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1433年 |
释义 | 中国纪年1433年,明朝宣德八年 本年年表出生 查理(法语:Charles le Téméraire,1433年11月10日—1477年1月5日)瓦卢瓦王朝的勃艮第公爵(1467年起)。勃艮第公爵腓力三世(好人)与葡萄牙的伊莎贝拉之子,生于第戎。 大胆的查理是计划统一法兰西的国王路易十一最危险的敌人。他努力扩张已经十分强大的勃艮第公国的力量,企图使勃艮第成为完全独立的政治实体。1465年,大胆的查理从路易十一手中取得索姆。为得到英格兰的支持,大胆的查理与英王爱德华四世的妹妹玛格丽特结婚。他多次镇压勃艮第的附庸和主要财政来源尼德兰各城市的反抗,并力图吞并阿尔萨斯和洛林。 王锜(1433年—1499年),字符禹,明代长洲(今苏州吴县)人。生于宣德八年(1433年),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尤精于史学,曾任《元史》的编修工作,一生不仕,自号苇庵处士,别号梦苏道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卒。著有《寓圃杂记》。 逝世 陈瑄(1365-1433),字彦纯,是明代的武官和,明清漕运制度的确立者。 陈瑄是安徽合肥人,从小以擅长骑射闻名。明惠帝时,曾任右军都督佥事,负责长江水上守卫。靖难之役时投降明成祖,使之顺利渡江, 被封为平江伯。永乐初年,被封为总兵官,负责从长江口至辽东地区的运输,每约运送100万石的粮食,永乐9年(1411年),会通河开通后,南北航运转往内陆运河,他负责整个运河的整理、 船只的更新以及人力的调度等工作,他制定下的漕运制度成为明清两代的基础。 若昂一世若昂一世,(1357年4月11日-1433年8月14日),葡萄牙和阿尔加尔维国王(1385年-1433年)。 他是葡萄牙国王佩德罗一世的私生子,母亲是康斯坦丝的侍女茵内斯,有四位兄弟子女。 但是茵内斯被好管闲事的几位大臣所杀。若昂是唯一生还者,6岁时被父亲佩德罗封为阿维什骑士团的首领。若昂一世国王有五个孩子,而航海家恩里克王子是他的第三位王子。 黎利(越南语:Lê Lợi,1385年-1433年),越南后黎朝开国君主,后人称黎太祖(Lê Thái Tổ)。他起兵驱逐了明朝的驻军,使越南(当时国土相当于现今中、北部)最终取得独立地位。 黎利生于越南清化地区,在他的青年时期,越南陈朝陷入内乱,求援于明朝。明朝于1407年出兵占领越南,设立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越南北部又成为中国的一个省。黎利乘明军忙于剿灭各路割据势力之时,于1418年发动蓝山起义,从而展开了抗明十年战争。结果,明宣宗决定罢兵,黎利称帝,越南重获独立,并且建立了后黎朝(1428年-1789年)的统治。另外,黎利获明朝承认为“安南国王”,以保持中越的邦交关系。 郑和郑和(1371年-1433年),原名马三宝,回族人,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太监。 郑和原本姓马名三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镇)宝山乡知代村回族人。郑和六世先祖赛典赤·赡思丁(Sayyid Ajjal Shams al-Din Omar)是元初来自中亚的色目贵族,是布哈拉国王穆罕默德的后裔,曾任云南行省平章,追封为咸阳王;曾祖父伯颜(Bayan)在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任中书平章,曾祖母马氏,祖父米的纳哈只,祖母温氏。