐守廉教授被评为北京邮电大学教学名师。学院有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还从国内外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国际电联副秘书长赵厚麟、日本京都大学长谷川利治、丹麦理工大学V.B.伊沃森、国际电联电信发展咨询集团主席戴维·米勒等60多人担任客座教授。近年来,学院培养规模不断扩大,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40多人、硕士研究生200多人、MBA 140人、EMBA100人,在职MBA和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研究生200多人、本科生330多人。自2003年起,我院研究生招生规模开始超过本科生,已经向研究型学院转型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学科专业

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学院的教育已经形成信息背景浓郁、专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的多层次的办学格局。经济管理学院是当时国内最早建立管理工程专业的30多个大学院系之一,管理学科已形成自己鲜明的学术优势和特色。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2002年就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在通信领域中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特别是在网络经济与信息经济学、通信管理理论、通信工程管理、通信网规划、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与应用、信息化与政策法规等方面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得到学术界同仁的广泛认同。

目前,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科领域横跨管理学、经济学2个学科门类,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1个博士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8个硕士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国际贸易学、政治经济学、行政管理),2个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授权点(工商管理、项目管理工程),9个本科专业(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电子商务、会计学、市场营销、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公共事业管理)。我院是全国首批试办电子商务专业的13所高校之一,电子商务专业2007年获得北京市特色专业称号。以吕廷杰教授带头的“电子商务教研中心教学团队”被评为2008年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学院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目前有《电子商务概论》、《通信经济学》、《市场营销》3门北京市精品课程,《通信经济学》、《邮政概论》、《电信组织管理》、《电信营销》、《通信网规划理论与实务》5门北京市精品教材。

学院MBA教育项目开始于1998年,以其浓郁的IT特色在信息通信产业界享有盛誉。在全球领先的管理期刊《世界经理人》周刊主办,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中文版等媒体合办的 “中国最具影响力MBA排行榜”中,近几年稳居前16名,2008年荣获第11名。

科学研究

学院现有信息管理与经济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信息管理与GIS研究中心、信息资源与系统研究中心、竞争与规制研究中心、大系统仿真研究中心产业、产业组织与营销研究中心、通信经济与产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信息产业政策与发展研究所、邮政发展研究中心、网络产业研究中心、电信增值业务研究中心、网络经济与商务智能研究中心等12个学术研究机构。在通信管理理论与实践、网络经济与信息经济学、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与应用、信息化与政策法规等多个学科、技术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2004-2008五年总计科研经费5303.7万元,出版专著教材译著共150多部。2008年,发表检索论文147篇,其中SCI检索论文5篇,SSCI检索论文3篇,EI检索论文80篇,ISTP检索论文48篇,CSSCI检索论文11篇。

学科建设· 实验室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实验中心

发布时间: 2009-12-31 13:58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实验中心成立于1984年,通过我院自筹经费、九五投资、211一期与二期投资以及多项修购专项投资的建设,目前拥有固定资产500余万元,场地近720m2,拥有国内外最先进的大、中型服务器23台、计算机220多台、多套教育教学软件,以及网络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录像监控设备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设备优良、平台先进、环境优雅的实验环境,致力于以下方向的教学、科研、开发与实践中心:

管理理论与通信经济学 网络经济学与电子商务 会计电算化与ERP 通信网系统控制和优化 企业信息管理与信息化 IT企业经营理论与模拟 经济管理学院十分重视实验中心实验教学与管理队伍的建设,由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忻展红教授挂帅任实验中心主管院长,负责中心的发展规划、战略方针的制定、指导实验中心的建设;任命经济管理学院杨旭副教授担当实验中心主任,负责实验中心的建设和运作管理。实验中心通过指定课程实验负责人,采取课程主讲老师教学实验负责制,同时配备博士生、研究生助管辅助指导学生实验,开创了一种高效、合理的实验教学运作模式。目前实验中心已经拥有了一支素质优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高水平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有效的保证了实验课程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

我实验中心目前由微机实验中心(含本科与研究生学科基础实验室)、综合实验课基地、企业经营与电子商务创新实践基地、电子商务实验室、会计模拟与电算化实验室、信息资源与系统研究中心、大系统仿真研究中心、信息管理与GIS研究中心、竞争与规制研究中心等多个实验室组成,多年来教学人员与实验室管理人员通力合作,兢兢业业,很好地承担了全院的实验教学任务以及科研和实践任务,提供课程教学、实验服务,为强化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科创新、课程建设、研究开发、学生培养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同时向我院研究生免费开放、向本院以及全校师生开放,并面向社会提供培训服务。

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 2010-03-25 16:28

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IECR)

伴随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通信产业的发展和开放,竞争力与IT经济研究成为政府部门、学术界以及企业关注的重点。成立于2005年的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实验室)隶属于工业与信息化部“信息管理与信息经济学重点实验室”,通过持续的理论创新和大量的课题研究,致力于为学界、产业界和政府机构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曾剑秋教授为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及学科带头人。实验室其他成员有:戴维·米勒教授(英国)、彭晓峰副教授、何瑛副教授、谢智勇副教授、彭惠副教授等。此外,还有25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研究中心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关于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的基础理论研究。其重点内容包括规模经济与竞争力、竞争力评估体系、内外经济循环理论以及技术经济剖析法等;第二,关于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理论的应用研究。其重点内容包括通信业发展与竞争力提高途径、企业咨询与诊断、竞争对手与企业成长策略以及通信企业用户界面优化设计等。

研究中心承担多个国家、部以及企业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化进程中提升中国电信企业国际竞争力途径研究”,国家重大专项:新型手机操作系统、中间件,软件平台发展策略研究,教育部科技委重点项目:三网融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中国移动用户界面优化设计研究”,“中国电信运营商企业成长内在因素研究”,“提升中国移动服务KPI考核、服务管理、新业务服务和集团客户服务质量的研究”,“中国电信比较优势分析”,“中国联通提升竞争力途径研究”、“河南移动提升服务质量有效性的研究”等相关课题研究。

研究中心十分注重学术交流,与国内外多个学术机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关系。研究中心曾经先后邀请到加拿大水牛大学若白森教授(Roberson);英联邦电信协会主席(Chairman of UKTA)、国际电信联盟电信发展咨询团主席(Chairman of ITU-TDAG)戴维·米勒教授(David P Mellor);英国爱伯丁(Aberdeen)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部主任杰西·党森教授(Patrick Dawson);印度电信管理与研究中心主任T.H. Chowdary博士;全球领先的手机软件商Symbian全球副总裁和亚洲区总裁等。

在剑桥大学博士曾剑秋教授/博导带领下,实验室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组织多次学术交流与研讨活动,出版了十余部专著、译著,在国内外发表了百余篇论文,发展了竞争力理论、客户可感知理论、均衡服务理论、运营即服务(OaaS)理论、技术经济剖析法、基元事件分析法等,具有一定的开创性。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商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09-08-07 03:10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成立于2001年,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管理与经济重点实验室,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精干高效的实验教学科研队伍,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老师人数为1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教授、副教授共12人,讲师4人,拥有博士学历的教师15人。主要从事电子商务、网络经济、信息产业政策、通信管理、现代服务工程、服务营销、数据挖掘、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截止到2008年12月,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老师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 SCI/EI/ISTP检索共100余篇,出版专(译)著24部。

研究中心主任吕廷杰教授是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助理、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管理与经济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吕廷杰教授1997年获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学位,现兼任教育部电子商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通信专委会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专家、信息科技委委员,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战略专家组成员,中国电子商务协会高级顾问。吕廷杰教授1988年获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获日本TELECOM科学奖,2006年获“北京市教学名师”,2007年吕廷杰教授领衔的电子商务专业被评为教育部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2008年吕廷杰教授领导电子商务教研中心获北京市优秀教研团队,2009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9年,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已建成一个集网络技术与企业管理技术于一体、设备先进、功能强大、能支持电子商务体验、模拟、开发与创新四个层次需求的电子商务教学、开发、实践与创新平台。2007年与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合作成立中国电子商务信用研究中心,2008年与北京联动优势科技公司联合搭建一个针对移动商务的教学和科研实践平台,2008年该中心和包括摩托罗拉在内28家企业成为商务部移动商务应用实验室的首批成员。

通信产业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 2009-08-07 03:10

通信产业研究中心的宗旨是发挥人才、知识密集的优势,开展通信行业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工作。