父马哈只(原名米里金)封滇阳候,母温氏。族人自称咸阳世家。米里金生马三宝,袭封滇阳候。 郑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三宝10岁,被掳入明营,被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难之变中,马三宝在河北郑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2]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宣德六年(1431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历史大事宣宗诏免逋租 宣德八年(1433)四月十五日,宣宗朱瞻基以旱灾下诏:蠲免京、省被灾逋租杂课,免今年夏税,赐复一年。乏食军民,有司验口给官粮;如无官粮,劝有粮大户借贷,待丰收如数偿还。又敕直隶巡抚御史、在外按察司使理冤狱,减殊死以下,赦在逃军匠罪。有司各举贤良方正一人,巡按御史、按察司使纠治贪酷官吏及生事使臣。 诏减税钞 宣德八年(1433)六月二十八日,宣宗谕户部臣:今内外钞法颇通,所收舟车等项课钞,除旧额与先次减免外,其余增加之数,以三分为率,悉减一分。 东南沿海倭患起 洪熙年间,倭人很久不向明朝入贡,却在沿海不断进行骚扰掠夺。自宣宗对其敕谕后,仍不甘心,不时窥伺着沿海地区。并且这些倭人性情狡黠,经常以船装载着方物、兵器,出没于海滨,如果见有机可乘则用所带兵器大肆掠夺,如果见无法下手则陈出方物而自称朝贡。宣德八年(1433)始,倭人则成为东南海滨一大祸患。 总兵官萧授镇压贵州乌罗苗族吴不尔等部起义军。总兵官山云镇压宜山各族起义军,俘首领苏公夏等。江西永丰人夏旭据大盘山起义,旋败。郑和还,第七次远航结束,此行曾到占城、爪哇、旧港、满剌加、苏门答剌、锡兰、古里、忽鲁谟斯等国,并派人到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旧作默加)。郑和下西洋至此结束。前后二十八年,经三十余国。随行人员马欢著《瀛涯胜览》,费信著《星槎胜览》,巩珍著《西洋番国志》。又有航海地图传世,见《武备志》。是年,日本将军源义教遣使来明。 郑和逝世 郑和(?-1433),本姓马,名三保,云南昆阳人。从靖难有功,朱棣赐名郑和。永乐二年(1404)任内官太监。历事三朝,先后七次,到达三十多个国家,传播中华文明,加强了与访问国家和地区的关系于友谊。率领船只之大、航行之远,皆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成为明代一大盛事。宣德八年(1433)二月,在其第七次出使西洋的返回途中死于古里。(郑和逝世时间,一说为宣德六年,一说为宣德八年,一说为宣德十年。此处采宣德八年二月之说。) 陈瑄逝世 陈瑄(1365-1433)字彦纯,便服人。父名闻,官指挥同知,因坐罪被发配戍守辽阳(今辽宁辽阳县),瑄请代父受过。瑄机警勇猛,善骑射。初随父官成都,后袭文职为成都右卫指挥同知,迁四川都指挥同知。屡建战功,建文末年,迁右军都督佥事。燕兵南下,受命率水师沿江防御,在浦口迎降。太宗即位后,封其为平江伯。永乐元年(1403),任总兵官,总督海运。在直沽(今天津城北)建百万仓。会通河开通后,朝廷商议停止海运,仍命瑄经理漕运。造浅船二千余艘,最初运粮二百万石,渐渐达五百万石。筑管家湖、高邮湖堤,开泰州白塔河通大江,自淮至临清建闸四十七所,便于舟楫。仁宗即位,应诏陈言,皆中时弊。宣德初奉命镇守淮安,兼督漕运,奏请军民兑运,军民两利。宣德八年(1433)十月十七日卒于官,年六十九。封平江候,赠太保兼太子太傅,谥恭襄。 宣宗作《闵旱诗》 宣德八年(1433)六月初四日,宣宗朱瞻基作《闵旱诗》示群臣:亢旱久不雨,夏景将及终。禾稼纷欲槁,望霓切三农。祠神既无益,老壮忧忡忡。饣亶粥得不继,何以至岁穷。予为兆民主,所忧与民同。仰首瞻紫微,吁天摅精衷。天德在发育,岂忍民恫瘝。施霖贵及早,其必率感通。翘跛望有渰,冀以苏疲癃。 重立永宁寺碑 从永乐九年(1411)到宣德七年(1432)的二十多年间,朱棣先后九次派太监亦失哈前往奴儿干都司(其统辖范围:西起鄂嫩河,东达库页岛,北至外兴安岭,南临日本海的广大地区)巡视,宣宗朝廷旨意,安抚各族人民。曾经于永乐十一年(1413)和宣德八年(1433)两次在奴儿干都司所在地特林(今属苏联)修建永宁寺,并刻石立碑,碑文用汉、女真、蒙、藏四种文字书写,记述了明政府建置奴儿干都司和兴建永宁寺的经过。永乐十一年九月二十二日所立的《敕修奴儿干永宁寺记》和宣德八年三月初一所立的《重修永宁寺记》石碑,是明朝有效地统治奴儿干地区的历史见证。 宣宗谕天下朝觐官 宣德八年(1433)正月十三日,宣宗朱瞻基谕天下朝觐官:吾承祖宗大位,统御天下,惓惓夙夜,惟在安民。所以屡降玺书,敷陈仁泽,希望黎庶各遂其安。然今布、按二司及府州县官有贤明之人,亦有贪鄙之人;凡命令下有敬谨奉行的,有恬不经急视为虚文的。吾虽切于爱民,而民未曾人人被泽。自今宜务忠勤,体吾心,恤民隐。及职事所当为,勿怠勿忽。以称吾任官养民之意。如不改前过,或虐害纵私,祖宗大法具在,严惩不贷。 禁内使为僧 宣德八年(1433)正月二十九日,宣宗朱瞻基得知各监局小内使为僧人所惑,有的常年素食,有的潜逃削发为僧,遂召监局之长告谕道:人立身自有常道,为臣必忠,为子必孝。忠孝之人,自然蒙福,何必素食诵经。佛只教人存心于善,所论天堂、地狱,亦只在心。心存善念,即是天堂;心起恶念,即是地狱。所以《经》云:即心是佛。今后汝等戒之,但存心善,即是修行。敢有潜逃为僧的,皆杀不宥。又命右都御史顾佐榜示卫军、有司及诸关隘,加意盘诘。有小内使削发为僧潜逃在外者,悉捕械来;若寺院藏匿而自首的宥其罪;官司不诘捕及藏匿不首者,一旦发现,全部论死。 稽考勾军条令的制定 宣德以前,若都司卫所军旗缺伍,兵部预给勘合,从其自填,遣人取补,及所遣之人,事完还卫,亦从自销,兵部更为稽考。因此,官吏夤缘为弊,或移易本军籍贯,或妄取平民为军,勘合或给而不销,期限或过而不罪,致使所遣官旗迁延在外,娶妻生子,或取便还乡三二十年不回原卫所。虽令所在官司执而治罪,但积弊已久,猝不能革。宣德八年(1433)二月二十六日,兵部以为此皆失于考较所致,衣令各卫所将其原填堪合遣去之人籍贯、程限及所取军士籍贯,类册报部。其续填堪合遣去者,于每年末类册报部。其所遣官旗还卫,仍具所解之军及无解之由、有无过期之罪,类册申报。以使堪合出入有所稽考,而为弊过期者,得以究治其罪。宣宗允准。 越诉不实戍边 其先奸谲之徒往往构无情之词,赴京陈诉,诬陷平人于罪,以泄私怨,法司不胜其烦,乞请严禁越诉不实之罪,一切诉讼自下达上,越诉者发戍边。此举虽使诬讼减少,但冤抑莫伸,豪猾愈加肆无忌惮。宣德八年(1433)三月十九日,宣宗令法司自今越诉得实勿究,不实者发戍边。 官俸折钞 宣德八年(1433)三月二十七日,兼掌行在户部事、礼部尚书胡氵荧奏请官俸折钞。他说:南、北二京文武官折支俸钞已经上奏,并于原籍官府勘合填写支给,山后人皆无原籍,顺天等八府官多钞少之地只能在船钞内支给。而且,宣德六年(1431)放支未尽,七年又应当支给。支钞愈多,钞法愈滞。请将七年俸粮每石减旧数后折钞十五贯,以十分为率,七分折给官绢,每匹准钞四百贯;三分折给官绵布,每匹准钞二百贯。文武官俸米每石现折钞二十五贯,旗军同粮现有折十贯或五贯的。