中心的研究领域涵盖了通信产业经济、通信业管制、电信企业经营管理、农村通信、电信资本运作等方向。研究成果包括大量以中英文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译著、研究报告;中心承担并出色完成了多项来自基金、部、省、运营商、民营企业、国家部门以及国外学术机构的科研项目。例如美国福特基金的“中国电信普遍服务研究”、卫星通信集团公司的“卫星实现西部山区通信服务”、云南移动的“云南移动规划”等等。中心还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不懈努力,《通信经济学》课程以及《通信经济学》教材均被评选为北京市的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目前中心在研的科研项目包括:“某民营企业的体制转换”、“互联网虚拟货币研究”以及工信部的十二五规划前期预研重点课题“新时期电信服务于三农的实施战略”等。

不久前,通信产业研究中心与在咨询业界的知名企业:深圳欧顾得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合作,使中心实现了集专家学者、商界学界两者之长,某种程度的资源共享让中心更能够适应迅速发展中的通信产业变革。

通信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为博士生导师吴洪教授,成员有博士生导师茶洪旺教授、胡春教授、彭惠研究员以及他们的博士生、硕士生组成。

北京邮电大学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 2009-08-07 03:09

北京邮电大学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于2006年10月成立,依托于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该中心聘请了国际发展经济学奠基人、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我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陈栋生为学术顾问,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主任、我国信息化研究专家周宏仁博士为名誉主任。博士生导师茶洪旺教授为中心主任。

中心坚持开放式发展,汇集了校内外一大批专家学者。北京邮电大学孙启明教授、吴洪教授、杜振华教授、陈岩教授、安佳教授、齐佳英教授、和云教授为中心学术骨干,此外,特聘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佐军博士、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曾智泽博士,商务部国际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博士,商务部外贸司汪连海博士,北京WTO事务中心副主任刘英奎博士,北京城乡创新博士研究会会长杨晓东博士等为兼职研究员。还有校内的刘宇博士后、逄金玉博士、马蓉博士、郑永彪博士、彭志文博士等一大批青年学者。多学科、多部门交叉融合是本研究中心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势。

中心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管理决策咨询为一体,旨在为学校的学科发展建设打造学术平台。致力于出版一批标志性的学术研究成果,培养出一批批高质量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中心成立以来,十分重视中心对外界的学术影响力,先后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商务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研究机构进行科研合作共6项,正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二五”发展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课题1项;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和中国生产力学会、中国市场学会、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发展经济学研究分会、北京城乡创新发展博士研究会等学术团体广泛进行学术交流。自中心成立至2009 年7月,出版了《区域经济理论新探》学术著作1部,参撰出版学术著作4部,主编教材1部,在《经济学动态》、《学术月刊》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目前本中心正着力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研究,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该中心学术团队研究的主要领域为:中国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化发展问题、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互动、产业集群、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国西部地区发展等。

北京邮电大学竞争与规制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 2009-08-07 03:08 北京邮电大学竞争与规制研究中心成立于2001年。

中心主任唐守廉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并为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高级会员、中国法学会信息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通信学会理事等;曾获得多项奖励和名誉称号,包括: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原邮电部“优秀青年知识分子”荣誉称号、北京邮电大学教学名师等。

中心集聚了一批高水平的教授、副教授,包括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的现职高层管理人员作为中心的兼职教授,以及众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

近年来,中心承担了大批科研项目,其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信息产业部科研项目、国家邮政局科研项目、几大电信运营商和其他企业的多项科研项目,发表了大量科研成果和论文;主要聚焦于如下三个研究领域:

1. 面向企业,主要研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增值电信服务企业、邮政快递服务企业等的商业模式、发展战略和市场营销方案,具体包括企业的战略定位和战略转型、价值链管理、市场需求调查、业务品牌、营销方案、服务渠道、客户关系、服务满意度等的策划和实施。

2. 面向政府,从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的角度,研究政府规制理论和规制政策,针对电信规制和邮政规制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市场准入政策、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互联互通、价格规制、普遍服务等;针对互联网治理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网络安全、网络业务、网络文化、网络人权、网络不良行为治理等;以及宽带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的网络融合等相关内容。