请从现在开始,京官每石减作十五贯,在外文武官、旗官请同此例。宣宗准春奏。自此之后,低级官吏更为窘迫。 日本遣使来贡 四方国家都派使节来朝,而唯独日本很久不贡。于是,宣宗于宣德七年(1432)命太监柴山出使琉球国时,让其国王转谕日本,赐春敕。宣德八年(1433)五月初二日,日本国王源义教才派使臣来,明朝则赠与白金、彩币。同年闰八月初三,又遣使入贡。 乌罗“蛮”起事 贵州乌罗(今贵州松桃县西北)知府严律己曾奏:所属治古、答意二酋长石各野等,聚众劫掠,出设于铜仁、平头、瓮桥等处,胁迫引诱“蛮”人石鸡娘及筸子坪长官吴毕郎等一起起事,对其招抚则不从。请调官军、土军分别据守要地,边追捕边招抚。于是,贵州总兵官、都督佥事萧授建筑二十四座堡垒,环绕其地据守,但是兵力则被分散,终究难以抵御。吴不跳等四出劫掠,杀死清浪卫镇抚叶受,势力更加强大。萧授又奏:残余苗人吴不尔等逃往筸子坪,勾结土人龙不登等攻劫湖广五寨,应令四川、湖广、贵州之间接境的官兵、土军分路并力攻剿。宣德八年(1433)五月初五,萧授统率各路人马攻城破寨,前后生擒吴不跳等二百一十二人,斩吴不尔、王老虎、龙安轴等五百九十余级,归还被掳掠官民男女九十八口,俘获妇女儿童一千六百余口。将吴不跳等送到北京。 慎选都司掌印官 宣德八年(1433)五月十九日,兵部右侍郎王骥奏:据成国公朱勇等言,各都司卫所俱缺老成能干之人掌事,多有托故,经年离职,不思在任亲躬抚恤,整齐军伍,逃亡愈多,虚费供亿。宜行各处巡按御史、按察司及总兵镇守官从公推选每都司卫所掌印官一人,及选老成能干佐贰官二人,常留一人在任理事,专一整饬军马,缮修器械,完固城池,比较屯种,稽考勘合勾军之人。若有作弊,即须究问。军器缺少,则以洪武、永乐旧例,有司支给物料成造;凡有调遣军马,须凭各委官员差调;如军士缺少,器械不精,临朝误事,惩治其罪;非有紧急重务,不许辄差。仍以选定官员职名,径自造册回奏。宣宗允行。 慎择乡试考官 宣德八年(1433)七月二十九日,四川按察司副侠失与言奏陈:设科取士,圣朝盛典,考较不谬,责在主司。洪武间考官必用经明行修之士,故举人无滥取。宣德以来,取士则有解额,所以防抑幸进,期得真才。奈何所何聘召考官,不问贤否,学识何如,多举亲故,是非莫辨,去取多乖。乞令各布政司,今后考官,必先会同巡按御史、按察司官,从公访求素有学问老成之士,不许引进轻薄无学之徒,庶得衡鉴公平,侥幸路绝。宣宗从其请,命礼总移文各布政司,使悉知儆。又对侍臣说:吾亦闻在外举考试官,多出私意。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己无学识,安能分别人之高下。贤才少有,不为所枉。 汰京师冗官 宣德八年(1433)八月十三日,裁汰京师户、兵、工三部,大理、鸿胪、光禄、太仆及顺天府等冗官七十员。 天方、满加剌国始来贡 郑和于宣德五年(1430)第七次出使西洋时,行至古里国(今印度西南海岸科泽科德一带)时,才第一次得知天方(今阿拉伯半岛,回回之祖国)在其西南。正值古里遣人去天方,郑和于是派人携带货物随其船同行,往返经岁,购买奇珍异宝以及麒麟,狮子后返回。宣德八年(1433),天方、满加剌国才开始派使节随郑和的船队到中国,向明朝入贡。当时,居住在中国的回人已经遍及各省,自元朝以后,用其历法以参校《授时历》。洪武初年,令专设一科,隶属钦天监,与《大统历》参用。其推算始于隋开皇十四年甲寅(594年)。系穆罕默德辞世之年。 夏旭起义 旭一作九日。宣德八年(1433)江西水灾,后又遭旱蝗,农民苦于官府徭役及地主勒索。江西永丰(今广丰县南)人夏旭领导饥民数千人起义,以大盘山为根据地,夏旭自称都督。后明军突袭山寨,夏旭被俘死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