3. 面向服务业,研究服务科学、服务营销和服务运作,尤其是针对信息服务业、物流服务业、邮政服务业等,研究具体的业务运作、服务流程、营销和渠道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内容。

本中心注重研究质量,诚挚为政府、产业和企业服务。

北京邮电大学服务科学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09-08-07 03:07

北京邮电大学服务管理科学研究所(BSR,BUPT Service Management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落户于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国内知名教授、学者,同时还有一批高水平的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人员,研究阵容强大,完成多项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信息产业部的课题,部分研究成果多次获得部委的奖励,一些课题的研究成果则达到了国际水平。依靠北京邮电大学的雄厚科技力量,北京邮电大学服务管理科学研究所近年来主要从事服务运营行业的管理咨询、信息系统规划以及经营决策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经营分析决策理论与实证研究 电信运营经营决策方法研究 互联网治理研究 客户管理理论研究与决策实证分析 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 移动互联网业务及运营研究 供应链与集中采购管理研究 ICT行业绿色发展战略研究 信息管理及系统集成规划研究 通信网络规划及研究 复杂性理论与应用研究 服务管理科学研究所以北京邮电大学的雄厚科技力量为基础,积极跟踪国际信息通信业最前沿的研究成果,集研究、开发、集成业务为一体,将世界上最先进的电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带给中国的工业与信息产业,为促进中国工业与信息化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北京邮电大学产业组织与营销管理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 2009-08-07 03:05

北京邮电大学产业组织与营销管理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金永生教授担任中心主任,研究团队的主要成员有王宁教授、张永泽副教授、阎长乐副教授、梁燕讲师,拥有博士研究生15人,硕士研究生26人。中心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台湾国立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锐迪流通经济研究所等单位保持着良好的合作研究与交流关系。

在“无店铺销售运营及法律监管”研究领域,本中心的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中心承担的商务部条法司应急课题《中国无店铺销售运营与监管问题研究》,为中国直销立法提供了理论支撑,研究组系统研究了无店铺销售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对中国无店铺销售立法进行了系统思考,并提出了中国政府有效管制直销业的具体措施,研究中心认为,中国无店铺销售的监管法律,应从总则、主体、行为、法律责任四个大方面进行规定,总则部分主要规定直销的概念、分类、体现直销理念的一般性原则等;主体部分主要规定以直销为主业的直销公司;行为部分重点区分合法的和非法的直销行为;在法律责任层面,同所有的商事法规类似,直销的法律在责任承担形式上体现了综合性的特征,即不只是民事责任,同时还应综合运用行政及刑事等责任形式来制裁各种违反规定的行为。本中心在无店铺销售方式界定、直销运作模式、中外无店铺销售(直销)立法背景、无店铺销售运营对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政府对无店铺销售立法和管理的科学依据。商务部课题鉴定报告认为:“这一研究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成果为政府如何对无店铺销售进行立法和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由中心张永泽博士、阎长乐博士担纲的若干课题,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司治理模式的有效运用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撑与政策建议,其中的主要课题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司《我国资源约束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业绩考核局《中央企业中长期激励办法研究》、国资委青年理论学习研究会《“十一五”时期我国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和完善思路》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功能与中央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国资委企业领导人管理二局《中央企业负责人任期制研究》等,这些课题成果在国内处于前沿水平和领先地位。

此外,本中心在“流通产业组织及其创新”研究方面,处于国内前沿领域,通过对中国流通产业集中度进行研究和测算,认为流通产业组织适度规模的决定性因素是市场,中国流通产业组织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其增长模式仍然属于粗放型,就我国目前的流通产业发展状况而言,应解决流通产业过度进入的问题,应加强流通的行业管理,鼓励并购,通过改革消除地方市场分割的微观基础,中国流通产业组织分散化是流通业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也是流通产业组织成长的阶段性表现。中国50年来流通组织形式的演变反映了科层组织与市场机制此消彼长、相互替代的过程,其实质是试图以低交易费用选择流通组织形式,无论是从20世纪50年代以科层组织取代市场机制,还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重新发挥市场作用并创建新型的流通组织,其间虽然有各种因素影响,但从总体上看,这些组织形式的变化均与交易费用有关。

本中心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产业组织理论与电信产业组织、电信市场营销管理、公司治理模式、电信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品牌资产评估等。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经济与信息化管理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 2009-08-07 03:04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经济与信息化管理”研究中心是从事网络经济理论、信息产业政策、信息化管理、数据挖掘与企业经营活动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创新型研究机构。该研究中心聘请相关部委领导、企业专家和国外教授为学术顾问,获得了国内外企业的大力支持,如与泸州老窖合作成立了“北京邮电大学—泸州老窖”联合实验室,开展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该中心由十多名教授、副教授、博士和硕士组成,中心主任为博士生导师苑春荟教授。

该中心注重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与英国电信协会、亚洲自主学习网络经济改革研究协会(Learning Initiatives on Reforms for Network Economies: Asia)、南半球通信政策研究学会(Communication Policy Research South)、上海交通大学产业组织与技术创新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实验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在培养和指导管理科学博士、硕士,MBA和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的同时,注重研究网络经济和IT领域的热点问题,面向政府、企业和各种类型的经济组织提供高水平的管理咨询服务,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多项教学和科研奖励,如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奖、北京市教学成果奖、论文奖等。中心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信部、各大电信运营商、国家邮政局和国际电信研究机构的支持。

在经济理论研究方面,该中心近期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信息产业部的多项课题,通过对中国电信产业管制改革案例分析,提出了管制制度框架结构模型,并以中国电信产业为背景对这一模型进行了统计性实证检验;从契约的视角分析了管制治理结构和机制,讨论了管制治理机制的内涵和特征,特别是管制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及其对治理机制的规定,提出了管制制度设计的基本原理;研究了中国电信业管制改革的路径、机理和政策工具,并对中英电信管制进行了系统的比较。

在信息化管理方面,该中心积极倡导通过电子商务重整企业价值链,通过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并在物流、邮政、白酒酿造等领域积极参与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实践,主持了科技部项目“基于电子商务的一体化快递服务平台发展战略研究”、国家邮政局项目“电子邮政运营模式研究”等。此外,还完成了原信息产业部项目“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研究”、中国移动项目“农村信息化普及的市场分析和研究”等。

在决策支持方面,研究中心近期完成了“电信企业转型战略研究”、“江西电信三维预算管理问题研究”、“电信企业客户价值分析”、“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研究”等十多项课题,为产业政策制定和企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咨询服务。研究中心特别关注企业需要,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理念,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例如,近年来技术进步、需求发展、竞争关系和管制政策的变化,改变了电信产业的市场格局和价值链构造,主导电信运营商在巨大的挑战面前,正在积极探索转型发展道路。针对这一热点问题,研究中心从江西电信转型实践的典型案例出发,以制度设计、战略与运营管理、价值链等理论为指导,重点研究了转型战略的制定与有效实施,揭示了电信转型的本质特征和转型战略有效实施的制胜关键,指出战略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电信企业的各个层面和全方位的经营管理活动,应从构造和完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着眼,从制定战略规划入手,系统化地滚动推进。在转型的过程中,伴随着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电信运营模式的转变,电信企业正在经历着一个艰苦的资源重配和组织裂变与聚变的过程,其本质是按照客户需求和市场竞争需要重构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体系和组织管理架构。由层级化的职能管理模式转向责权利统一的分权管理模式,并从产品、客户群和地域三个维度上强化管控体系,以提高对业务发展、成本和利润的精确化管理水平。建立激励相容的考核体系,发展适宜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并通过项目化管理、虚拟团队建设等手段重构运营组织与业务流程,以形成面向客户的高效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服务能力。这些研究展示了经济管理理论的系统应用,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使企业明确了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改革方向,清晰了问题,从而为决策者的现阶段管理和未来战略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持与决策依据,对企业管理实践的深入发展和经营绩效的提高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伴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经济与信息化管理”研究中心在过去的几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研究中心将以服务于信息产业和通信企业的发展为宗旨,在互联网治理、企业信息化管理、数据挖掘与消费者行为分析、企业财务分析等领域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创新性思考。研究中心将通过更加广泛的合作交流,不断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提高政策咨询和管理咨询能力,努力建设成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管理咨询为一体的,在网络经济和信息化管理领域有影响的创新型研究基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5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